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1.65~70厘米标准垄栽培技术模式
选用熟期适宜耐密抗逆良种、大型机械深松(浅翻、耙茬)少免耕结合轮耕整地、65~70厘米标准垄精量等距合理密植播种、配方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病虫草鼠害、精细田间管理、适期机械化收获。
2.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
选用熟期适宜耐密抗逆良种、大型机械深松(浅翻、耙茬)少免耕结合轮耕整地、110厘米大垄双行栽培、垄上行距40厘米、垄间行距70厘米精量等株行距密植播种、配方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病虫草鼠害、精细田间管理、适期机械化收获。
3.通透密植栽培技术模式
(1)130或140厘米大垄通透密植栽培模式
选用熟期适宜耐密抗逆良种、大型机械深松(浅翻、耙茬)少免耕结合轮耕整地、130或140厘米大垄双行栽培(把原65厘米或70厘米的两条标准垄合成一条大垄)、垄上行距40厘米、垄间行距90或100厘米精量等株行距通透密植播种、配方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病虫草鼠害、精细田间管理、适期机械化收获。
(2)二比空通透密植栽培模式
选用熟期适宜耐密抗逆良种、大型机械深松(浅翻、耙茬)少免耕结合轮耕整地、标准垄上种两垄玉米空一垄精量等株距通透密植播种、配方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病虫草鼠害、精细田间管理、适期机械化收获。
(二)配套技术
1.品种选择及种子要求
(1)品种选择
依据市场需求、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等,在品种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选用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出苗到成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200℃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严格杜绝越区种植。
第一积温带上限:先玉335、东农256、龙单90(机收籽粒)
第一积温带:嫩单19、金博士825、敦玉213、龙单96、龙育12、先玉696
第二积温带:东农264、龙单86(高淀粉)、富尔116、合玉29、中邦6、C2235、丰禾13
第三积温带:东农254(高淀粉)、克玉19、德美亚3号、益农玉12、合玉31、凯玉8
第四积温带:益农玉14、东农257、德美亚1号、先玉1219
展开全文
第五积温带:CS5101、益农玉18、东农270
(2)种子要求
应执行GB 4404.1标准。粮食作物种子玉米单交种标准纯度不低于96.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另精量播种发芽率应不低于95.0%。未进行包衣处理的玉米种子用35%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戊唑醇按种子量0.3%~0.4%拌种。
2.选地、选茬与耕整地
(1)选地、选茬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良好的地块。提倡三年以上合理轮作。优先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大豆、小麦、马铃薯等肥沃茬口。
(2)耕整地
实施以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多功能联合整地机械为载体,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压相结合的少(免)耕土壤耕作制。有深松或深翻基础的地块,秋整地可采取耙茬或浅翻、深松整地技术。深松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深松深度一般30~35厘米,耙茬或浅翻、深松、夹肥、起垄连续作业,起垄后及时镇压。无深松和深翻地块,三年伏翻或秋翻一次,耕翻深度25~28厘米,翻后耙耢,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镇压。春整地地块,可采取灭茬旋耕整地,灭茬7~8厘米,旋耕10~15厘米,灭茬旋耕、夹肥起垄、镇压连续作业,达到播种状态。免耕:轮耕周期内,对前作为大豆等软茬作物,或前作采取深翻或浅翻深松的玉米茬,采用免耕播种机免耕卡种直接播种;有条件的,也可采取连续免耕技术。
3.播种
(1)播期
应在5厘米~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8℃,土壤含水量25%~30%时抢墒播种。一般第一积温带4月22日~5月1日播种;第二、三积温带4月25日~5月5日播种;第四积温带5月1日~5月10日播种,各地可根据当年地温、土壤墒情、终霜期等因素的变化适当调整播期。
(2)播种方法
按种植方式,采取机械化精量播种。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直播的地块,播种后及时镇压;坐水种的地块,播后隔天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镇压后覆土深度3~4厘米。
(3)种植密度
标准垄种植:一般亩保苗4000株左右;大垄密植栽培种植和标准垄2比空通透密植:一般亩保苗4500株左右。个别因品种特性、栽培水平、气候条件等因素,种植密度适当增减。
4.施肥
(1)有机肥
每亩施用含有机质15%以上的农肥2~2.5吨,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或使用等效的其它有机肥。有条件的应增施生物菌肥。
(2)化肥
