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褪去 光环 全民 究竟 经历

从全民群捧到群嘲,“公知”光环褪去,究竟经历了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1 18:47:02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2016年,一档被定位为高端人物访谈的节目《十三邀》上线,采访者是著名媒体人许知远,许知远当时还是比较有名的公知,过去在人物采访方面有一定的经验。没想到节目一开播就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尤其到了第10期采访俞飞鸿的节目播出后,许知远几乎是在一边倒的骂声中度过的。

节目中许知远几乎成了调戏女性的痴汉代表,不断逼问俞飞鸿关于初夜、有没有男友、有没有想过依靠男人等问题,不要说女权主义者,就是普通观众看完后都感觉不舒服。

许知远的表情更是被截图放大放在每个声讨他的帖子里面,总结一句话就是一个猥琐无聊的中年油腻男人,且对待女性极其不尊重,许知远公知形象破灭,十三邀这个节目一度遭到了观众的唾骂。

然而一转眼到了2022年,十三邀第五季都开播了三期,这个节目居然没被做死,许知远居然没被喷下台。

随着节目采访的人物越来越丰富,许知远的采访风格也渐渐被大家摸清了路数,如果你要说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士大夫那是绝对不正确的,他只是一个眼光有局限性的媒体人,离开了公知的人设,许知远的个人特点更加能被大家接受了。

他的采访中确实能够“抓”到其他人物采访中看不到的一面,比如采访冯小刚,许知远能够将冯小刚对喜剧电影本质上的喜爱展现出来,大导演不再是随便打几个哈哈就糊弄过去了。

展开全文

人们开始关注这个节目本身,而把目光从公知许知远身上挪开了,这样节目想要表达的不一样的东西才被看到。

我们现在面对公知有时候不知道该持什么样的态度,过去那种对“公知”们说的话深信不疑的年代已经彻底过去,但是现在网上一些人对公知一杆子打翻的态度也值得商榷,

2004年公知这个名词第一次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从全民群捧到群嘲,

这十六年“公知”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什么是公知

公知,顾名思义就是公共知识分子。

一般来说,公知在公共议题方面最为活跃,最早这个词出现于国外启蒙运动,但是定义与现代公知不同,现代公知一般指的是

对于某个特定社会现象或者人物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舆论或者发表的具有批判性的言论,

并且发表言论者自诩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一群人的简称。

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的特别策划栏目“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最早将公知这一概念引入中国。

将公知定义为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分子,

或者是对社会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行动者,理想者,谏言者。

早期的公知名单包含的领域广泛,从经济学家、法学家、政治学家到作家、艺术家和公众人物,人们熟知的有郎咸平、吴敬琏、刘军宁、王朔、李银河、陈丹青、罗大佑、崔健等等。

微博如何“干掉”公知

2008年,新浪微博正式上线了,为了更好的发展这个平台,新浪说服许多名人、演艺圈的艺人开通了官方账号,共同打造了这个面向普通人的平台。

在此之前,公众几乎是没有话语权的,虽然网络的普及使得普通人可以通过论坛或者BBS等网络架构进行跨地域的沟通,但是在微博上你可以关注自己喜爱的明星或者名人,可以给他们留言或者评论,甚至有的评论还会得到偶像的点赞或者转发,人们第一次离名人这么近。

同时,微博的盛行也替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开通了窗口。微博的存在抹去了公知与普通人之间的话语权的差别,不同阶层的人也开始有了交流沟通的机会。

有人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你过去所做的一切都会被互联网保存下来,这给了有心人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和切入口去对公知进行挑战和质疑。而

一部分公知由于专业知识上的不足或者应对大众时的公关经验不足,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批判。

一切都开始变味了,本来一个很小的问题都会被放大成足以淹没一个人的惊涛骇浪,许多公知被迫关闭微博,从此不再发声,而挑战者则越来越肆无忌惮,因为给公知挑刺几乎没有成本,即使挑战不成功也能够成功把对方“搞臭”,还能博人眼球,目的已经达到了。

