×

华盖

庵承华盖 芥纳须弥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3 23:01:04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庵承华盖 芥纳须弥

图①:1932年的山门与小桥 (五五旅行团 摄)

图②:今天的山门与小桥 (尹文军 摄)

展开全文

图③:30年代华盖庵内部 (二我轩 摄)

图④:罗辰隐山六洞 (国图影印件)

图⑤:大殿墙上的金刚经碑刻 (尹文军 摄)

□尹文军 去年国际博物馆日,资深文物专家林京海先生在桂海碑林博物馆举办《西竺灵鹫,识飞来此》讲座,深入浅出地介绍桂林的一组重要文物——华盖庵十六尊者像,我有幸聆听,受教良多。原拟狗尾续貂,在讲座结束后再向大家简单展示华盖庵的前世今生,汇报近年来我的调查发现,但由于时间关系未能进行。正好晓莉编辑约稿,我就想干脆把PPT转换成文字吧,这样可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华盖庵,这座桂林现存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小小寺庙。

历史上的隐山

就像谈到十六尊者像不能不谈华盖庵,谈到华盖庵则不能不谈到隐山。十六尊者像依托的载体是华盖庵,而华盖庵依托的载体则是隐山。

从外观看,隐山是座非常不起眼的小山,周不过一里,相对高度仅20余米,可以说是桂林最矮的山之一,但这座外观平平无奇的山却是桂林最早开发的景点之一,唐宝历元年(825),时桂管观察使李渤开发隐山,并发出这样的评论:“兹山之始,与天地并,而无能知者。揭于人寰,沦夫翳荟,又将与天地终。岂不以其内妍而外朴耶?君子所以进夫心达也。吾又舍去,是竟不得知于人矣。”(吴武陵《新开隐山记》)也就是说,隐山平平无奇的外表下,竟隐藏了与众不同的丰富内涵。

其一是该山“一山尽空,六洞互透。”桂林号称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岩深地貌与洞穴研究》一书中的资料,隐山有13个洞口,洞穴化程度达到22538.5m/km2,在桂林市区各山中排名第一!隐山溶洞不仅数量多,线路长,而且岩溶发育良好,石乳石笋千姿百态,玲珑剔透,又有碧潭流水,清澈潋滟。清人阮元在《隐山铭》中形容隐山:“一山尽空,六洞互透。”宋人吕愿忠称:“隐山六洞,乃八桂岩洞最奇绝处。”

“隐山六洞”早在唐代就成为知名景点,韦宗卿写有《隐山六洞记》,记录了隐山最主要的六个岩洞朝阳洞、白雀洞、嘉莲洞、夕阳洞、南华洞、北牖洞的特征。此后六洞之名,一直是隐山最大的招牌,宋代范成大全部收进《桂海虞衡志》,明代《海内奇观》一书中的“桂海图”,可以称为桂林最早的旅游地图,隐山六洞赫然处于最醒目的位置;清代画风大盛,张宝、罗辰、张祥河等人都纷纷为隐山作画;直至民国,华盖庵的山门上仍挂着“隐山六洞”这四个字,可见隐山六洞名气之盛。

其二是隐山是湖中之山。李渤在开发隐山时,隐山“可以走方舟,可以泛画鷁,渺然有江海趣。”其时隐山四周,蒙溪、潭池相绕。宋代张维复西湖,《方舆纪要》载“西湖环浸隐山六洞,阔七百余亩。”元代郭思诚《新开西湖记》记载了元代重浚西湖的经过。隐山既以洞驰名,为何古人还这么卖力地去营造这湖中之山?

原来,岛在中国的传统审美意向里,是有着或仙或隐的特殊意味,而隐逸又是儒释道都肯定的生活态度,如白居易“海上有仙山”就凝聚了世人对岛的向往。隐山这座沉浸于桂林西湖之间的小山,也被赋予了这样的文化内涵。也许今天的我们无论如何驰骋想象,也无法脑补七百余亩的茫茫西湖之中浮着一座小小隐山的美妙意境:山隐于湖,洞隐于山,游人到此,乐而忘返,让人顿生“兹山诚可隐”的向往。东南三贤之张栻所题“招隐”二字,意指招人归隐,最得隐山精髓。

正是由于隐山独具外朴内妍的特质,又有湖心岛“若隐若现”的加持,非常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需求,因此历代赞誉不胜枚举,宋代黄德琬的评语是:“招隐之胜,冠绝桂林。”方信孺云“苍崖玉立,澄潭环焉,枕漱其间,令人有蓬瀛想。”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西湖之外,既有四山巉岩碧玉,千峰倒影水面,固已奇绝,而湖心又浸隐山,诸洞之外别有奇峰,绘画所不及。”

