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 全网 中国 做到 如何

被全网在线催更,《典籍里的中国》是如何做到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3 19:28:02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导读:“‘神仙节目’你慢慢拍,我们愿意等。”

文|三木

这档节目为何被观众如此追捧?几乎全网安利,每天被观众催更的“月更”节目到底好在哪里?

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人们都知道李时珍写了《本草纲目》,却鲜少有人知道,其实李时珍生前并没有见到刊刻好的《本草纲目》。

400多年后,李时珍终于见到了。

未能见过成书的李时珍“穿越”到400多年后终于能够抚摸自己倾尽近30年精力的著作,久久不能平静地说,“这一刻,我等了一辈子”。

展开全文

中华医学典籍绵延数千年,传承了历代医学先贤的智慧。“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李时珍穿越到中华医藏的资料室之一时,李时珍一时沉浸其中,眼前一一掠过《黄帝内经》《证类本草》《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感慨“祈盼后世医者能够学问更广、考证更精,让医学药学更上层楼”的希望终于实现。

《典籍里的中国》第四期《本草纲目》播出,致敬以李时珍为代表的中华医者“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意志,传承中国传统科学求真务实、心系民生、开拓创新的精神。这档开播就收割观众眼泪的节目,时隔一个多月后的播出,依旧让观众“泪流满面,热血沸腾”,弹幕都在刷“这才是我们该有的综艺”。

围绕“一部书,一个人,一个大故事”展开讲述,《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征博引的方式纵横上下五千年。李时珍的扮演者王劲松谈到,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上,遗留下浩如烟海的文化宝藏,不为人知甚至是不为现在的中国人所知是一件极其遗憾的事情。“每一部典籍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历史长河中一颗颗坐标,它们串起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它是由一代一代的先人、先贤把它们钉在历史的坐标上。”

在这个坐标上,无数的身影竭力前行。青年李时珍随父行医,在为蕲州各地百姓看病时,经常遇到辨错药、抓错药的病历,因此他心中坚定了一个想法,重修一本新的草书,“错误的纠正,重复的删除,遗缺的补上”。尽管在父亲眼中,从医多年的李时珍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医者,但李时珍心中一直有个夙愿未偿。面对父亲的期许,李时珍为自己选了一件该做的事,也是一件难做的事。

一个月上线一期,到底有多“难”?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更像一个有趣的隐喻。

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有重重困难要克服,而节目团队在创作《典籍里的中国》的过程中,也是如同“逆水行舟”,难在哪?

一方面需要回应宏大之思。节目创作难在要把一段文明、一种思想用综艺的方式精彩且精准地呈现。

四期以来,每期节目所选取的典籍均分属不同类别,以《尚书》为代表的文学典籍,见证了民本思想的发端,构建了古老文明的体系;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科技典籍,记载了古代良工巧匠的奇思妙想,铭刻了先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以《史记》为代表的历史典籍汇集华夏几千年圣贤的心血、智慧,承载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另一方面需要制作精雕细琢。为了还原观众对历史的想象,精细化的制作也为节目增添不少难度。

更进一步地,如何塑造人物的信念感,让观众对这段历史记忆“信服”也是很大的挑战。当演员王劲松将李时珍青年时的意气风发、中年遭受丧父之痛后仍全心投入著书的果断决绝以及老年成书后的满腔热忱演绎得淋漓尽致。王劲松坦言,得知挑战这个角色后,感觉压力很大,“在这一段戏剧当中,李时珍的感情是很丰富的,有悲情、有隐忍、有奋发,要在六十分钟里面把他这一生都给概括了,这是一个最大的难度”。

走向大众,

是文化节目最终的答案

高热度的社交媒体讨论、开分9.4的豆瓣评分、密集刷屏的观看弹幕……为什么这档文化节目具有如此的大众吸引力?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典籍里的中国》答案逐渐清晰。可以说,文化节目的传播力、影响力,不取决于题材的大众与小众,而是能否以新立意、新形式、新技术讲好生动感人的精彩故事,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戏剧中,李时珍中年遭受丧父之痛,自己还承担编撰《本草纲目》的重任,面对父亲离去的方向,长跪在地重重地磕下了一个响头。看到此情此景,撒贝宁眼泪夺眶而出,更引得现场观众泪崩,这不仅因为沉浸于剧情中,被李时珍的故事感动,也是被王劲松的演技折服。如同撒贝宁所说:“我真切地感受到李时珍不惧万难、逆流而上的决心,这是一场极其震撼的心灵之旅!”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文化不兴。“通过一档节目表达一个民族的思想”始终是《典籍里的中国》的核心立意。让普通人都能够看懂,领略经典中的文化精华,王劲松表示,“通过演绎李时珍,我和他进行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他抱着至死不怕难的决心和信念,逆流而上,这一点让我非常地敬佩。”

《典籍里的中国》确实得到了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追看与热议。从首期节目走进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到第二期节目讲述中国古代重要科技文献《天工开物》,再到第三期节目体悟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创作历程以及第四期再现李时珍“至死不怕难”地编撰《本草纲目》,无数青年被典籍的魅力折服,更加坚定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信心与决心——“初心可鉴,典籍常青”的声量渐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