2013年爆发的方韩之战更是将“公知”这个群体再次公开处刑。

打假专业户方舟子宣称作家韩寒作品均系请人代笔,在微博上洋洋洒洒地出示了许多他认为的证据,韩寒随后发文表示愿意迎接方舟子的“挑衅”,不久,双方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纷纷加入这场微博公知大战,一时之间令普通观众不知道该吃哪一块瓜好。

这场闹剧随后以韩寒一方偃旗息鼓告终,但是也充分暴露了微博这个话语平台的弊端,白岩松说:

微博干掉了那些深入思考的精英者,造就了一批热衷于使用浮夸煽动语言的所谓公知(公共知识分子)。

在这场公知大战后,更值得思考的是知识界对于这件事情的反思。公知的介入的确让这场网络“骂战”变得更有看头,双方对于话题细节的挖掘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可以从一点点蛛丝马迹中脑补出自以为是的“正确结论”,参与这场混战的群体也包罗万象,中国的公知群体在此之前从未如此大范围的集体发声,公众也从未如此厌倦公知。

这场由公知发起,普通网民参与,多方公知群体站队的混战被称为第一次微博世界大战,其中的讽刺含义不言而喻,它不仅折射出了当代公知的尴尬,也检验出了公知的含金量并不如他们自己所认为的那么高。

从这次事件后,

公知这个词开始变成一个贬义词,很多人开始不愿意被称呼为公知。

另外一种假“公知”

此后几年,“公知”一词被继续污名化,人们发现许多自称公知的人大都有几个共同点,

首先他们无不鼓吹西方国家的优势,

展现中国的种种落后方面

,其次他们会用假装科普的手段继续鼓吹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带偏观众

他们还会以一些冷门的知识点进行切入,目的就是矮化中国,

加强对受众群体的洗脑。

例如,有一位微博粉丝几十万的公知在一次视频节目中提到在国外人工降雨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在中国只要是政府下令就随时可以进行。

从这点上他借题发地说在中国根本没有民主,连天气都是由政府操控。

随后一位气候学的研究生指出,事实上,国外各州都有自己的法律和地方政府,而人工降雨没有办法做到云不从一个州跑到另外一个州去,所以在国外人工降雨可操作性非常低,这是由国外的制度决定的,而中国也不是想降雨就降雨,通常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批制度才能得到一次人工降雨的机会,但这位公知故意隐瞒关键信息,其目的就是在

潜移默化中宣扬西方价值观,进一步丑化中国形象。

此后,一大批类似的“公知”被陆续爆出,群众对公知的信任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打击,今年年初的《方方日记》事件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典型的崇拜西方文化的“公知”,她和她的一众持同样价值观的支持者被网友们集体“围观”,堪比大型社会性去世。

如果说在2004年公知是一个褒义词,那么当代公知就跟“叫兽”这类词一样,被看成是一种侮辱人的词语。

从群捧到群嘲,“公知”的光环褪去,它的没落可以说是时代的发展下必然的结果。

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纷纷走出国门,见识与过去大不相同了,网络的发展更是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一些基础科学和常识只要有网络任何人都可以自学,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里,一位公知的知识储备如何经不起挑战的话,很可能就会遭到别人的质疑。

而通过一些网络上的公知互相“掐架”,人们也醒悟到了现代很多所谓的公知并不是全知全能的,他们重视自己的利益和私谊,他们的知识也有局限性,他们对事实真相的理解深度也各不相同,在发生公知意见分歧时,

他们不是想法解决问题,而是谁也不能说服谁的无休止争论。

这并不是公众喜闻乐见的,终有腻烦的一天。

小结:

那么人们还需要公知吗?当然是需要的,不过是有职业道德和操守的优良的知识分子,而不是通过伪科学和伪舆论去达到私人的目的的人。

真正的公知应该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知识的前提下,牢记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职责,在对社会改良方面提出意见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方法的思考,在不抛弃职业道德的同时尽最大努力造福社会,那么这样的人,终将无愧于“公知”这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