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试 科举 考官 古代 出来

古代科举的“会试”到底考些什么?考官都是怎么选出来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3 19:57:03 浏览5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古代科举的“会试”到底考些什么?考官都是怎么选出来的?

科举制度是我国传统选拔人才制度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制度。其中科举考试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三次阶段性考试,相当于今天的中考高考和研究生考试。

它们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但是很多人可能会疑问,这三次考试到底考些什么?科举考试的考官又是如何选拔出来的呢?这里不妨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乡试不“乡”,会试须“会”

明代科举取士实行三级考试制度,即乡试、会试和殿试。而会试作为中间一级的考试,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听到乡试这个名字,很多人会以为,乡试不会就是在乡镇里面考试吧。其实这就无解了,所谓乡试其实是省级考试。

要去省会城市才能进行,和科举一样是三年一次。乡试的参与者大家估计都有所耳闻,他们就是所谓的“秀才”。秀才在古代已经是比较高的文化水平了,其实古代能够称得上秀才的人,基本上就相当于20年前的大学生级别。

展开全文

秀才其实是考试获得的,根据明朝的教育制度,秀才要经过州府的第一等考试,也叫童生试才能被选拔出来,考中秀才的人,叫做秀才。没考中的人,就是童生。可别小看了秀才,很多人七老八十还是童生,根本考不上秀才。通过了秀才考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通过的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

我们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中了举人就是因为乡试通过了,乡试通过的人就是举人,也是会试资格的拥有者。

为何范进如此兴奋呢?因为根据惯例,举人就有当官的资格了,所以范进才会如此兴奋。这样看来会试的级别就相当高了。那么如果通过了会试又会如何呢?会试又是如何考试的呢?

二.群英荟萃的会试考场

和乡试一样,会试实行的也是三年一考,会试的考试年份和时间定在辰、戌、丑、未年的二月份,分别于初九、初十二、初十五三日进行三场试。通过会试者称为贡士,会试第一名称

会元。明代会试的一般情况是在乡试之后的第二年二月举行,地点设在京师,由礼部主持,因而也称会试为“礼部试”或“春闱”,又因为在春天举行,故又称其为“春闱”。

就科举的三场试与科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而言,会试与乡试是完全一致的。明代会试考试是以经义、论、策和诏、浩、章、表等为形式,以《四书》《五经》为基本内容,以四书义为基本程文形式的标准化考试。

根据《明史》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而在考试形式方面,则是采用了八股文的文体考试形式

“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为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代会试分为三场,就和今天高考的语数外等一样,会试每场的考试内容也有所不同。

按照记载:“初场,试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浩、表、内科一道。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翻译一下就是第一场考察考生对经义的理解。所谓经义就是四书五经里面随便抽一段,然后问你是什么意思,而且这个解释要能写成一篇议论文。

第二场就是考察考生的公文写作能力,看看考生会不会写公文。第三场则是考察考生的判断能力,对事物的评判力和对于历史的分析能力,毕竟古人是以史为鉴的嘛,所以考察对历史的分析能力尤为重要。那么参加会试的人的资格又是如何确定的呢?

同乡试一样,明代对参加会试者有严格的身份限制。对于乡试,其准考者“礼部会试举子则国子生及州府州县学生员暨儒士之未仕者,官之未入流者应之。其学校训导专教生徒,及罢闲官吏,倡优之家,与居父母丧者,俱不许入试”。

也就是说,如果你通过了乡试,你就可以参加会试了,不过呢,还有几个要求:1.退休官僚不能参加。2.如果你父母是唱戏的,不能参加(有些歧视)3.如果你父母不幸去世,而你还在三年的守孝期限以内,一样不能参加。

参加会试的人必须是通过乡试的举人。其中第一类是新科举人,他们由各地官府提供食宿费用和交通工具。

第二类是以前各届会试下第和因为其他缘故未参加当年会试的举人。但如果已授教职,也不能参加。

同时,如果你三次考会试没考中,那么你一样不能再参加了。可以说这个会试和乡试完全不一样,是有明确的次数限制的,如果你三次都考不上那对不起,这辈子你就不可能成为状元了。也许有人说,反正举人也能做官了,为何还要成为进士考会试呢?这里可大有不同。

