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

太极拳之-论劲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2 10:07:06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太极拳之---论劲

一、劲与力的区别劲与力,在未学拳术之前,常无法区别其不同,但已学拳术后,就不可不分析清楚了。曾见学习武术数年之久的人,对于劲与力仍莫明所以,殊属憾事。

应当知道,力由于骨陷于肩背而不能发,劲由于筋能发,并达于四肢。力为有形,劲则无形,力方而劲圆,力涩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散而劲聚,力浮而劲沉,力钝而劲锐,这是力与劲的不同。

少林拳中的力,有直力、横力、虚力、实力之分。直力显而横力隐,虚力刚而实力柔。未学者力直而虚,是真力,已学者力横而实,这是劲。劲之中,又分创劲、功劲、崩劲、粘劲等。初学者多创劲、功劲、崩劲。创劲太直,难以起落;功劲(艺劲)太死,难以变化;崩劲太促,难以斩接,都是强劲露形而不灵。艺高者多为粘巧劲,又灵又捷,不见其形,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唯中肯之顷,疾如闪电,一发便收,敛气凝神,毫不费力。阳劲以刚胜,阴劲以柔胜,如大风过处,百草俱偃,这是少林拳中的上乘功夫。太极拳亦然,全尚巧劲而不尚拙力。

一般而言,其人呆力愈大愈厚,则巧劲愈小愈促,所以,劲的门类繁多。例如,沾粘劲、听劲、懂劲、走劲、化劲、借劲、发劲、引劲、提劲、沉劲、拿劲、闭劲、开劲、合劲、拨劲、掤劲、捋劲、挤劲、按劲、采劲、挒劲、肘劲、靠劲、搓劲、撅劲、卷劲、钻劲、截劲、冷劲、断劲、寸劲、分劲、抖跳劲、抖擞劲、折叠劲、擦皮虚临劲等,其中尤以沾粘劲、听劲、懂劲、化劲等数劲为太极拳中所擅长的特点。如果能将这几种劲了解清楚,用之于身,就可以明了太极拳的奥妙。

虽然说太极拳至大成时,仅尚意而不尚劲,但初学者升阶由级,入室由门,必须从劲着手。因为不知用劲,即不明运气之功,也就不知太极拳的真意。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可见用劲实为学习太极拳的初步纲要。

二、沾粘劲沾粘劲即不丢之劲,主前进,是太极拳中最需要的基本内劲,由推手而来。

所以,练习这种劲到相当程度后,皮肤上有似云似雾的气,如漆似胶,一遇敌手即不丢离。非但两手如此,周身亦如此。其艺愈高者,气愈厚,面积也愈大。但此气看不见,仅能自我感受,或使具有同样功夫者互相感觉。因此,艺高者与人推手时,一搭手即知对手程度,其道理即在彼此沾粘圆圈面积大小。此劲是练习太极拳推手中最重要的内容,必须练习。否则,就不能研究其他诸劲,初学者不可不注意。

展开全文

三、听劲听劲中的"听",是指周身皮肤感觉的听。所以,在未练习听劲之前,必须练习沾粘劲,如果不明沾粘劲,就不能听。

有的人认为推手的纲领全在懂劲,而不知道不听就不能懂(懂其劲作变化)。犹如言语,如不用耳静听,就不会解人意,所以欲懂非听不可。太极拳的听劲亦然,非先将己身呆力俗气抛弃,放松腰腿,静心思索,而敛气凝神以听不可。因为不听,就不能懂;不懂,就不能走;不走,就不能化;不化就不能发。由此可知,太极拳中的听劲,甚为重要,望学习者注意。

四、懂劲能听,然后能懂,这虽然是一定之理,但是如果听不准确,也不能全懂。所以懂劲一门也很困难,非由名师口授与自己切实研究不可,而且经相当时期后,才能全明其理。

在太极拳推手中,未懂劲之前,虽然易犯顶、偏、丢、抗等病,但是懂劲之后,往往也有断、结、俯、仰各病,这是因为后者正处在似懂非懂之间。断结无一定的标准,都因视听不能准确,尚未达到真正懂劲的境界。如能闪、还、撩、了、转、换、进、退行动自然,随心所欲,才可谓真正懂劲。真正懂劲之后,即能得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之效。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让,就去即升,果然能达到此地步,可入神明之域。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懂劲后愈练愈精。"在未懂劲前,如果先求尺、寸、分、毫,这是小功,不过是末技而已。所谓能尺寸于人,实非懂劲。必须懂劲后,神而明之,自能量尺、量寸、量分、量毫,能量,然后能节、拿、抓、闭。到此境界又分自己懂劲,于人懂劲两种。自己懂劲,接及神明,能反探战己身中之阴,时时皆然,欲谓阳得其阴。水火既济,乾坤交汞,性命葆真,这是修道的要诀。若于人懂劲,视听之际,随遇变化,不着思虑形相而无往不宜,自得太极之妙,此即技击中之要纲。上述两种是太极拳大成的标致。所以,习练太极拳者,非懂劲不可,如莫明此道,则难与之论说太极拳。

