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楼市 文|蔡兰
本文为市场资讯,非广告
2023年,一系列成交数据都在表达一个事实:楼市“大阳春”,已经来了。
尤其耐人寻味的,是高端改善产品的热度。
对于楼市走向的敏锐度,你不得不服头部买家。
就在很多人还在观望的时候,千万级买家早已瞄准时机,跑步进场。
在北京,刚刚过去的2月份,有数据显示,北京二手高端改善房源成交量价齐升:成交数量248套, 环比上涨23%, 同比上涨62%;成交均价约10W/㎡, 环比上涨3.6%, 同比上涨6%。(注1)
在上海,2023年1月17日,浦东御翠园某独栋别墅拍卖经过380轮激烈角逐,终于以1.18亿元价格成交,拉开了2023年高端改善产品成交序幕。据统计,2023年2月,上海总价2000万以上二手住宅成交135套,环比大涨约66.66%,套均总价约3022万,套均面积约294㎡。(注2)
展开全文
在深圳,2023年开年以来,仅45天内就卖掉了8套亿级顶豪,最高单价更是超50W/平!(注3)
视线回到成都。
2023年2月28日,成都麓湖生态城推出浔岭峰114套实景现房,户型建面约220-330㎡,不到两个小时,114套房源宣告清盘。
▌麓湖生态城·浔岭峰销控表
这一系列数据其实证实了,高端改善,深不可测:当市场回暖时,高端改善在领势而起;当市场冷淡时,它们依然保持坚挺。
今年初,易居集团CEO丁祖昱分享了一组数据:尽管2022年整个房地产市场规模“几乎回到了近十年前”,但核心城市总价1000万以上住宅成交仍同比增加3703套。
显然,因其强大的穿越周期能力,高端改善产品更容易受到高净值人群的追捧。
作为人口超2000万、GDP超两万亿的超大城市,成都高改市场值得微距观察。
到底什么价位才是市场普遍公认的高改标准线?
王志纲曾说,一万元在上海买到的,成都3000就可以。换言之,如果上海千万级总价产品才能被称作高端改善,那么,在成都,总价500万+能买到的房子就已经相当赞。
高端改善大宅的强穿越周期能力,在成都同样体现得很充分。有数据为证:据锐理数据统计,2022年大成都住宅备案约1831万方,相比2021年规模下降约25%。但2022年大成都总价500万+产品备案却超过9000套,高于2021年的8434套,同时还实现了备案套数、备案面积、备案总金额占比三线齐涨。
▌图据锐理数据
时间进入到2023年,成都楼市整体回暖,高端改善产品的表现更是相当强势。
包括锦江金茂府、中洲锦城湖岸、麓湖生态城·观澜、麓湖生态城·浔岭峰等在内的城市顶豪,总价段约500万起步,部分房源总价更是超过1000万,但这仍然不能阻碍它们开盘即清,甚至还有不少购房者在网络上发文,想要买这几个楼盘的房子,简直就是“一房难求”。
▌2023成都部分豪宅产品销售情况一览
高端改善产品成交火热,因其价值体系正在从“身份象征”转化为“资产固有”。
购置高端改善大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优化资产、永葆资产活力的“行为刚需”。当然,前提是你得在良莠不齐的市场上发现价值更高、产品力更强的置业标杆,并且,还能摇到。
高端改善产品爆火,其影响的不仅是顶级买家,还有普通购房者。因为在这样的市场逐鹿之下,已逐渐衍生出一套新的置业逻辑:
怎样判断一套房子值不值得买?
如果你考虑这套房子是因为它便宜而心动,那么不要买;如果你很喜欢这套房子但又纠结它有点贵,那么,努力买下它。
作为楼市风向标,高端改善大宅所承载的意义显然应该更广。
对千万级巨富来说,购置高端改善大宅,不仅是改善品质人居的现实所需,也是优化资产配置的“行为刚需”;
对普通购房者来说,高端改善大宅爆火,也因此催生了新的置业逻辑;
但对于楼市尤其是产品端来说,高端改善产品又该如何自处?
