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末年,魏国将领姜冏受命平定羌胡,不幸兵败身亡。在姜冏去世的那年,他的儿子姜维才十三岁。
失去了父亲的姜维开始了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虽然父亲不幸战败,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姜维却并没有因此记恨魏国,反而对魏国一直忠心耿耿,想着迟早有一天他要为父亲报仇。
228年,蜀国名谋诸葛亮出兵北伐,姜维身为魏国名将姜冏的儿子,却被怀疑要起兵谋反,而此时的姜维却并不知情。
就在魏国抵挡不住蜀国猛烈的进攻退回都城时,姜维也打算退回魏国之内,不料魏国城门紧闭,没有人愿意放姜维进去。
姜维一心想着为魏国卖命报仇雪恨,结果关键时刻却被魏国抛弃,心灰意冷的他便顺势投靠了蜀国。
才学兼备,深受重用
姜维从小就深受父亲姜冏的影响,自幼饱读兵书,才学兼备。在不得已投靠了蜀国后,很快便被诸葛亮发现了他的聪明才干。
展开全文
但是不少人劝说诸葛亮不要重用姜维,毕竟他是魏国人,再加上父亲还是魏国的名将,此时投靠根本看不出来他是诚心还是假意。
但是诸葛亮一向爱惜人才,虽然他也有所顾虑,但又觉得因为这个原因就将姜维埋没太过可惜,于是他不顾阻拦,最终选择相信姜维。
而姜维也不负众望,在跟随诸葛亮出兵征战的这些年里,他骁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为蜀国做出了不少贡献,还被封为了阳亭侯。
不仅如此,诸葛亮还给蒋琬写过姜维的推荐信。
信上写到,姜维才学兼备,思虑周全,骁勇善战。无论是才学还是作战经验都不输众人,甚至连马良和李邵都比不上他。
有了诸葛亮的推荐,姜维的仕途便更加顺利,不仅统领了五六千的虎步军,还被封为了中监军征西将军。
诸葛亮的重用姜维一直看在眼里,他也是知恩图报的人,没想到诸葛亮并没有在意他曾经的身份,反而对他如此重用,姜维也暗暗立誓,要拼尽全力守卫蜀国。
诸葛亮病逝后,在他的遗令中要求姜维在战役中等到魏延撤退后断后。谁知魏延在诸葛亮死后根本不听杨仪的话,擅自从别路撤退。
蜀国的计划就这样被打乱了,司马懿见诸葛亮死后,蜀国自己先乱了阵脚,于是想要突袭追击魏延所率领的部队。
姜维及时发现了司马懿的计谋,当机立断攻打司马懿的部队,最终击退了司马懿的追击,成功掩护了魏延率领的军队撤退。
于是姜维再度立功一件,他的才能也被人们看在眼里,也对这个诸葛亮亲自选的“接班人”没了意见。
大权在握,数次北伐
其实姜维并不是诸葛亮唯一的接班人人选,诸葛亮还选了费祎、蒋琬两人。
三人皆是才学出众,能力超群的人物,不过三人能力的侧重点有所不用。
诸葛亮精心挑选的姜维,为何死前却弃之不用?据悉,当年大臣在其病前询问其接班人,诸葛亮率先指定了蒋琬,被问到蒋琬之后谁可任之时,直言费祎,但再问之后,便沉默不语。
为何姜维被诸葛亮弃之不用了?看其后期才知真相。
然而,蒋琬是个短命的人,年纪轻轻就突发意外不幸身亡。而费祎也被别国的奸细偷袭,被刺杀而身亡。
仿佛是有上天的眷顾,就这样,蜀国的军政大权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姜维手里。
起初军政大权还有一部分朝臣牵制着,姜维并没有独揽。直到姜维拜大将军,此后,蜀国的大权便被他一人掌握。
姜维如愿独揽朝政后,便开始了他的宏图大志,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蜀国。
姜维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信,于是便开始出兵北伐。
第一次北伐姜维不幸兵败,但他并没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而是认为这不过是个巧合,只是他运气不太好,于是很快便发起了第二次北伐。
就这样第二次北伐结束后,不久又开始了第三次北伐。北伐了数次,虽然有时也有胜仗,但基本上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而且在这一次次劳民伤财的北伐中,蜀国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样百姓身上的压力也倍增。
也正是姜维这一次次不顾后果的北伐,加剧了蜀国国力的衰弱,同样也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姜维后期实力不堪一击
姜维早期投靠蜀国时,他的实力也是被大家所认可的。
那为什么到了后期,姜维的实力反而变得不堪一击了?这就是姜维被诸葛亮弃之不用的原因?
由于蜀国本就是个相对较小的国家,人口较少,但军队人数较多。百姓无法负担得起军队的开销,所以蜀国的士兵在多而不在精。
再加上蜀国没有什么出众的人才,人才稀少,一些位置较高的朝臣能力又不足,导致蜀国得不到较好的发展。
当然也不排除姜维后期掌权后出现的自满心理,其实姜维的军事能力很强,他也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信,才会一次次不顾劝阻地出兵北伐。
但是从失败的结果可以看出,姜维的政治才能并不高明,没有像诸葛亮这种有能力的谋士辅佐,再加上蜀国的硬件条件不好,那么即便姜维的军事能力再高超,也无济于事。
而姜维自然在后期也没能延续早年的辉煌,最终被曹魏杀害,享年六十三岁。
姜维的身影也就这样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总结
姜维凭借着自己的才能成功被诸葛亮重用,但他却只是沉溺在自己的特长和功绩中,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而在后期他掌握了军政大权后,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才能有所欠缺。
他没有寻一个合适的谋士来为自己出谋划策,而是一意孤行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执意北伐,最终也落得如此下场。
姜维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自己并非十分擅长的领域我们不能一意孤行,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有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出判断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