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科举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但是科举制刚实行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设置状元一科,直到唐朝才有了状元。
而我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位状元名为孙伏伽,他可是两次参加科举的狠人,他虽出身寒门,但是有着真才实学,为人刚正不阿,和魏征有些相像,同样是敢于对皇帝进行劝谏,甚至是死谏的人物。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有据可考的状元,怎么我们现在对他并不了解呢?
两朝为官
据史书记载,孙伏伽是在隋朝大业三年,即(公元607年)参加的历史上第一次进士科的科举考试,并且一举高中进士。
当时的隋朝,虽然九品中正制已经开始被科举制取代,但是朝堂上混乱一片。孙伏伽虽然靠自己出色的断案能力成为了大理寺的一名法曹,
但这也只是一名小吏,他的抱负并没有得到施展。
因为他在基层呆了很多年,清晰
的看到了隋朝末期朝廷的不作为和百姓的疾苦,虽然凭借自己的德才兼备而得到迁升,但是大厦将倾,他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吏又能做什么呢?
展开全文
于是,在李渊推翻隋朝后,他顺势而为,投向了唐朝。不过他可不是摇摆不定的小人,而是有着自己底线,有着德行和操守的正直的人。
在投到唐朝为官之后,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理想。在武德初年,他给李渊写了一封奏折,总结了隋朝灭亡的原因,以此劝谏李渊。
奏折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隋朝皇帝偏听偏信,二是朝堂上下享乐成风,三是小人作乱,为此,他提出要李渊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不可沉迷享乐,对身边的人要严格筛选,防止小人作乱。
李渊看后,觉得孙伏伽刚正不阿,很有能力,就提拔他做了治书侍御史。
二次科考夺状元
武德五年,唐朝开始了第一次科举取士。当时孙伏伽已经是一名官员了,按理来说本不应该下场参加科举的。
但是他当时认为自己能担任御史是皇帝的恩宠,不是自己凭真本事得来的,而且之前虽然是参加了科举做官的,但那是隋朝的科举,和本朝的还是有差距的,于是他选择了参加科举。
在经过层层的科举选拔,孙伏伽凭借着真本事,一举夺得了状元的头衔,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
自他开始,科举制度一直被各朝各代沿用,状元、榜眼、探花也成为了科举取士前三名的称呼,而状元也是每届科举文采最高的人。
敢直言敢谏劝皇帝
孙伏伽在唐朝为官期间,先是做了治书侍御史,之后又做了大理寺少卿、刑部郎中、大理寺卿等。为官期间,他关心民生,敢于为民请命,面对开国皇帝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点都不怂。
要论怼皇帝,估计魏征排第一,他就能排第二了。
先是李渊,两人不知怎么的,气场感觉就很和。李渊在成为皇帝后,就吸引了很多趋炎附势的人,奇珍异宝、阿谀奉承不断,谁都喜欢被人捧着,李渊也不例外,就会赏赐这些人。
不过李渊也是一位比较英明的君主,孙伏伽虽然有些耿直,但是对于孙伏伽的劝谏他也是能听进去的。而且孙伏伽的说话方式每次都能戳中了李渊,让李渊觉得他是一个有能力的正直的大臣。
有才有德孙伏伽获得了李渊的青睐,凭借自己的本事在朝堂上站稳了跟脚。
在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上位,他也是瞅准时机站在了李世民的阵营,成功后,被获封了爵位。
不过就算官越做越大,他还是一样敢于劝谏皇帝。例如李世民是以武登上的皇位,在没有战争之后就喜欢打猎,但是孙伏伽觉得打猎一方面会劳民伤财,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危险。
于是他在李世民兴头上劝谏,将准备出发的御马的缰绳绑在腰上,强硬地阻止李世民,当时李世民很生气,说要将他斩首示众,但是孙伏伽并不怕,最后李世民原谅了他,还说大唐有他是福分,夸他是一位忠直诚恳的君子,并且还将他任命为谏议大夫。
鲜为人知的第一状元
同样是敢于死谏李世民,为什么魏征就人人皆知,而孙伏伽却是鲜为人知呢?
原因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是他的性格。他的性格太过耿直,常在皇帝兴头上给人当头一棒,虽说李世民能纳谏听谏,但是当时李世民的身边已经有魏征了,容忍一个魏征就已经很头疼了,再来一个,怎么受得了,于是不久孙伏伽就被外放地方了。
第二是没有知名的作品流传。想要被众人熟知,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他虽然是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但是论才华比不上唐代杰出的诸位文人,也没有足以流传百世的文学作品,自然就鲜为人知了。
第三是业务能力不行。虽然他是以断案能力做到大理寺卿的位置上的,但是他一生除断案出色外,其他方面政绩平平,处理冤假错案的时候还出现过较大的纰漏,差点被免官。
第四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唐朝出名的人物太多了,直言劝谏的魏征,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各路神仙齐聚大唐,百花齐放,和魏征撞人设的孙伏伽自然就不起眼了。
结语
其实为官和在职场一样,都要学会圆滑,尤其是古代,伴君如伴虎,要么就凭借过硬的本事站稳脚跟,要么就要得到上位者的欣赏和偏爱。
可惜孙伏伽在其中,只能说是不上不上,既不圆滑本事也不是超出旁人许多,自然就不会被皇帝放在心上。
不过从史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孙伏伽确实是一位坦率从容的人,他对待生活和为官都可以说是不负此生,出身寒门,却能在一众人才中身居高位,也可以看出他的手段不俗。
只可惜,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他的事迹少有人知,只有在翻阅史书才能从中窥见一二,不过也在青史留下了忠直诚恳的美名,这也是一位古代文人的追求实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