在成都新楼市看来,高端改善产品不能只是市场回暖的一个缩影,也不能只是某一个时间或某一个点的单面创新,作为品质和价格的“双天花板”,它们还应对城市、对人居有更多持续性、发散性思考,能为今后市场的发展方向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我们不妨从当下市场上颇受关注的几个高端改善楼盘入手,来看看它们究竟是如何破局的。
产品高端化
主城合院重回改善视野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高端改善产品的可选项似乎变多了?除了传统的大平层和叠拼,主城合院正悄然回归大众视野。
其中,尤以锦江区三圣乡板块更为显著。
从早年的德商锦江天玺,到近期的华发统建锦江大院、锦江赋,尽管这些楼盘的合院套数仍然不多,个别甚至只有个位数,但考虑到“限墅令”的大背景,而合院产品有天有地、独门独户、居住体验无限接近独栋墅的天然优势,尽管成都各类高改楼盘横行,但仍然不能阻止它们仅以合院为利器,就能成功攫住万千高净值人群的向往之心。
▌锦江赋合院效果图
户型差异化
跳出建面约140㎡竞争“红海”
在这方面,麓湖生态城是值得重点解读的典型。
近日,麓湖生态城公布湖心区C19组团的推广名——鸿鹄岸。鸿鹄岸规划有建面约218㎡和建面约285㎡两个主力户型,其中,建面约218㎡户型作为项目的入门户型,颇有玄机。
▌鸿鹄岸效果图
在成都,因政策原因,建面约144㎡户型成为区分“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的分水岭,自2016年改善元年以来,各大开发商都选择在建面约120-140㎡户型面积段发力,行至2022年,几已“堰塞”。
▌图据四川中原地产
据统计,2022年入市的67个双限地项目中,有52个、近80%的项目都将主力户型放在了建面约121-144㎡,尤其建面约143㎡户型,几乎成为各大楼盘的必争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诸多高端改善项目,为了扩大客群、加快走量,尽管向上打开了建面约200㎡+户型,但向下仍不忘兼容建面约143㎡户型。
麓湖生态城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麓湖此前的所有组团,都有建面约140㎡三房户型,但2022年推出的观澜组团,上车门槛框定在建面约169㎡四房户型。
▌麓湖生态城·观澜建面约344-352㎡户型
2023年,鸿鹄岸比观澜更进一步:上车门槛直接框定在建面约218㎡户型,于部分高改项目而言,这一户型可能是“天花板”,但在鸿鹄岸——这仅仅只是门槛而已。
事实上,不止麓湖生态城,同样位于天府新区的清凤鹿溪源也选择了在户型面积段上大作文章。
无论是控总价还是随大流,目前成都市场上常见的叠拼面积段都控制在建面约200-300㎡,但清凤鹿溪源丨臻钻岛叠拼户型规划为建面约560-850㎡,总价约1500W起,单是参观叠拼样板间,就须验资500万……
▌清凤鹿溪源丨臻钻岛样板间实景图
行至2023年,成都高端改善市场已站上新的起点。
高端改善产品的集中爆发,离不开成都城市能级的不断跃升。在今年成都两会,成都官宣成为全国第一个常住人口突破2100万人、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连续14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这些数据,让更多人看到成都的价值和潜力,愿意关注成都、住进成都、安家成都。
各类高端改善产品百花齐放,不仅是成都作为超大城市购买力的实际体现,亦是成都城市能级的精彩注脚。
2023年,成都高改市场还将发生怎样的故事,还将有哪些项目成功从产品跃升为“爆品”,还将为购房者提供什么样的理想生活方式,让我们拭目以待。
注1:来源丽兹行豪宅,仅供参考,链接
注2:来源百廷豪宅,仅供参考,链接
注3:来源尚臻房,仅供参考,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旨在传达资讯,不作为指导、引导您进行相关投资、买卖的依据或风险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