在众多佳誉中,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开发者李渤的《留别隐山》,因为只有他才最懂隐山。在诗中他自拟云、雁,巧妙联系自然界规律,使山川人格化,以此突出对隐山的惜别之情,颇得李白《敬亭山》一诗的神韵:

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归。

唯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

昨天的华盖庵

废这么多话讲隐山,其实就是想说,自古名刹出名山,华盖庵同样是外朴内妍,它跟隐山,般配。

华盖庵的起兴,沿革是非常清晰的,乾隆五十八年李宜民捐资起建,李宜民在《华盖庵碑记》中说:“华盖庵,何为而兴也?隐山六洞为桂林奇胜,而朝阳、北牖又特著焉。距二洞不数武,闻旧有佛室僧舍,旋折煇煌,已化为坵墟陇亩,湮漶不可考矣。”李宜民认为华盖庵是对旧有佛室僧舍“循袭遗迹,扩而新之”,至于旧有佛室僧舍原来是啥,李宜民说“湮漶不可考”。不过嘉庆《临桂县志》给了答案,说“华盖庵在隐山朝阳洞前,旧有三清殿,久废。临川李宜民捐资㔙为佛堂。”说明华盖庵是在道教三清殿的基础上改建的,而三清殿应与旁边的老君洞相关。至于三清殿或者前身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现有的资料未形成足够的支撑。刘克庄的《泛西湖》诗云“古洞半芜废,仙人今在亡”“延绿缭溪步,诘曲经禅房”,似乎隐山在南宋时就有佛寺存在了。

李宜民将钱塘圣因寺唐末画僧贯休所画《十六尊者像》摹刻于石,立于佛堂内左右壁,并请华亭人王凤冈书《金刚经》《多心经》《大悲咒》等佛经刻石嵌于庵内四壁。华盖庵经李宜民修建后,始在历史上留下名号。嘉庆《临桂县志》将其收录。道光年间罗辰、张宝的画作中可略见华盖庵形象,与今天的布局相近。咸丰二年(1852)华盖庵毁于太平天国兵燹,光绪十九年(1893)重修。至民国时期,桂林佛寺多挪作他用,华盖庵却依然有比丘尼维持。1934年《桂游鸿雪》记载:“隐山六洞,入门为华盖庵……询之庵尼,则指邻近以对。”作者卢湘父曾与庵尼对话,可为实证。

当然,民国时期记录华盖庵最重要的载体是照片。作为知名景点隐山六洞的必经之处,华盖庵频繁出现在相机中。现在能找到的华盖庵老照片不下十张,而且基本上各个角度都有,为我们呈现了这座清末小庵的样貌:入门为一座小型石拱桥,这是佛寺营建的常见手法,即用桥来分隔佛界与凡世。过桥即山门,山门上方的匾额书“招隐”二字,取自张栻手书;山门两边墙体各开二孔,分别镶嵌“隐”“山”“六”“洞”四个字。进山门数米为一道隔墙,开月洞门。进月洞门后,左为大殿和配殿,右为禅房。大殿、配殿并列,均为砖墙围护的木结构三开间,抱头梁与檐柱间雕有木狮斜撑;殿前有三足宝鼎香炉;禅房亦为两组三间并列,中开八扇隔扇门,左右为支摘窗。建筑风格颇具桂林传统地方特色。寺后朝阳洞前建有两座亭阁。

除建筑以外,华盖庵最有特色的莫过于与之相关的碑刻。如《桂游鸿雪》所述,“有石刻罗汉神佛像,大小二十四幅”,著名的十六尊者像碑刻就立于佛堂内左右壁,此外,华亭人王凤冈书《金刚经》《多心经》《大悲咒》等三十余方佛经刻石嵌于殿墙外壁,庵内庵外均为佛教石刻围绕,形成了庄严神圣的氛围。再加上庵后朝阳洞、北牖洞中燕山居士、毗陵居士、黄粹然、查淳、王凤冈等人的诗刻画刻,华盖庵建筑不过十二间,方寸之地其佛教文化意味不输任何名刹。

1944年桂林保卫战中,华盖庵后的朝阳洞曾作为170师师部,华盖庵亦受波及。《桂林市志·宗教志》中载:“桂林沦陷时毁坏,解放后改建。1966年后,市人防指挥部及隐山饮食店先后借用。1987年归还市佛教协会,恢复为佛教寺院,1989年定名为法藏禅寺。”

抗战时的毁坏和解放后的改建,使华盖庵一度湮没,并不为人所重视,在历次文物普查中都没有列入文物。其最负盛名的十六尊者像,则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几经辗转,现收藏于桂海碑林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今天的华盖庵

