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睛感知世界,是老年人多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昨天(2月24日),一场名为“蛛丝马迹识眼病”的科普活动,在嘉定镇街道高昌路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科普睦邻”社区书院举行。老年群体如何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做眼清目明的老伙伴?一起来看看。
“青光眼的发病特征有哪些?”“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时机是什么时候?”“眼睛与全身病有关系吗?”……活动现场,眼科专家重点围绕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形成的原因、症状以及治疗办法等内容,进行科普和讲解。
“眼底一张照,眼病全知道。”上海爱尔新嘉眼科医院副院长严良表示,老年人是眼病的高发人群,如突发眼病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
“年纪大了并不一定都这样,只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就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平时不妨外出散散步,放眼眺望远方。”对于如何保护眼睛,形成健康的用眼习惯,严良提醒,主要有三个“20”原则,“看电子产品或书籍20分钟后,远眺至少20英尺,也就是6米以上,保持20秒钟。”
展开全文
讲座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得到了大家的好评。“长知识了!”居民王飞表示,眼科专家把健康知识送到家门口,非常实用。
“全面而且通俗易懂。像我们这个年纪,干涩、流泪、模糊是眼睛退化的表现,要多晒晒太阳、看看远处、锻炼身体。”今年70岁的郭小云深有感触地说,了解一些必要的防治常识,除了可以提前做好眼部保健、防患于未然之外,还可以让自己在面对疾病时减少恐慌,更加从容。
此次活动依托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的“菜单式服务”,由各街镇“点单”,选择感兴趣的科普主题,邀请服务单位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促使科普资源下沉社区。
近年来,嘉定强化科普阵地建设,现已建成17家社区书院,其中包括5家市级社区书院示范点。同时,不断创新社区科普新模式,强化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整合各类优质科普服务资源。
科普资源共享平台
“科普资源共享平台现有20家服务单位,提供100多项科普服务内容,比如科普互动体验、科普讲座、科普参观、科普视频等,为市民享受优质、便利、高效的科普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区科委科普科(科协秘书科)副科长万琦欣表示。
来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