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暨成都市第42届“爱鸟周”活动拉开帷幕
成都已记录野生鸟类566种
每年的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3月31日,四川省暨成都市第42届“爱鸟周”活动拉开帷幕。今年“爱鸟周”主题是“保护候鸟迁徙通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针对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四川省和成都市组织筹划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进校园、鸟类科普沙龙、限时观鸟赛等系列活动。
“爱鸟周”启动仪式上,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发布了《成都鸟类名录2023版》。截至2023年3月,成都市已记录野生鸟类566种。
成都新增鸟类记录51种
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成都作为重要的候鸟迁徙地之一,也迎来了观鸟的最佳时机。这个观鸟季,我们可以看到哪些鸟类?与去年相比,又有哪些鸟种新发现?
“与2021年成都鸟类名录2.0版相比,成都新增鸟类记录51种。”沈尤介绍,新增记录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胸薮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棕背田鸡、鹰雕、白腹隼雕、白头鹞等。其中,2022年6月发现的褐胸噪鹛,是成都市鸟类新记录。这些记录是有关单位和专业组织依据近年鸟类调查数据,以及观鸟人士提交的记录证据,经过科学评议而得出的。仅公园城市观鸟测评一项,就持续了14个月,涉及成都市全域多个公园、湿地、河流、山林和农田,发布测评报告48篇,记录到野生鸟类17目59科235种1.7万余只。
三只放归猛禽状态良好
从古至今,成都一直是鸟类喜欢栖息的家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成都建设公园城市,人鸟和谐共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2022年底,一些受到救护的猛禽被放归野外,成都采用卫星技术对其跟踪。“爱鸟周”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阙品甲博士介绍,3只救护放归猛禽均状态良好:游隼“阳阳”放归一个月后返回成都,已开始筑巢繁殖;金雕“小金”从西岭雪山一路南行,飞翔在大凉山区;草原雕“小青”从邛崃市南宝山启程,历经12天818公里长途迁徙,抵达云南省保山市怒山山脉。
4月2日为四川“爱鸟节”
活动现场,小学生代表宣读了爱鸟护鸟倡议书,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护鸟行动,争当鸟类保护志愿者。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林草局副局长王景弘介绍,为了唤起人们的爱鸟护鸟意识,1981年,省政府确定每年的4月2日为四川省的“爱鸟节”,以后的一个星期为四川省的“爱鸟周”。40多年来,四川在爱鸟护鸟宣传、鸟类及其栖息环境保护方面倾力付出,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保护鸟类及栖息地环境,呵护每一只飞翔的精灵,持续推动鸟类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王景弘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