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 科举 春秋 冬天 古代

古代高考,科举考试为什么安排在春秋两季?冬天考试太危险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3 21:42:03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草长莺飞二月天,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省考)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不仅仅是省考,研究生复试也正是在这几天,是中国最重要的两个高等人才选拔考试。

包括古代的科举考试,也很多都是在春天或者秋天进行,很少有像高考一样在夏天进行,或者像研究生初试一样在冬天进行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科举制的开创开始说起。

暴君隋炀,首创科举

这就要从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开始说起。我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隋朝的隋文帝杨坚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

在隋文帝之前,我国的主要政治制度还是以“贵族政治”为主,世家大族把控着政治权利,平民百姓很少有机会能够进入仕途,底层地主也只能做一些小官,朝廷大员的位置都是被某些门阀士族把控的。

像三国时期以荀攸荀彧为代表的颍川贵族集团、以杨修代表的弘农杨氏集团、陆逊为代表的江东四大家族、东晋谢灵运、王羲之两个大家族等等,都是书香门第四世三公的庞大贵族势力。

这样一来,人才选拔的制度就落在了门阀士族的手里,对中央集权的皇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像司马氏的东晋王朝,看似是姓司马的王朝,但已经是“王与谢共天下”了,皇帝的权力被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住了。

展开全文

隋朝的开创者就是著名的关陇贵族集团其中的一支,虽然在百舸争流之中勇夺桂冠,创业成功,但在朝政之中也是受到了关陇贵族集团的限制。

像我们所说的隋文帝“怕老婆”,一方面是夫妻两个的脾气秉性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独孤皇后背后的门阀士族势力太过强大。

所以隋文帝在建国之后,就得想办法去寻找势力和这些影响皇权的世家大族进行对抗,将选拔人才的权力从地方氏族手里收归到中央手里来,培养一批真正能够为国为民、听皇帝话,而不是考虑贵族集团利益的官员。

所以杨坚就废除了实行已久的“九品中正制”,下诏举“贤良”,企图用新的“察举制”来进行人才选拔。

到了隋炀帝杨广时期,他也继承了父亲的意志,企图摆脱关陇贵族集团的控制,干脆把都城搬到了洛阳,为了防止贵族集团的反扑,常年游行在外。

也正是在隋炀帝隋大业三年,开设了进士科,中国第一次开始使用考试的办法来选取预备官员,这也是全世界最早的考试制度,为后世的学生们带来了无数的福音。

要知道,隋朝是结束了南北朝混乱时代的大一统朝代,疆域北达辽东,南至越南,西接葱岭,地域十分辽阔。

进京赶考,千里跋涉

而科举选士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即使是在每个道台的行政中心来进行考试,也要经过长距离的跋涉,更不要说进京赶考了。

像我们所熟知的《倩女幽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影视剧,男主角在赶考之时,常常会在路上花费几个月乃至半年的时间。

所以考试时间的安排,需要考虑地域、距离、天气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尽量保证公平公正,给考生以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

经历了唐宋的发展,科举制到明清时期,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再加上明清人口的大爆发,想要通过科举制上升到士人阶层的考生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

所以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全都进京赶考,而是要进行多次的层层选拔,才有进京的资格。

考生们需要参加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只有完成这一系列的考试,他们才算得上真正步入仕途。

院试就是选秀才,在县、府(面积相当于现在的市)进行考试,考试时间各地都不相同,距离也相对较近,几天就能抵达,所以要考虑的因素并不多。

乡试在乡里举行,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者称“举人”。我们所知的“范进中举”就是说的考中了举人,俗称是叫做“老爷”。

已经脱离了平民阶层,可以担任一些比较小的地方官职了。而乡试则是在秋天举行,称作“秋闱”。

而会试就是高级官员的选拔考试了,要在京城的贡院进行考试。会试和乡试一样,也是三年举行一次,每次都要经过三场考试,每场考试要长达三天的时间。

完成这一次考试需要整整九天六夜的时间,一般被安排到春天,故称春天。

所以不论是会试,还是殿试,都需要进行长途跋涉。这就需要官府“人性”地考虑各地的情况。并且很多官员也都是从寒门经过科举一路上考过来的,也能深深地体会到后世子孙的辛苦,自然也会多行便利,给考生尽量创造一个比较好的考试环境。