五、走劲走劲即不顶之劲,主后退,由懂劲而来,不懂如何能走?譬如人来势,或高或低,或横或直,或左或右,或长或短,原本没有一定标准,如果不懂其势,如何能走?走者,走避人的重力,而不与之相抵。因此,推手时,手部一觉人有重意,即变为虚。如遇偏重则偏松,遇双重则偏沉之,泻去其力,随彼方而去,不稍抵抗,使人处处落空,毫不得力。正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然而,初学者不遇大劲不走,是尚有抵抗之意,并不是懂劲后真走。走劲的枢纽全在腰腿,腰腿无功,亦属徒然。学练者对此不可不知。

六、化 劲化劲由粘劲与走劲而成,不丢不顶,随感随化,前进后退,左顾右盼,相济不离。化之要点,全在我顺人背。若能达此境界,则彼虽有千斤之力,亦无所用。所以,化劲在太极拳中极为重要。

化劲中应略含掤劲,无掤劲则不能化。化劲并非以手或肩化之,而全用腰腿。若用手或肩,是谓硬拨,不是太极拳的化劲。如果能顺人之势,或高或低,或横或直,快慢相合(化之太快,不能引其入榫,过慢仍未化去),即能沾而化之。至于直来曲化,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是顺彼劲路变化方向,随机应用。但往返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使人不知己之劲路,直到对方势背为止,是谓真化。

化后可拿可发,要点是不化尽。化尽则己的沾粘劲易断,而去势随之远矣。也不能化之过后,过后则势背,不能前进。至于化敌的发劲,要待敌劲将出而未全出,将至而未全至之际,随势而化,不要太早,或过迟。太早未到,无有所化,过迟已着,化之无益。至于化圈的大小,艺愈高者圈愈小,反之愈大。

有人认为太极拳全尚软化,并不正确。该拳实乃有化有发,化之得势,则发亦自可,化不得势,何能言发,全由习者领悟运用。艺高者后化即前进,其上身似往后化退,但下步同时已前进。这是以退作进之法,奥妙无穷。反之,初学者多以退步为后化,实不知这是逃避,并非真化。上乘者外操柔软,内含坚刚,此坚刚非有意识的坚刚,实乃练功日久后自然增长的内劲。所困难的是内含坚刚而不施于外,即迎敌化人时,亦以柔软应付坚刚,使人坚刚尽化无存。这步功夫非常玄妙,要不是沾、粘、连、随已由懂劲而达神明之域,就不能轻灵玄妙,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七、引 劲引劲即人不动,而引其动,或人既动,而引其入于己之路线。人仅知化劲、拿劲、发劲,而不知有此引劲,实际上引劲处于化拿之间,而较化劲更难。因为对方来势不能随己心欲,所以必须引之。譬如两物行走,方向不一,则无法相合,必须引之,然后才能相合。

至于引的方法,须化到对方的劲将尽未尽时,才能引之入彀。换言之,引劲是欲引出对方背势中的焦点。如遇对方是艺浅者,固易为之,若是稍有功夫者,还须用假引之法。如引高打低,引直打横,或故出一虚拳以引之,使彼丹田气上升,重心不稳,在惊惶之际出其不备,即可拿而发之,所以,在发之前,须有拿;在拿之前,须有引;在引之前,须有化,这是一定之理。

上述引劲之法,不专门练习几年难以掌握。因为引劲不仅手引,同时也须应用身法、步法、腰法等。引之愈长,发之愈有势,正如太极拳论中所谓:"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但其要点终不离沾、粘二字。

八、拿劲拿劲较引化两劲更为难学,并且在太极拳中颇为重要。因为不能拿,就不能发,能拿才可发,发之不中都因拿之不准,拿是发的先锋。通常拿至敌发呆顿而己之意到时,即发其焦点,未有不中的。只是拿时须动作轻灵,重则易为人知觉,而变化脱去。其难点亦在这将拿未拿到之际。若拿到后,敌即不能脱去,所以,拿之妙,妙在人不知不觉之间。

