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1年起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的工作方案,着眼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聚焦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让更多文艺精品走进群众生活,形成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新消费,繁荣兴盛首都文化,发挥会馆旧址在保留城市文化记忆、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设计/师春雷
让首都市民有机会走进会馆戏楼,全新体验一种别样的演出形式——那是几百年前落脚京城的外乡人品味家乡戏的“旧时尚”。戏楼历史从100年到400年不等,其中有两个会馆的级别足够高——湖广会馆和安徽会馆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7月以来,北京市已确定了七个会馆旧址作为“演出进会馆”的承载地。众多会馆以这种方式集体亮相,这在会馆核心功能废止后的近百年尚属首次,那些对会馆怀有深厚情感的人有理由相信,会馆重生的时机已经到来。
【缘起明清】
会馆影响了北京友善、包容、厚重的城市品格
会馆的缘起,概括来说与明清以来官僚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兴盛、商品经济的活跃、人口流动的加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会馆的出现,大体可追溯到明永乐年间,其主要萌生动因为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政府决定将三年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地点,由南京正式迁往新都北京。有资料记载,当年各省举人赴京参加“会试”,达五六千人之多,政府虽提供一定的车马费,即“公车”,但来京人员的食宿及其随行人员的住处,却是一大难题。于是,为举人赴京应试“公车谒选”提供食宿之便的会馆应运而生。首先是安徽芜湖人在北京设置了第一座县馆——芜湖会馆,在此之后陆续出现的有江西浮梁会馆、南昌会馆,以及一座省馆——粤东会馆。
根据专家考证,从明朝初年创建,到清朝中期进入鼎盛时期,北京的各类会馆有1000个左右,房屋多达几万间。不但建立了省馆,各州府郡县也纷纷将本地的名字书写在都城的各色建筑上,鼎盛时期会馆覆盖地域涉及清代23个省1700多个县。
清初,由于满汉分城居住制度,使内城会馆尽废。此后会馆全部集中建于外城,在北京 “前三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的合称)以南的中轴线两侧,成为会馆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大量汉族官员、士商、艺人杂居于此,构成了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于外城的居住格局。与内城的帝王文化相区别,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士人文化和商人文化,是北京古都文化的重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张佰明表示,许多官绅不惜重金将本地的石材、木材运到京城,按照家乡的建筑风格构造宅院,会馆建筑成为古都器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精英以会馆为据点,广泛与外方人士交往,民间文化相互渗透、彼此吸收、广泛杂糅,逐渐沉淀出了友善、包容、厚重的城市精神品格。
展开全文
会馆中一直有演戏传统,图为2022年西城区举办“会馆有戏”中秋专场活动,现场昆曲表演。 图/视觉中国
会馆诞生的数百年历史与戏曲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对中国戏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会馆的戏楼不仅为戏曲的发展与革新创造了条件,也为观众观戏娱乐提供了场地,正是由于各地人士对地方戏的需要,促进了多剧种进京,繁荣了这些剧种的同时催生出了京剧的诞生。据《北京会馆档案资料》序言称,北京会馆中建有17所大小不等的戏楼,其中正乙祠、湖广会馆、安徽会馆、阳平会馆的戏楼尤为有名,被称为“四大戏楼”,蜚声京城,这使会馆中人看戏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外地人士来京,想看家乡戏,会馆便成为了大演地方戏的舞台。于是,湖广会馆唱汉剧,河南会馆唱豫剧,江西会馆唱赣剧,山西会馆唱蒲剧,广东会馆唱粤剧,安徽会馆唱黄梅戏,扬州会馆唱昆曲,河北会馆唱梆子戏,各种地方戏纷纷在同乡会馆中上演。正是有了会馆让各地的戏曲在京城百花齐放,给各剧种提供了彼此交流、融合的空间,促成了乾隆末年的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了融合多剧种的皮黄戏,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由此诞生。
