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是佛子的基本课业,也是重要的信仰仪式。
拜佛并非是偶像崇拜,据佛教史记载,初开始的佛教是没有造像的。佛陀在世时,佛子以当时印度头面礼足的礼节,表达对佛陀的敬仰。(“头面礼足”指的是跪伏在地上,用头顶去触及受礼者的脚。)
展开全文
《释门归敬仪》中解释说,“盖我所尊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
这是最初的拜佛礼仪,表示对佛陀的尊敬、赞叹,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后,因诸佛菩萨慈悲无量,拜佛往往可以获得加持和信解,同时也是放下我慢执障的方法。
敦煌壁画中,拜佛途中的行脚僧
佛灭度后,当时的佛子以除以舍利造塔作供养外,还雕刻菩提树、法轮、佛足迹等,感念释尊成道说法,游化十方。
佛子拜佛、念佛最根本的是要忆念佛的法身功德,因为佛法的真实义,是不能从色相中得见的。在原始佛教的典籍中曾记载,佛陀从天上回来,大家都争先见佛。当时须菩提尊者立即做思维:佛陀曾开示过,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于是他立即在奢摩他中,思维缘起法义。
就在须菩提尊者深入思维的同时,莲花色比丘尼以大神通化作长者,率先来到佛面前礼拜,佛陀说是须菩提最先见佛。这就应了《金刚经》中的说法:“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瑜伽师地论》中也说:“若以色量我,以音声寻我,欲贪所执持,彼不能知我。”
但这种高深的止观成就,并非吾辈所能达到,是故大乘佛法兴起之后,佛教造像便甚是流行,这根本还是缘于佛子对佛陀的思念,及其期望修成正果的愿景。
《大乘造像功德经》中说,佛陀曾赴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三个月,优填王思念佛陀,令工匠塑造佛像,并获得佛陀许可,是为造像之缘起。如此可见,即使佛像流行后,拜佛也不是偶像崇拜,因为佛教徒是透过佛像,内心里生起对佛陀的忆念。
敦煌壁画中,供佛者群像
是故入寺拜佛,敬奉香花灯烛而为供养,其实是对三宝无限的信念,佛是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大菩萨们也是快要成佛的法身大士,因此诸佛菩萨是我们的皈依处和领导者。尊重佛菩萨,当然要有恭敬的表示,好像恭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
释迦文佛虽入涅槃,但只不过是色身而已,法身常住,悲愿不舍,况且还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萨,都需以造像的方法,作恭敬礼拜处,同时观想华严海会,大士云集,得蒙加被,吾成正觉,救度众生。
拜佛,并非偶像崇拜,参拜佛像时,要作真佛想,要观想佛就在眼前,放大光明、现高大身、相好光明。
拜佛的目的是忆念佛的功德、教诲,法随法行,也不乏有定力精湛的佛子,通过禅定的修行见佛闻法,定中观想,三昧成就,便有佛身现前解惑。佛教造像的流行,与这种这种修行方法,是密切相关。
在大乘佛法里面,拜佛除了对佛陀的忆念、敬仰外,还有消业、加持、护佑的意思,这就是诸佛菩萨不舍众生的慈悲所摄,《法华经》中所说“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说的就是这重意义,拜佛就是这些胜义方便中的最重要的一种,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礼敬诸佛”位居首位。
拜佛的教法,其实也印证了佛陀入灭的仅是色身,而其法身常住,并以更为殊胜的化身普渡众生的道理,这也是佛陀的智慧与慈悲的圆满体现。
佛陀虽不舍众生,但佛法的修行,还要靠自力完成,拜佛绝不是要依赖佛力而放弃自力,佛力一定是通过众生的自力才能实现的,所谓“佛度有缘人”。就拜佛而言,佛是增上缘,真正的因缘是众生的善根,通过拜佛,佛子容易生起惭愧心、恭敬心、清凈心,才能获得佛力的加持,进而改变自身的业报。
如果内心具足恭敬、清凈,即使没有佛像,向虚空或向墙礼拜也是同样的效果,因为佛的法身是无处不在的,但对凡夫一定要面对有形的佛像,才能生起清凈心来,也正如此,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才对佛教造像、礼拜佛像的功德大加赞叹。
通过拜佛的方式,来请佛力加持护佑,其心愿一定要符合佛法的慈悲精神,才会得到加持,因为佛法不会乘人之恶,拜佛也贵在成人之美。
拜佛更进一步的功德,就是要效法佛陀,为众生的离苦得乐而发愿拜佛,闻思佛法经藏,摄取无上智慧,拜佛后要将此功德回向于法界有情。
所以说,拜佛是修学佛法不可缺少的方便之道,体现的是博大精深的慈悲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