此外,拿人一定要拿其关节,如腕、肘、肩等处,否则易被人化脱。双手拿人,犹如以秤衡物,重则秤锤移于外,轻则移于内,不要使高低轻重相等,勿失其衡。拿时除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敛气凝神外,己之重心尤须注意,一定要尾闾中正,顶悬步稳,重心稳定。所谓"拿人不过膝,过膝即不拿",正是此意。如果离人远,必须自己进步,调整距离,否则有重心不稳之虞。拿人非手拿,手拿钝而易化,拿之枢纽全在腰腿。拿人非力拿,力拿呆而易脱,拿之主使全在意气。同时拿的步法、身法、方向亦很重要,非口授不可。

功深者拿人,一搭手无论何处,一索即得,且能使被拿者身不自主,随其所欲,俗曰入榫。但艺高者往往拿而不发,其理在于拿到后,人既知势败必损,已认屈服,可毋庸再施发劲,令人更觉难堪,这亦是君子之道。拿又分有形、无形两种:有形拿,拿的圆圈愈小,功夫愈深,圆圈愈大,功夫愈浅;无形拿,在二人皮肤相粘各施引拿时,艺浅者的圆圈常被艺深者遮蔽。这种奥妙功夫虽由名师教授,然而非本身持之以恒,不会有成。

太极拳中的发劲,分为截劲、长劲、沉劲、钻劲、寸劲、分劲、冷劲、抖跳劲等,其中截劲较长劲为猛,钻劲较沉劲为厉,分劲较寸劲为狠。其发人能将人双足离地,以一次腾出为佳,如人双足不能离地,仅是带跳带退,这是次等功夫。后者的原因是气与劲不足,不能摧敌根腾起。至于冷劲,因引发人于不知不觉中,所以其势甚猛,用起来固然不容易,而且为艺高者所不取,大概是有损于君子之道。

何谓断劲?断劲是指在引人得势后,中间内劲稍断,随即以全身蓄劲直发于人身,此劲猛烈异常,用于不知太极拳劲,或知而不精者,最为灵验。此劲练成也不容易,而且也为艺高者所不取。因为发劲时,全都暗昧不明,殊非大丈夫所为。相传昔日班侯发人,能使人双足离地,一跃腾出三丈六尺。在今人看来,杨的功夫可谓高超,但其父杨露禅反不以为是,其理在于他的发劲,实含有断冷性,而非光明磊落,用心意巧发。

抖跳劲是当己劲与敌劲粘住时,即用腰腿劲抖拍,敌身则双脚腾起,亦应之而拍于地,如拍球一般。更奇者,先拍若干下,再以长劲发之,敌被发出后亦能腾跳若干下,此劲非常奥妙。

发劲中除借劲、钻劲外,其它诸劲在未发前,都须有化引拿。拿之得势,方能言发,不然发也无效。这一点对于初学者较为困难,但一劲通后,其它劲也可通,没有精一劲而不能使用其它劲的。

学习者初习发劲时,应当先知劲路:人的全身何处为根,何处为枝,何处为叶;人的上身何处为根,何处为枝,何处为叶;人的下身何处为根,何处为枝,何处为叶。就人的全身而言,足为根,身为枝,头为叶;人的上身,肩为根,肘为枝,手为叶;人的下身,腿为根,膝为枝,足为叶。所以,拿人发人,须先制其根,是谓登堂入室,亦即摧敌摧根。能明白这一道理,方可发人,否则犹如缘木求鱼,终不可得。

发劲时应求周身一致,并且出于不知不觉。发者本身自觉愈无劲,而受者愈觉沉重。反之本身自觉出劲很猛,但被击者并未受到如其理想中的重量,其原因在于发者自觉有劲,其劲并未全部透出;其自觉无劲,他的劲却要象射箭一样,曲中求直,应当完全吐出力量,不要稍停留于手臂中。就发而不畅者而言,其多有三停,比如在上肢,一停于肩穴,二停于拐肘,三停于掌根;在下肢一停于髋,二停于膝,三停于踝;在身体中部一停于胸,二停于腹,三停于丹田。多由姿势和动作不正确引起。

在发人时,应保持尾闾中正,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坐腕伸指,两臂直而不屈(内劲如九曲珠之成一大珠式),同时将背脊骨稍加凸出,并坐腰松胯,如枪弹出堂之状。但坐腰不能向后,向后则劲缩于后,而不能前发。

发劲中内部气的运用有二:一由前往后,俗称由先天往后天,是为丹田气沉,再由丹田逼出,贯于四肢;另由后往前,俗称由后天往先天,是为气贴脊背,再由脊背而出,贯于四肢。发人之劲,一如抛物,欲抛则抛,切不可稍有要抛不抛的疑虑。如果有此疑虑,意气易断,意气既断,何能发人?所以发人时须敛气凝神,目视对方。太极拳论"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正是此意。须知神之所在,意气随之,劲虽发出而意气依然不断,正所谓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

