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庆 阿昌族 阿昌 昆明 各族

阿昌文化进社区!各族群众在昆明共庆阿昌族第37届阿露窝罗节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3 12:02:04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4月1日,在昆阿昌族同胞在美丽的滇池湖畔怡景社区,身着艳丽的节日服饰,敲锣打鼓,唱起山歌,蹬起窝罗,载歌载舞,与社区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共同欢庆2023年昆明阿昌族第37届阿露窝罗节,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此次活动以“学习贯彻二十大 阿昌文化进社区 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云南省民族学会主办,阿昌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德宏州驻昆办、中共怡景社区委员会、怡景社区居委会承办。

展开全文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省民族学会、德宏州驻昆办、怡景社区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多年以来关心、支持、帮助阿昌族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专家学者、社会各界朋友、云南25个兄弟学会代表,以及在昆明阿昌族地区工作、生活过的领导和嘉宾参加活动。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丹业在讲话中指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阿昌族同胞和云南其他各族同胞一样,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阿昌族同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具体领导下,推进阿昌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突出的成效,阿昌族的各类人才、干部也茁壮成长,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现在正和其他25个世居民族一道,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

丹业指出,各民族传统节日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昌族节日活动,不仅在昆的阿昌族同胞欢聚在一起,其他各族同胞也都来共同庆祝阿昌族的节日,真正使这个节日成为各民族相知相识,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重要平台,更好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相信2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节日都能够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能够成为各族同胞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希望各族同胞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为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谱写出一个绚丽的前景作出应有的贡献。

云南省民族学会会长马开能在讲话中指出,在昆少数民族举办节庆活动,历来有一个民族过节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同祝贺的传统,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民族手足情,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今年以来,省民族学会积极响应省民族宗教委的倡导,开展民族节庆进社区,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社区,要把民族传统节日融入社区,切实将创建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最末端,促进与社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同时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流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各族群众中。阿昌族举办阿露窝罗节,率先垂范,是云南25个在昆少数民族把节日文化融入社区的首次探索,应于充分肯定。阿昌族专委会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意义重大,必将起到示范效应。云南省民族学会将进一步规范在昆民族节庆活动,将结合省民族宗教委牵头实施的“石榴红”工程,联动相关单位、社区参与到节日活动中,让活动更加丰富,意义更加重大,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时代价值,同时通过文艺创新、文旅融合等为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火在当下,让每一个节庆活动赋能,更有意义,更赋新意,让节日文化将持续焕发新的光彩。

怡景社区党委副书记太文娟在讲话中指出,怡景社区希望和省民族学会各民族专委会开展民族文化进社区的活动,推动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曹先强在讲话中指出,阿昌族同胞一年一度能够欢欣鼓舞,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这是党的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得以全面贯彻落实的体现,是民族同胞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组织好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推进区域协作,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展繁荣民族经济。阿昌族要在各级党委与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加快发展,加快民族团结进步,加快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美乡村建设的进程,为阿昌民族美好明天,为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祖国团结富强的强国梦作出贡献。新的一年开始之际,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将按照上级要求,团结全体会员,携手踏上新的发展创新之路。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热心服务每一位会员。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希望全体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大志,奋勇担当。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伟大工程中,努力推动阿昌族非遗文旅产业,丰富阿昌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促进阿昌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让阿昌族同胞踔厉奋进,毅勇前行,埋头苦干,再创佳绩。发挥学术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发展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事业。

节日活动现场,还设有阿昌族文化出版物展示。据了解,阿昌族书籍、影像制品,出版物成果取得实质性飞跃。近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的阿昌族文化音像出版物,各类书籍,从无到有,已经有100多本(部),有效地促进了阿昌族文化的繁荣发展。阿昌族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曹先强介绍,阿昌族专委会一直守正创新,积极宣传阿昌族优秀文化。目前,已承担完成《阿昌族春灯实用手册》《神秘阿昌风俗志》《遮帕麻和遮米麻》阿昌族神话故事绘画本等10余项省级、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精品项目。还积极协调协助大专院校及社会团体专业团队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田野调查,纪录片拍摄,电影故事片拍摄,课题研究等多个省部级国家级项目课题任务。阿昌族研究专委会,发挥智库作用,积极完成各项调研科研任务。一些课题成果已出版著作,被国家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族图书馆、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博物馆等收藏。

活动期间,还表彰了20名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涉及德宏、保山、大理、昆明等阿昌族地区的会员。据介绍。阿昌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在三年疫情防控工作期间,班子成员和会员团结一致,凝心聚力,笃行不怠,毅勇前行,踔厉奋发,为阿昌族专委会各项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批甘于奉献、热心付出、作风踏实、能力突出、表现优秀的优秀会员。表彰会员是让他们再接再厉,保持荣誉,埋头苦干,再创佳绩,继续努力为阿昌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希望全体会员向先进学习,知责于心,担责于身 ,履责于行,奋勇担当,为阿昌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此次节日活动增设体验节日文化内容,阿昌族弯弓射日,打弹弓,打陀螺,双人扭棍等传统民俗技艺娱乐文化活动,展示优秀传统节庆习俗,增强互动体验各族群众体验多元节日文化。

文艺节目围绕阿昌族非遗文化,表演了内涵丰富、多彩多样的文化演出。阿昌族研究专业委员会专门邀请梁河县娥昌服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尹春焕现场推介展示阿昌族服饰文创产品,并专题宣讲阿昌族服饰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三个阿昌族支系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昆阿昌族大专院校学生带来的春灯《双狮贺盛世》拉开节日序幕,阿昌族的“春灯”属于阿昌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春灯”文化中双狮被视为“祥瑞之兽”,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阿昌人希望以狮子“百兽之王”威武、勇猛的形象,来驱魔辟邪、祈求和平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清吉平安、吉祥如意。随后,阿昌民间舞蹈《蜡条舞》《甩鼓》,歌曲《神奇美丽的户撒坝》,民间武术《阿昌武术》, 阿昌族小调《开财门》 ,阿昌婚俗表演《长筷戏新郎》,阿昌族民歌《火塘情歌-说喂调》等一系列节目,都充分体现出阿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文化魅力,为市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盛宴。特别是婚俗表演《长筷戏新郎》,新郎身披蓑衣,抬起大长筷,新娘生动牵引,活灵活现,语言诙谐幽默,与现场观众互动,深受观众喜爱。此外,云南本土原创歌手土土《土鸡蛋》,通过卖鸡蛋的吆喝声,用幽默的方式赞美绿色生态、朴实无华的内在美。傈僳族歌手白光银倾情献唱,为节日增光添彩。

节日最后,阿露窝罗节蹬窝罗,各族群众在音乐的伴奏下,踏着铿锵的鼓点,围绕搭建起来的节日标志,跳起了欢快的窝罗舞。广场上,大家尽情狂欢,以最欢快的舞蹈,蹬出欢乐和谐,蹬出幸福吉祥。(撰文:石祖清)

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专业委会副会长曹德传主持开场仪式

撰文:石祖清

摄影:石祖清、阮卫明、张宏坤、曹明蓉

编辑:石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