“会馆也是红色文化蕴蓄之地。”张佰明表示,集中于外城区域的会馆有较为宽松的活动空间,早期的革命先驱、共产党人将会馆作为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区域,如李大钊、毛泽东、贺龙等人。1918年12月22日,李大钊与陈独秀在安徽泾县新馆创办了“五四”时期的进步政治刊物《每周评论》,以“反帝、反军阀、反封建思想,支持群众革命运动”为创刊宗旨,泾县新馆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喉舌之地。同时,以浙江绍兴会馆为代表,这里也是近代许多名人经常活动的场所,蔡元培、钱玄同、鲁迅等都曾住过浙江绍兴会馆。其中,鲁迅在该馆的“补树书屋”里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著名小说。
【新时代焕新】
“活化利用”让会馆找回演艺核心功能
“20世纪初,随着科举制度废除和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会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张佰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年由各地自建的会馆按规定全部收归国有,成为一部分人的落脚之地。原本这些建在天子脚下不事张扬的民居式建筑,绝大多数成为百姓庭院,进而变成了大杂院。不断加盖甚至改装的屋舍逐渐湮灭了会馆原来的格局。“会馆见证了明清以来北京城市的发展,是重要的历史遗存。会馆的数量从繁盛期九百多个到目前仅存二百五十多个,整体保护情况不尽如人意。”张佰明说。
湖广会馆
湖广会馆外景。
出于保护和活化利用的考虑,腾退和再利用工程自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零星启动,第一个受益的就是位于虎坊桥附近的湖广会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五次来到北京湖广会馆,梁启超、马寅初等均在馆内做过相关主题演讲;许多梨园界名家,如谭鑫培、陈德霖、梅兰芳都曾在此登台献艺。张佰明介绍,当年湖广会馆在保留原有格局的前提下,由国有企业接手对其进行修缮,恢复了戏楼演出功能,并增设了酒楼、茶楼,建起了北京戏曲博物馆。“三楼一馆”的格局对传统会馆功能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成为会馆活化利用的范例。2019年10月,湖广会馆也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湖广会馆自1996年修缮一新后,一直是京戏表演的重要场所。重张二十余年,湖广会馆已形成集公益功能和商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相继推出了京、津两地鼓曲名家演出专场,相声演出专场,坚持几十年,每周一次的“赓扬集”百年老票房活动,至今已演出一千多场,成为国内最大的京剧票房。此外,会馆里的北京戏曲博物馆,周末还为青少年提供戏曲研学课程。张佰明认为,湖广会馆在保持公益性的同时采取了商业化运作方式,被认为是充分展示文物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时代价值的活化利用方式。
安徽会馆
安徽会馆戏楼修缮前及修缮后。 图/首都图书馆
安徽会馆作为北京现存体量最大的会馆建筑,前身是著名的孙公园,是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的别业。后由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湖广总督李瀚章主持兴修安徽会馆。1871年(同治十年)安徽会馆落成,耗银二万八千两,占地面积九千多平米,为京师之冠。随着李鸿章的去世,加之八国联军的破坏,安徽会馆逐渐陷入困境,当时会馆与前孙公园皆被德军占用为司令部。
据会馆研究专家白继增、白杰共同编著的《北京会馆基础信息研究》记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会馆中路的戏楼和后楼,曾先后做过“万人食堂”、食品厂、五金厂以及整流器厂库房,当该厂正准备改库房建托儿所时,市政协委员王灿炽得知此讯后,即提案请予以保护文物。2006年6月,安徽会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从此之后“京城第一会馆”的腾退、保护、修缮、开放、利用等一系列工作也被正式提上日程。
正乙祠