艺高者能随化随发,其中含有一个小圆圈,功愈深则圈愈小,半圈化而半圈发,因此常不见其形,此即所谓进即是退,退即是进,收即是放,放即是收。相传昔日杨健侯一日坐在庭中,手持烟筒吸烟,其徒前趋请益,于是命徒用拳尽力击其腹部,在其徒击来的拳即将触到时,杨在一笑一哈之际,将腹一鼓,其徒竟跌出庭外,杨却仍然安坐吸烟,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而杨之徒被发之后,竟不明由何劲而被抛出。杨之长子少侯在金陵时,曾遇一疯犬,犬扑其腿,在将及未及之际,他用膝一屈,犬即腾出数丈。这都是上乘发劲的妙用,可谓神乎其技。

十、借劲发劲为太极拳中奥妙无穷的上乘劲力,非艺高者不能应用。而因借劲的发人,更是无引无拿,其间仅含有少许化劲,可以随到随发,不加思虑,其速度犹如风驰电掣。发人时乘人之势,借人之力,高来高往,低临低去,无须觅其焦点背势,能使敌在不知不觉中被发出。

更令人称奇的是,敌来亦去,敌不来亦往,来势愈大,则被击之劲愈猛。打手歌中所谓"牵动四两拨千斤"正是借劲的妙用。能借劲则力小可挫力大,弱者可攻强者,如果更能精于此功,则人的任何部位都可借力,而自己的任何部位都可发人。只是发人时必须腰腿一致,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尾闾中正,用意气发出。

十一、开劲"见入则开"意即见人劲来时即化开。开劲是方劲,有开展之意,用以达人之内门,其势非常勇猛。用时与身法、步法关系密切,距离也不能太远,太远则不能运用。开时须用腰腿劲,并配合意气。发力的部位并非只用于手臂,如果仅用手臂硬开,就会发呆发钝。

开劲与发劲应配合使用,当开至适当程度,恰到好处时,就应当立即转为发劲。否则开劲太过则己劲易断,就会失去效用,而开劲不足,反被敌所乘。总之,开的最佳程度应开至己顺人背时为止。

应用时,开之得势,即可直迫敌身,任意所为。但艺高者往往故意自开其门,任敌进入,待敌深入,即乘机反攻。此种反施之法,合于老子所谓欲取姑先予之的用意。又与窃贼盗物相同,如果不入室内,何以捕之?待他入室内,将盗财物时再捕他,即容易又合理。

开劲在十三势拳架子中应用很多,如提手上势、白鹤凉翅、如封似闭等,学习者应加以体悟。开劲不仅可以化人,也可以发人,其发人含有掤意,所以开后就须发,不发就会失去战机。

十二、合劲开的反面为合,俗谓一阴一阳。一开为阳,一合为阴,有开必有合,有合必有开,所以开合二字,有连带关系。顺去则合,即乘敌去合之之谓。合为圆劲,亦即紧凑之意。合时用腰腿劲,须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贴脊背。在十三势拳势中,如提手上势,手挥琵琶、如封似闭、合太极等,都有合劲之意。

合劲在太极拳中非常重要,发劲时多含此意。如果能将周身的气合而发敌的焦点,则敌无不受创,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谓"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就是指发劲时合众气一鼓而出,如九珠合而为一。因为发劲没有合气的前提,则气不能凝,不凝则散,发亦无效。

十三、提劲提即提上拔高之意,亦即太极拳中沾之一字。其效用在于拔敌之根,使其重心倾斜,敌重心既歪,其势必败。只是提时,本身体重大的人提体重轻的人较易,反之较难,不用巧法难以凑效。

提的巧法即乘人不知不觉时,往前进步,用腰腿劲向上沾提,使人在不知不觉间重心倾斜。提时要用腰腿,非用手提,手提则重而笨,易被人发觉。所以提的时候足部当取稳实,丹田气松,虚领顶颈,气贴脊背,尾闾中正,敛气凝神,眼神注视对方,大有拔山提岭之势。此外对于方向、距离、身法及步法,应该根据对方的情况而变化,得机得势而提之,否则也是无效的。运用者如能做到随机应变,一旦提之得势,并加以后引,则无论何劲都可发击,敌没有不被发出的,此即打手歌中所谓:"引进时落空合即出。"提劲难度较大,非艺高者不要使用,否则反会被人乘虚而入,弄巧成拙,学者不可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