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两强相争勇者胜,两勇相争先下手为强。”
开年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很快蔓延到电池价格战,宁德时代率先出手,为了保订单、抢份额,有媒体报道称,宁德时代近期正向车企主动推行一个锂矿返利计划,以实现电池降价。
消息人士透露,该计划并非针对所有客户,而是面向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华为、极氪汽车等多家战略客户,
宁德时代此举被行业分析人士称为“甜蜜的毒药”,缘于条件苛刻。
据悉,核心条款是:未来三年,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以20万/吨结算,与此同时,签署这项合作的车企,需要将约80%的电池采购量,承诺给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为何如此,原因显而易见,一切为了订单。
只有锁定当下和未来的订单,宁德时代龙头老大的地位才不会有丝毫动摇,那宁德时代此次高调“锂电返利”,是嗅到危机后的反应和举措。
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2年全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从增速来看,增长最快的四家电池制造商,分别是欣旺达、孚能、比亚迪、国轩高科,同比增长分别为253.2%、215.1%、167.1%、112.2%,这四家是国内二线电池制造商,正投入巨资扩产能。
作为对比,宁德时代增速明显放缓,只有92.%,长此以往,将会严重蚕食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
再看国内数据,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市占率在2022年跌破50%,来到48.2%。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宁德时代1月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7.17GWh,市占率为44.4%,跟去年全年的48.2%相比下滑了3.8个百分点。
这是需要警惕的几个关键数据。
与其说,是宁德时代与锂矿企业之间的战争,不如说,是宁德时代和二线电池制造商之间的恶战。毕竟,为了抢夺份额,宁德时代这几年发起的专利诉讼也不在少数。
另一方面,车企自造电池进入“深水区”,蔚来、长城、吉利、大众、奔驰等车企为了电池供应多元化,控股或者自造电池,按宁德时代此次绑定时间,恰好与车企自造电池上市时间重叠。
因此,宁德时代主动推出的 “锂电返利”举措,能否得到车企一致签约,还未可知。
此举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还在继续扩大。
一是车企签不签。不签,势必影响长期合作和造车成本,签,意味着无法实现供货多元化 ,且有可能被牵着鼻子走。
二是二线电池制造商跟不跟。跟,盈利能力受损,不跟,会流失客户。
这一切,像极了特斯拉引发的新能源汽车降价局,跟或者不跟,受伤的只有自己,毕竟谁也没有特斯拉的盈利能力。
另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未来20万/吨的碳酸锂又从哪里来,一是与上游锂矿企业谈判,形成让利链条;二是宁德时代自己布局的锂矿。目前看,宁德时代两件事同时在做。
在日前结束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 上,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预计,锂价今年下半年会进一步回归到35万/吨-40万/吨的理性水平,今后比较合理的价格平衡点可能在20万左右。
2月17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的报价为48万元/吨。距离价格进一步下探,还有很长的时间。
在汽势Auto-First看来,宁德时代慢了、着急了, “锂电返利”讲不出新故事,这注定是一场博弈,且旷日持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