5年前,我曾对华盖庵旧址进行过专项调查。在法藏禅寺住持正慈师父的引领下,我见到了镶嵌在大殿山墙上的金刚经碑刻,并找到了一段暴露的、可以清晰展现青砖石灰工艺做法的清代墙体,以及地面上的柱顶石组成的柱网。作为华盖庵主体建筑的大殿和配殿,其墙体和柱网尚存,为法藏禅寺定性为华盖庵旧址而非遗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支撑。

除了大殿及配殿的青砖墙体及柱础,华盖庵遗留的古迹还有山门前的石拱桥、古井、院墙条石基础、清代经文碑刻三十余方以及十六尊者像。可以说华盖庵是桂林现存历史最悠久、发展脉络最清晰、文化遗存最丰富的佛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山门前的石拱桥,其上方被填高约1米作为通道,不仔细看难以发现。拱桥为纵联方式砌筑,拱高2米,拱跨3.1米,桥面宽1.8米,桥面上栏板、望柱、抱鼓石保存完好,在桂林比较罕见。桥头望柱顶端前为两只小狮子,低调地守护着寺院,后为两个寿桃,寓意不言自明。古井位于石拱桥旁,是当年寺院取水之处,至今井水清冽不竭。山门已经改建,原来刻于两侧的隐山六洞四字被移到山门正上方,成为匾额。院墙东面和南面的条石基础完整保存,与历史照片吻合一致。清代王凤冈所书小楷《金刚经》碑刻20方(其中8方嵌于配殿后山墙上),《多心经》《大悲咒》2方,《劝世文》6方,这些二百多年前的佛经石刻书法秀丽,镌刻精美,能完好保存至今殊为难得。大殿及配殿通宽26.7米,通深11米,通高7.2米,尤为难得的是,尽管经过多次修缮,大殿及配殿仍保存了完整的清代墙体、柱础、匾额以及柱网。利用这些现有信息,并参考多张老照片,对于维修文物搬砖多年的我来说,复原出华盖庵主体建筑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根据《临桂县志》《重修华盖庵记》等史料,以及上世纪多张华盖庵的历史老照片,经过现场勘察测绘及历史照片比对,可以确定现在的法藏禅寺与历史上华盖庵相比,除了禅房拆除,山门改建,基本上保留了该寺的外观和布局。

经过多次调查,华盖庵旧址的价值被发掘出来,在2022年4月公布的《桂林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华盖庵旧址榜上有名。

华盖庵保护利用随想

桂林历史上寺庙众多,名刹如云。西庆林寺、开元寺、栖霞寺、定粤寺等都闻名遐迩,可以说,佛教文化是桂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现存寺庙已然不多,开元寺仅存舍利塔,西庆林寺、定粤寺仅存遗址,栖霞寺和云峰寺则完全重建,已非原物。华盖庵旧址保存至今,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直至今日,寺院的格局没有遭到大的破坏,地理环境相对僻静独立,寺院也依然供比丘尼修行,佛教文化与当年一脉相承。华盖庵可以说是桂林现存寺庙中,佛教历史文化信息保存最完整最丰富的一座,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首屈一指。

既然华盖庵旧址这么重要,理应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日前,我专程去拜会正慈师父,告诉她华盖庵已经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希望一起保护好这一佛教文物,并询问现在的使用状况。事实上,禅房由于历史原因消失后,这么多年法藏禅寺的比丘尼都是住在大殿配殿上半部分隔出的空间里,在这个几乎可以伸手触摸瓦面的低矮的空间里,漏雨和炎热是家常便饭,条件的确艰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物原状。正慈说寺方及信士也在想办法改善办教和生活条件,这是可以理解的。华盖庵旧址今后的保护和利用,应在尽量恢复华盖庵文物原状与改善比丘尼生活条件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华盖庵占地面积并不大,不到1000平方米,保护方面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希望园林、文化文物、民宗局、佛教协会等相关单位能一起调研,让文化遗存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文化内涵得到充分的发掘,使这一处重要佛教文物的价值重新焕发光彩。

出了华盖庵,正慈送至山门。我回身挥手作别,见冬天的夕照洒在小桥上温暖和煦,成为背景的小寺青烟依稀,禅乐低沉,那一刻忽然特别有画面感。谁能想到这么小的一处寺院,居然里面大有文章,就如隐山如此不起眼,可蕴藏的文化内涵却极为丰富。《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云:“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这句经文投射到人生也有积极意义:个人于天地间固然渺小卑微,但如果致力提高修养,做一个有内涵的人,一粒芥子,也能容纳须弥之山。

来源: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