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红领巾讲解员”蔡国峰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杨家岭的故事。 记者 王姿颐摄
总书记,我想对您说
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 党婕睿
“我从事文博宣教工作已经十九个年头了,管理好革命旧址是我的责任,讲述好党的故事是我的使命。我会牢记您的嘱托,继续努力,把百年党史中的延安故事挖掘好、讲述好,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奋力走好文博人的新长征。”
(记者 王姿颐整理)
春光和煦,空气微凉,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央大礼堂的蓝窗灰砖在柔和的光线中呈现着油画般的色彩。
忆往昔峥嵘岁月,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印刻在这里,党的七大开幕的掌声回荡在这里。
3月18日早晨,一群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子来到这里,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在讲解员党婕睿的引导下,同学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聆听着杨家岭革命旧址的故事……
2022年10月27日,在杨家岭革命旧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要管理好、研究好,结合现实讲好杨家岭的故事、讲好党的七大的故事。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每一位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者,每一位党的七大的研究者,每一位讲述杨家岭故事的人,每一位走进杨家岭参观学习的人,都在感悟着这本博大厚重的书籍,接受着革命精神洗礼。
管理:保护修缮,擦亮印记
侯振龙每天都要在旧址里走上万步。作为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他总是用心留意游客们的反馈,想由此找寻更多旧址保护、研究的灵感。
展开全文
“旧址维修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久久为功,不改变革命文物原状,坚持全面保护、整体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持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侯振龙说。
杨家岭革命旧址一直坚持把文物保护与修缮作为旧址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工作人员注重结合历史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展示宝贵的革命文物,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我们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正规化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与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结对共建,利用新的传媒技术,全方位、立体式讲好红色故事。”侯振龙介绍,“抗日战争时期,作为陕甘宁边区、延安连接沟通全国乃至世界的‘枢纽’及‘桥梁’,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我们也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作为宣传延安精神的‘桥头堡’,努力将杨家岭的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
在延安,像杨家岭这样的革命旧址共有445处,它们都承载着党的光荣历史,是激发干部群众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为了保护好、管理好红色资源,近两年,延安市累计投入128.7亿元旧城改造资金,对老城区重点革命旧址环境进行整治提升。革命旧址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28.9万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兰爱平说。
“建设好全国唯一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做好红色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工作,是延安的荣耀,更是一份责任。”延安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宏兰说,按照连片保护、整体展示的思路,延安全面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老城区多拆少建,革命旧址周边只拆不建”,延安全面提升革命文物日常管理维护水平,严格落实定期风险排查和日常养护管理制度,实施延安革命旧址数字化及“互联网+”展示提升工程,不断擦亮延安红色印记。
研究:与时俱进,常讲常新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树荫下的党史课许多人都听过。
一张小板凳,一顶蓝军帽,一段感人至深的革命历史,听着听着,不少人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参加工作三年,《“窑洞对”及其现实启示》这堂课,陕西延安干部培训学院青年教师同晓贞在杨家岭讲过很多回。
25分钟的课程,常讲常新。“我们的党员干部要通过重温党的七大历史,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总开关,强化思想武装,不断用延安精神淬炼灵魂……”同晓贞这样勉励学员。
陕西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杨晓红,肩负着杨家岭培训课程内容的设计工作。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后,我们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对约30%的内容进行更新,将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等增入课程内容。”杨晓红介绍,“对于干部培训学院来说,党史学习的深入推进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我们要将讲述革命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用历史来映照现实。”
“延安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有力武器。”延安市委党校教授贺海轮表示,“作为党的理论研究工作者,我们要自觉学习好、理解好、传播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宏伟目标汇聚起团结奋斗的广泛共识和磅礴力量。”
与杨家岭革命旧址紧紧相依的延安大学,红色基因根植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延安大学研究好、弘扬好、传承好延安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延安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小淼说,我们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新时代“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用好课堂主渠道、革命纪念地、实践基地载体,讲好杨家岭的故事,讲好党的七大的故事,讲好党的故事,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讲述:用心用情,代代相传
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党婕睿分别于2015年2月、2022年10月两次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杨家岭革命旧址的故事。
“延安精神历久弥新,时隔7年,能再次有机会为总书记讲述杨家岭革命旧址的故事,我倍感荣幸。”党婕睿告诉记者,“我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把管理好革命旧址的责任扛在肩上、研究好党史的使命记在心里、讲述好党史的要求落在实处,牢牢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厚植红色情怀,传承红色根脉。延职附小三年级学生蔡国峰是延安4.7万名“红领巾讲解员”之一。
3月19日,“红领巾讲解员”走进杨家岭。在当年毛泽东和斯特朗谈话的小石桌前,9岁的蔡国峰将这段故事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娓娓道来。
听完蔡国峰精彩的讲述,从南京远道而来的游客裴光源很受触动,激动地连连点赞:“我要把杨家岭的故事带回去,也要把这位‘小红领巾’的故事带回去。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红色血脉的传承。”
蔡国峰的母亲步玉玉,是土生土长的延安人。她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当讲解员15年了。
“孩子从四五岁起,就跟着我走遍了杨家岭的每个角落。他现在讲的故事,都是他从小听到大的,也是他想讲给更多人听的。”步玉玉说。
一处旧址,两代人,红色血脉在传承。
同样被蔡国峰感动的,还有来自长江航务管理局太仓海事局的年轻干部方丹平。
“小朋友讲解很生动,让我很受启发。参观杨家岭,让我对延安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学习延安精神没有终点,回去以后,我要践行好延安精神闪耀着的革命理想、党性原则、政治情怀、真理追求和宗旨意识。”方丹平说。
“去年11月初,我再一次踏着总书记的足迹,仔细瞻仰了杨家岭等革命旧址,接受延安精神教育。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更加感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我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到自己的工作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继续弘扬延安精神,听党话、跟党走,带领村民携手并肩向着共同富裕目标奋力开跑。”延安市黄陵县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海说。
讲述,聆听,细悟,践行……
往昔岁月峥嵘,未来任重道远。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一本博大宏深的生动教材,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需要我们深研细读,不断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记者 魏伟 王姿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