冬冷夏热,环境艰苦

人是变温动物,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虽然人可以通过调节衣物多少来适应温度变化,但严寒或是酷暑都是非常影响人类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的。

所以考试首要就是考虑温度因素,过热或者过冷都是不行的。

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除了南宋的首都在临安(实际意义上的首都,南宋一直把临安当作行在,把首都寄托在被金朝占领的领土上,认为开封汴梁是“精神首都”),明朝前期的首都也在南京,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北方的。

所以要考虑北京、开封、洛阳、长安这些北方城市的气候条件。

这几个城市都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夏天的气温最高可以逼近四十度,冬天的最低气温也会达到零下十度的低温。

虽然春秋两个季节气温多变,很容易造成感冒,但相对于天寒地冻或是烈日炎炎,相对来说要温和了不少,所以一般都是会选择春秋两季来进行考试。

并且春秋两季的白天比较长,在春分和秋分两天昼夜等分,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考试等活动,也能节省一些晚上所用的烛火。

相比于夏天,春秋两季的气温 不仅更加舒适,而且相对比较干燥,降水也比较少。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而冬天则是弊端多多,不仅天气寒冷,导致手冻僵不方便书写,连墨水都是一个问题。气温一旦低于零度,墨水就很容易冻结,难以书写。倒不是所有的考试都是选在春秋两季,各个朝代也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唐朝的进士科考试一般是在正月举行,古代毕竟不比现在,取暖设施完善。再加上考试为了防止作弊,都是三面墙、一面空的透风状态,根本没办法进行有效的保暖。

哪怕是带着火炉穿着棉袄,考试环境也是异常的艰难。虽然后来改到了春季和秋季,但仍然会有个别时间会在冬天考试。

冬天考试,事故多发

晚清时期,清政府正在面临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紧急战时状态,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对付太平天国的“叛军”身上。

再加上当时的大半清朝国土都被太平军所占领,很多考生想要参加考试都没有渠道。战局未定,考生们也不知道太平天国会不会取代满清成为中国的下一个朝代。

所以不论是会试、殿试或是乡试都拖延了将近13年没有进行。乡试好不容易准备进行了,又赶上贡院进行修缮,硬生生把考试时间拖到了十一月。

在考试的过程中,北方的冷空气南下,温度骤降,还下起了一场大雪。

这些从各地赶过来的考生们要么是准备不足,要么是在等待过程中花光了盘缠,衣衫单薄没有过多的御寒措施,一个个都冻得瑟瑟发抖。

甚至有几个考生竟然直接冻死在了考场之中。

除了被冻死的,还有被烧死的。考生在九天六夜的考试之中,吃喝拉撒都是要在那一间小格子里进行的,所以必然会自带炭火进行做饭或是取暖,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火灾。

北宋神宗时期,贡院在开考之前起火,负责考试的工作人员14人葬身火海。

到了明朝的明英宗时期,更是两场会试接连起火,1460年的会试火灾,直接有十多名考生葬身贡院。

三年后的1463年,又是一场用火不当造成的火灾,一些考生本可以逃脱,但考官严守考场纪律,堵住门不让考生逃生,直接烧死了九十多名考生,烧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结语:

所以,在科技不发达、交通不便的古代,人们在面对大自然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是十分有限的。

所以封建社会的政府也都会考虑到各种情况,来保证封建王朝的最大利益,像明英宗时期坚守考场纪律而害死人命的,还是少数迂腐官员造成的个别现象。

到了如今的我们,各个考场的硬件设施都逐渐配备完全,不说每个都有空调,但也冬暖夏凉了,比之古代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考试时间也是大大缩短,饮食也不用在逼仄的小方格里将就了。不知道那些古代的学子们看到现在的条件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