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青铜器巡礼之三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理事
爱好古陶瓷/青铜器/金银器研究;热衷于古代艺术品收藏
上博古代青铜馆陈列了400余件精美的青铜器,中国商周时代,青铜器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又以具有长篇铭文和著录的重较多为特色,新的陈列品中还有西周的晋候器和秦国早期秦公器等重要文物。
前言
中国商周时代青铜器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帜,它是等级森严的贵族社会崇尚礼制的特殊产物。当时用于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飨宾客等活动中的青铜器称为礼器。不同身份的贵族,拥有与他们地位相称的礼器。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是早期铁器时代,这时青铜器的铸造仍在继续发展。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青铜器种类的繁多,纹饰的精美,铸造技术的完善是古人创造能力的光辉体现。商周的青铜艺术是极其灿烂的文化遗存。中国边远地区,发现了许多具有独特造型和鲜明地方风格的青铜器,这是了解古代中国各族的文化面貌和相互交融的珍贵遗物。众多的青铜器,显示了边远各族青铜艺术的成就。
萌生期青铜器
(夏代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左右,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是目前考古发现中最早的青铜文化。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工具和饰件,并发现铸造遗址。青铜礼器造型初具规范,器壁匀薄,陶质块范铸造技术已达熟练水平。具有兽面特征的纹饰和绿松石镶嵌工艺也已形成。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显示中国业已步入文明社会。
育成期青铜器
(商代早期、中期 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
展开全文
商代早期和中期是中国青铜艺术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兵器种类增多。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分铸技术的应用已较娴熟,制范、合范技巧相当进步。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在黄河、长江的中游地区多有发现,奠定了青铜艺术鼎盛发展的基础。
鼎盛期青铜器
(商代晚期 西周早期 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艺术辉煌灿烂。商代礼器的重酒体制臻于完善,满布器身的纹饰大量采用浮雕和平雕相结合的方法,精美绝伦。运用夸张、象征手法表现动物神怪的兽面纹空前发达,既庄严神秘又富有生气。纪事体铭文在商末出现。周初礼器沿袭商制,并出现了向重食体制转变的端倪。铸记长篇铭文是西周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
大克鼎 西周孝王
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
重量:201.5千克
捐赠人:潘达于女士
光绪中期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
鼎腹内壁铸铭文290字,铭文记载了作器者为“克”,他是管理周王饮食的官员,周王授予克的职责是上传下达王的命令。铭文内容分为两段,一是克对其祖师华父的称颂,二是详细记载了周王册命克的仪式以及赏赐的内容。这篇铭文是研究西周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也是西周书法艺术中的皇皇巨篇。
师虎簋西周 中期 懿王
重量:4720g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欢迎订阅转发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