三.受歧视的举人和尊贵的进士

明代科举制的建立源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鉴于元末的天下大乱,无法立即开科取士,而为了广泛搜求各方面人才,在洪武初年,采用了科举和荐举交替进行的方式。

应该说,朱元璋此一时期所行荐举还是权宜之计。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颁《科举诏》,正式开科取士,科举成为明代选官的重要途径。

明朝建立几十年之后,从明宣宗时期开始,“进士日益重,举贡日益轻”的倾向逐步形成。也就是说,进士出身比举人出身受到的重视程度那可是高多了。如果你是进士,那么你的起点就比举人要高得多。

明代所实行的科举取士制度是明代封建国家政治选官的主要途径,明朝的官员来源,特别是文官,主要是依靠科举仕进。“

明代社会对于科举考试的普遍认识就是一条——读书考中进士可以当官,这也造成了明代科举竞争极其残酷。

而作为三级考试的中间环节,会试不但从形式上连接着乡试和最高一级的殿试,更从实质上奠定了士子的为官之路。

会试中式者,虽然还要经过殿试,但明朝殿试无黯落,会试到殿试实行的是等额录取,殿试只排名,不淘汰。这也就是说,只要通过会试就己是进士身份,若没有通过,则还是举人,来年还要再考。

《明史》记载:“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考选庶吉士者,皆为翰林官。其他或授给事、知州、知县等官”

解释一下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都是翰林院的编修,所谓编修就是负责圣旨的校对工作。这项工作在明代堪称极其重要,因为明代的圣旨都是由内阁拟定的,内阁成员最初一般都是翰林院的编修。也就是说如果你成了翰林院编修,也就一只脚踏入了宰相的大门。

所谓庶吉士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样在翰林院工作,翰林院和内阁几乎是合署办公,所以你每日都能见到宰相,可以说飞黄腾达是指日可待。一般的进士最低也是个县长级别,可以说都是前途无量。

而与之相对来说,举人只能替补当官,而且最多就是个县委办事处主任,可谓天壤之别。那么既然会试如此重要,会试的考官又是什么人来担任的呢?

四.竞争激烈的主考官

按照明代考试官的职能分类,会试主考官属于内帘官,主要的职责是出题、审卷、决定录取名单、排定名次并上报礼部。

经糊名、警录、校对后,由同考官分房阅卷并进行预选,预选出来的考卷送主考官审阅并拟定名次,写成“草榜”。

草榜拟成后,再由主考官和礼部知贡举官主持,将拟定录取的“朱卷”与考生的“墨卷”进行“对号”,编号不对者弃而不取。复核以后,再行“填榜”,即正式确定录取名单。

明朝对于会试主考官的选拔,并无明文规定有何要求,但是这可不代表谁都能当会试的主考。根据统计,在明朝276年历史中总计的144位会试主考官里面,有明确功名记录的有134人,其中除了永乐十三年的主考官梁潜为洪武二十九年举人外,其他主考官均是进士出身。

也就是说,明朝会试主考官的进士比例达到了99.3%,这一高比例足以说明,明代的授官与士子的科举出身是紧密联系的,虽然明代没有明文规定会试主考官一定要是进士出身,可是明代政治选官的主要途径就是科举取士制度,所以士子们的科举出身也成为了仕途选拔的最重要标准。

同时,在这134人当中,仅有一名举人,其余全是进士,这也能够看出明代进士和举人入官情形的差别,进士除了先前笔者提到的起始授官要远较举人为高之外,在以后的仕途升迁当中,也要比举人平顺许多。

会试主考官除了由进士队伍构成之外,还囊括了一部分高质量人才。其中,状元16人,占总人数的11.1%。榜眼15人,占总人数的10.4%。探花14人,占总人数的9.7%。一甲进士(科举的前三名)在会试主考官中所占比例为31.3%。

可以说这些考生也都得心服口服了,毕竟上面出题的人绝大部分都比下面的考生厉害得多。同时根据主考官名录我们也能发现,里面不乏一些重量级人才,比如明代著名首辅杨廷和与高拱都曾经担任主考。

还有明代大才子解缙也曾经担任主考,这些人的才能明显都是最顶级的,可见明朝对于会试的重视程度。

总结

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制度,科举制度明显是选拔人才的关键途径,其中会试最为重要一环也有突出作用,但是毕竟四书五经本身的缺陷难以弥补,所以最终科举制度被淘汰也是大势所趋,不过这项制度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