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时 难忘 少年 廖惠尧

廖惠尧:难忘少年春节时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2 06:24:02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因为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被重视的传统节日,离春节越近,年味越浓,在此浓厚的氛围中,我的内心弥漫着许多回忆,儿时过年情景记忆犹新,许许多多儿时事成为美好的回忆而勾人心魄。

我从少年开始,全家已经迁入农村,记得七十年代前,农村乃至全国,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比较贫困,物质匮乏,許多生活用品、食品,凭购物票购买,大家的日子过得差不多,都是紧巴紧巴的。当时,每家经济比较拮据,但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温馨,感觉人间充满着浓浓的爱意。每当春节临近,有矛盾的人会自然化解所有的意见,老死不相往来握手言和。邻里之间微笑相对,礼貌相让,互助互爱,温暖真情唯有祖国民间才能体会到。春节临近村里邻居都会不约而同结伴赶年集,买年货,然后有说有笑,高高兴兴满载而归回家过年。

一般来说大年三十上午都要贴上对联,有条件的家庭挂上红灯笼。我父母全身投入准备年饭。当时人们的观念,家庭再穷不能穷年节,鸡、鸭、魚、酿豆腐不能少,过年上桌菜少则六菜,多则八菜。年三十晚餐最为重要,除了肉菜还有年糕、老酒。对应当时社会生活水淮,这桌菜饭算是丰盛的晚餐。

下午不到三点,父母便用大铁锅烧好热水,早早让我们兄妹洗完热水澡,换上刚做的新衣服。又把我们召到父母面前,叮嘱我们过年了,在家里或在外面都要讲好话、讲吉利话,对人要礼让,别与他人争高低。说着分给我们兄妹每人一个红包利是,当时还没有红包袋,父母用手掌大正方形的红纸,每个红纸包两分钱人民币,算是給我们兄妹压岁钱。父母诚肯地说,利是钱是少了点,但是,是父母的一点心意,家里穷,拿不出更多給你们压岁银,作为父母要想把家由穷变富,在农村再勤劳也富不了,唯一希望就是寄托于你们兄妹身上,“四把镰刀总有一把利的”,你们要好好读书,要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将来考上大学,国家分配工作,你们当中只要有一个吃公家饭,领国家工资,我家就一定会好起来。父母叮嘱话语象烙铁印在我的心里。看得出父母说着这些话时,对我们充满信心的同时也赋予满满的期望。几十年前父母大年三十苦口婆心的教诲,至今想起心酸而兩眼泪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如山之爱无价情。

展开全文

那时农村过年,什么农活全停止,一门心思吃好玩好,以此庆祝来年事事顺利,五谷丰登。所以,每家每户太阳还没有下山就开始吃晚饭了,晚饭前一般先放鞭炮,意在驱邪气迎财神,经济条件好的放大串鞭炮,经济条件不好的不放或少放,各取所需,无人干预。祠堂里早已敲响了锣鼓,鼓声激昂,催人奋进,更加增添节日热闹气氛。父母把做好的菜端上桌面,香味扑面而来,让我们极少吃美味佳淆人来讲自然唾涎三尺,尽管如此,坐于首位的老袓母未动筷子,我们都不能夹菜先吃。父亲先把好肉夹给祖母后,我们才开始端碗吃年夜饭。

我们儿时过年,最高兴的莫过于有年果各种食品,出去玩耍,衣服口袋里都会装些花生,瓜子、油炸年果年糕。男孩子玩鞭炮是少不了的,但是都是比较低档的炮杖。七十年代前农村家里没有电视、电脑,娱乐方式却是丰富多彩,滚铁环、抽陀螺、踢毽子、跳皮筋以及自创游戏,小伙伴们照样玩得不亦乐乎,使少年很陶醉。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如期实现了父母的心愿,家境有了变化。毫无例外,过大年的方式也愈发丰富,以八十年代为界,前后最大的变化是大年三十晚上准时打开电视机,收看央视春晚,这也是千家万户共同的乐趣。

☆作者简介:廖惠尧,曾任职教师,后参军入伍,历任海军某高炮团战士、文书、书记,某基地政治部秘书处秘书,舰队秘书处秘书兼秘书科长,长期从事军队文字工作,后转业广州任某单位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并兼任香港公司董事长,因工作为军队报刊杂志提供许多文稿,并予采用,先后印制书籍三部,深受官兵喜爱。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