一般每亩施用磷酸二铵10~15公斤、硫酸钾4~6公斤结合整地做底肥或种肥施入(高淀粉生产硫酸钾施用应选上限);每亩施尿素16~25公斤,其中5~6公斤做底肥或种肥,另12~19公斤做追肥施入。底肥深度15~20厘米,种肥施在距种子5~6厘米的侧下方、深度8~10厘米。
5.田间管理
(1)查田补种、补栽
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要准备好预备苗;如遇不良条件出现粉种、烂芽等缺苗情况,要及时催芽补种或利用预备苗、田间多余苗坐水补栽。
(2)适时中耕
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深松深度为25~30厘米。
(3)灌溉
有条件的地方,在玉米对水分需求敏感时期,如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及灌浆期,应根据旱情、土壤含水量、作物长势等情况进行灌溉。
(4)追肥
玉米7~9叶期,每亩施尿素12~19公斤,追肥部位离植株8~12厘米,深度10~15厘米。
6.病虫草害防治
(1)除草
田间除草采用机械中耕除草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苗前化学除草:选用异丙甲草胺、乙草胺混配异噁唑草酮、嗪草酮、莠去津、2,4-滴异辛酯、噻吩磺隆及其复配制剂。
苗后化学除草:一般在玉米苗后3~5叶期,禾本科杂草3叶前,阔叶杂草2~4叶期施药。选用药剂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草酮、莠去津、2,4-滴异辛酯混配为主。以上药剂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5%~1%的植物油或多功能喷雾助剂。
(2)防治病虫
加强病虫害监测,采取生态、农业控制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
①粘虫防治
在成虫产卵期间,田间连续诱卵或摘除卵块;人工捕杀及中耕除草消灭幼虫。幼虫发生期,可利用中耕除草将杂草及幼虫翻于土下,杀死幼虫,同时降低田间湿度,增加幼虫死亡率。6月中下旬,防治指标:平均100株玉米有50头粘虫,在幼虫三龄之前用BT可湿性粉剂(50000单位/毫克)2克/亩防治,或用杀虫灯防治成虫。
②玉米螟防治
越冬虫源地设置杀虫灯,诱杀越冬代成虫。开灯时期一般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每盏灯控制3万平米。
信息素诱杀玉米螟成虫。在玉米螟成虫羽化初期,按高于作物30厘米,每亩挂放一个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成虫。
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根据虫情监测结果,在玉米螟娥高峰期开始释放松毛虫赤眼蜂等寄生蜂。放蜂3次,在玉米螟化蛹率达到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放蜂日,间隔5天后第二次放蜂,间隔10天后第三次放蜂。每亩地总放蜂量为15000头,每次每亩放5000头,每亩每次放两个点,每点放1块蜂卡。放蜂方法:自上风口开始,从边垄第9垄为第一放蜂垄,此后每隔18垄为一条放蜂垄。在放蜂垄上从地头向里走14米为第一放蜂点,此后每隔28米为一个放蜂点。在放蜂点上,选一株生长健壮的玉米中上部叶片,沿主脉撕成两半,取无主脉的一半叶片,将蜂卡放在叶片背面,卵粒朝下,叶片向下轻轻卷成筒状,然后用线订牢即可。
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或飞机航化喷洒药剂防治玉米螟幼虫。在当灯诱成虫达到高峰期,且田间卵孵化率达到30%时(一般在玉米心叶末期5%抽雄)时施药防治。生物药剂可用50000微克/毫克苏云金杆菌(Bt)粉剂30~40克/亩。如果虫害较重发生(百杆活虫200头以上),穗期加喷一次。化学药剂采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克/亩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40克/亩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12克/亩。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百杆活虫参考指标
绿色防治措施
备注
40头以下
不防治
40-80头
杀虫灯诱杀成虫或信息素诱杀玉米螟成虫技术或杀虫灯结合信息素诱杀成虫技术或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
80-120头
杀虫灯结合信息素诱杀成虫技术或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喷洒药剂防治幼虫
120-200头
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喷洒药剂防治幼虫
低虫量采取一次防治;高虫量采取两次防治
200头以上
杀虫灯诱杀成虫技术或信息素诱杀成虫或杀虫灯结合信息素诱杀成虫或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喷洒药剂防治幼虫
特高虫量时,加喷Bt
③玉米大斑病防治
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方法进行预防。病害高发年份,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杆喷雾机喷雾,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7.收获
完熟期后进行机械收获,秸秆粉碎均匀抛撒,按照轮耕整地技术要求整地。收获后的玉米要进行晾晒、烘干。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一键四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