正乙祠戏楼。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在京城小有名气并保有戏楼的四大会馆——阳平会馆、银号会馆(正乙祠)、安徽会馆、湖广会馆,因其具备特殊功能而得到更多关注。据《北京会馆基础信息研究》记载,正乙祠原为明代古寺庙。清初,北京出现了银号、钱庄等金融机构,银号行业会馆应运而生。康熙六年(1667年)由浙江绍兴钱号商人集资,利用明代古寺遗址在前门西河沿建立祠堂官舍,供奉正乙玄坛老祖,即财神赵公明。从外观看,正乙祠广梁式的大门,尺寸与一般住宅相似,但里面却藏着一座中国最古老、保存基本完好的纯木结构戏楼,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室内剧场,被称作“中国戏楼活化石”,有着不可复制的独特文化地位。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老戏楼,百戏之祖的昆曲曾在此作场,也见证了京剧的兴起与发展,众多昆曲、京剧大师都曾在这里演出,命运不济时也曾沦为仓库、兵营、煤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乙祠被改为北京市教育局招待所,20世纪90年代,一位来自浙江的企业家偶然路过,看到破败不堪、岌岌可危的正乙祠,决定独立出资修缮经营,再续老戏楼与浙商的缘分,才重新恢复戏楼本貌。2019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经过深入调研后决定,将正乙祠戏楼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
台湾会馆
台湾会馆修缮前与修缮后。 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供图
作为在京台胞交流聚会的活动场所,由于会馆原有面积狭小、交通不便、设施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随着整个前门地区修缮整治工程的全面推进,2009年6月24日台湾会馆的修缮扩建工程正式开工,总建筑面积由原来的400平方米增加到3800多平方米。在原址扩建后,台湾会馆成为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直接管理的对台交流中心,于2010年开幕,成为大陆与台湾友好往来的重要文化空间。
临汾会馆
临汾会馆内部匾额、石碑等保护遗存。 天街集团供图
在三里河周边的26处文物中有18处会馆。为保护这些古都文化的精髓,北京近年来对前门东区包括老会馆在内的文物进行腾退、修缮利用,不仅使这些会馆、历史遗迹在新时期有了新功能,也大大改善了前门地区的历史风貌。距离颜料会馆不远处的临汾会馆,位于西打磨厂街105号。据记载,此地原是山西临汾县纸张、颜料、干果、烟行、杂货五行商人的会馆。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906年民政部档案全宗和1947年北平市政府社会局调查登记表记录,该馆系明初建造。该院落原为居民院落,于2015年完成了腾退修缮。2017年8月1日,临汾会馆作为北京首家会馆文化陈列馆对外开放。
颜料会馆
颜料会馆修缮前与修缮后。 天街集团供图
与前几座京城著名的会馆相比,位于寸土寸金的北京前门大街与草厂胡同之间的颜料会馆,似乎有些鲜为人知。这座历经400年历史的古建筑,很长时间以来,仿佛被“冻龄”一般,在安静恬淡的青云胡同里静静地注视着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人来人往。
颜料会馆由山西省平遥县颜料、桐油行在京商人集资创建于明代中叶,是京城创立最早的晋商会馆之一。修缮前戏楼曾为青云旅馆,四周及二层均为旅客住房,部分房舍为民居。2009年,天街集团按照历史风貌对颜料会馆进行了恢复性修建,为最大限度恢复会馆戏楼传统风貌,保存历史信息,在修缮前拆除私搭乱建,并对文物本体进行详细勘查,逐一确定原始木构件的使用状态。对严重糟朽、存在安全隐患的12米通天柱予以更换;对有糟朽但可使用的梁柱,采用修补、橔接等方式进行补强、加固;对戏楼北侧大殿屋面“黄琉璃绿剪边”的破损琉璃瓦面进行添补,恢复原有规制,于2010年完成修缮并验收。
从2022年开始,一群喜爱相声的北京孩子组成的新兴相声团体“大逗相声”经常在颜料会馆进行专场演出。近日,这里正在上演一场由中国评剧院演出的《折子戏》经典唱段专场,也是北京演艺集团2023年重启颜料会馆新一轮“会馆有戏”常态化演出后的首场演出。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这里还将上演课本剧《课本中的北京》、中国杂技团杂技魔术专场、北京曲剧名家名段演唱会、《京味儿曲艺》相声、鼓曲专场等形式各异的演出。
资料参考:
《首都文化智库》2021年第一期:北京会馆保育与价值评估
《京华通览——会馆》 杨帆编著 段柄仁主编
《北京会馆基础信息研究》 白继增 白杰 编著
《新编历史丛书:会馆史略》 李乔著
鸣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