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地 北斗 农业 科技

“北斗”种地:当农业恋上科技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2 22:54:02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在青岛莱西的田间地头,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自动规划路径,高精度辅助直线驾驶,转弯后自动精准对行,作业精度达到厘米级。

远在天边几万公里的北斗卫星,与田地里的一株株麦苗联系了起来。“种菜不用土”“治虫不用药”……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农业、农村、农民正在被重新定义。

——黄三角农高区的盐碱地育种加速器里,光、温、水、气等通过智慧系统精细调节。以科学手段模拟各类生长环境,争分夺秒选育耐盐碱良种。

——在菏泽郓城的大片土地上,植保无人机正灵活轻巧地喷洒农药。共享植保无人机技术服务站,让乡亲们可以告别传统打药的劳动方式,省时省力。

山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2022年山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到66.3%,高出全国平均4个百分点。科技,已成为推动山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创新。围绕农业发展急需领域,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山东路径。山东向社会公开征寻制约农业企业和区域性农业发展的紧迫科技难题,探索科研单位和社会力量直接衔接合作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的新途径。省农科院第二届“面向社会公开寻榜张榜揭榜农业产业科技难题评审会”,120名青年专家揭榜133项农业产业科技难题,项目经费达1.5亿元。

——农业新品种研发有突破。仅以盐碱地育种为例,山东自主培育的“齐黄34”,创造了302.6公斤的大豆盐碱地单产纪录;高耐盐水稻“鲁盐稻69”亩产达498.17公斤……山东已培育耐盐碱新品种200余种,一批批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唤醒沉睡的财富,为国家开辟“新粮仓”。

——农业科技研发主体更活跃。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靠两把神奇“剪刀”,成功开发了20余种作物的基因编辑体系;山东鲁蔬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掌握了番茄、白菜等作物的区域种植市场“话语权”;山东天地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樱桃砧木品种“矮杰”,打破吉塞拉矮化砧木“洋品种”的市场垄断……

农业向来是最接地气的产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演武场,从来都是在田间地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就是要让“待字闺中”的科技成果真正走出实验室、尽快走向田间地头,就是让农业科技创新真正服务农业发展、服务万千农民。

——科研成果走出高校与科研机构,进入市场并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让产品“跳”出寻找和探索的过程,直通产业、直达市场?省农科院连续三年举办农业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107项成果拍卖总额达2.74亿元。

——针对科技创新中最重要的人才因素,怎样激发农业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积极性?山东在全国首创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机制,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现科研人员的“名利双收”。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面对不同产业中面临的不同问题,如何推动科研成果“接地气”?山东实施了中国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一所一优、一所一特”要求,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持续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鼓励和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2023年,将发挥160个产业科技服务团作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山东让越来越多农业科研人员穿梭在山林之间,行走在大棚之中,沉浸在与农作物的“对话”里,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农业科技最终要落脚到“人”上来。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受益最直接的当属农民,受益最大的还是农民。

在临沂代村的科技智能大棚内,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立体科技种植,让一亩地能种出十亩地的效益;在德州市夏津县,过去“干时梆梆硬,浇后白花花,种一茬赔一茬”的盐碱地,因为科技赋能,农民一亩小麦能收1300斤;在菏泽市牡丹区,掌握了催花技术的花农,填补了市场空档期,一枝芍药能卖到20元,比平时高出3到4倍……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展翅行动,努力从源头为农业发展注入活水,开辟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路径。(于新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