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这让伯光君想到最近的一个新闻,那就是关于王嘉尔的。
虽然和“韩流”的《HowYouLikeThat》8亿播放量相差甚远,但王嘉尔确实是对外输出较为成功的新生代华语歌手了。
今天这里不是讨论王嘉尔的发展历程,还是想讲讲王嘉尔的这首歌曲。
王嘉尔这首《100Ways》歌词全都是英文、曲子、节奏、编曲和制作等等方面,基本都是西方流行乐那一套。
如果只是一首流行歌曲就罢了,但它却是一首所谓的“中国风”歌曲!
王嘉尔和幕后团队为了体现这首歌曲有中国元素,于是在歌曲中编配中加入了不少中国乐器,另外就是mv里王嘉尔等舞者全都穿着中国风的服装。
展开全文
说实话,他这首歌让我想起了2020年,张艺兴的那首歌曲《莲》。
张艺兴这首歌各个层面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当然张艺兴那首歌场面比较大,特效做得比较好,另外歌词好歹在英文里夹杂了中文。
大家觉得王嘉尔的《100Ways》,张艺兴的《莲》这种能在外网大火,但是“中国元素”又太少的歌曲。
它到底算不算“中国风”呢?
我们又需不需要认可这种中国风音乐呢?
华语音乐与中国风歌曲
如果要追溯中国风歌曲的发展,那脉络可广了去了。
近现代音乐体系都是西方国家开创的,亚洲同样的老牌发达国家日本,建立了自己的近现代音乐体系。
韩国的KPOP都是后来者了,也是张艺兴,王嘉尔音乐的源头。
华语音乐的发展历史,单独就“中国风”音乐这个体系来讲,其实要讲清楚也非常的复杂,但如果讲表面现象。
那么肯定民乐、戏曲、各种本土剧是其源头。因为它们多数是清末民国时期从中国古代,或者说近代继承而来。
比如经典民乐《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这些。
至于京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等等地方戏曲,这些一直都是当代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近代西方发达国家文明的强势,西方音乐体系对于中国音乐体系的冲击在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时期就有过强烈的融合。
比如民国知名的经典歌曲《送别》。
这首歌的歌词确实是李叔同写的,但曲调取自人家美国音乐人约翰·P·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
后来新中国建立后,这种“中国元素”音乐分为内地和港台两大类。
港台音乐因为继承自民国“上海”的洋派文化,还是创作不少同类的音乐,直到后来在港台影视上面发扬光大。
同时代的内地创作了很多学习西方音乐体系,但是融合中国音乐文化,最终表达中国故事的作品。
比如《黄河大合唱》《红旗颂》《梁祝》,包括后来“大圣BGM”《小刀会序曲》。
另外中国各地的著名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里的山路十八湾》《大地飞歌》《信天游》等等。
很多歌曲的旋律进行,编曲模式,再到乐器配置都深受西方音乐的影响。
你敢说这些歌曲不是民乐?内容表达不够中国?
70年代后,“中国元素”的音乐就分为两个部分,反正都深受西方音乐体系的影响(后来又包括日本音乐)。
港台那边便是顾嘉辉,再到黄霑等音乐大师创作的大量武侠电影配乐。
虽然港台音乐抄日本音乐很频繁,但是港台音乐大师在这个方面的成就也是很高的,绝对是华语音乐的代表之一。
比如谁敢说黄霑的《沧海一声笑》没有古意?
但顾嘉辉,黄霑的中国风歌曲,包括同时期像周华健《难念的戏》等很多台湾中国风歌曲,都属于8090年代的港台中国风。
千禧年过后,华语音乐集体迎来了新一波的变革。
当时搞过“新中国风”的台湾音乐人不少,但公认的分界线还是2003年,周杰伦的那首《东风破》。
周杰伦用了中国的乐器琵琶,中国传统曲调五声音阶,中国古代诗词的调式,再融入西方的R&B曲风最终形成了“新中国风”。
后来周杰伦写了大量同类歌曲《发如雪》《千里之外》《青花瓷》《兰亭序》《烟花易冷》等等。
同时代的王力宏搞了一个华人嘻哈“chinkde-out曲风”。
把西方音乐的说唱,嘻哈等等,融入中国的戏曲,古风,民族和民乐之间,这个成绩也是很辉煌的。
当然周杰伦也有大把这种说唱中国风、陶喆、林俊杰等等音乐人都有。
“五花八门”的中国风与越来越西化
2000年后因为经济发展等等原因,香港乐坛首先衰落,台湾乐坛就是周杰伦那一批。
2010年后,华语音乐的中心从港台逐渐向内地转移。
关于“中国风”这种音乐风格,港台那边是黄霑等等。
内地乐坛我们现在回想就是崔健开创的摇滚,后来的校园民谣和民谣。
“内地中国风”音乐除了延续下来的民乐,影视配乐上面就是赵季平、谭盾、林海等等影视配乐。
他们音乐的艺术绝不输黄霑等港台音乐大师(甚至更高)。但在歌曲的流行度和普及度上来讲,确实逊色于同时代的港台中国风歌曲的。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大家回忆8090年代传唱的中国风歌曲。
港台中国风歌曲有一大堆,内地你就很难找出几首。
2000年后情况可以说一样,与周杰伦同时代的内地音乐人搞中国风搞出名堂的有胡彦斌,比周杰伦晚的有许嵩,后弦,李玉刚都算不错了。
如果要再加就要算上凤凰传奇了,刀郎总不算吧(算流行民歌?)
再然后就是2010年过后了,与2010年后混乱的华语乐坛,现在中国风音乐风格很复杂。
什么国风、中国风、古风、民乐、带戏腔等等。
其实从脉络讲大概就三个方面,港台中国风衰落留下来的遗产,与新时代外来文化的冲击,最后是内地音乐人在民乐等基础上的探索。
我们回到张艺兴的那首《莲》,再到王嘉尔的这首《100Ways》上来。
如果说市场上很多打着“中国风”旗号,结果却是给日本曲子填中文词歌曲,很明显受到日本acg文化的影响。
那么,张艺兴和王嘉尔就是明显受到韩国歌曲的影响了。
而且前者是个人私下的独立行为,后者就是受到韩国音乐系统性的培养,再到用这种模式做自己的音乐了。
韩国kpop本来就是依附于西方文化之中(尤其美国文化),再辅以东亚的帅哥美女,再结合舞蹈的一种流行文化。
这个成绩是实打实的,音乐水平也是有的,音乐体系也非常成熟。
其实都不止单独学韩国音乐,也有很多音乐人直接搬欧美歌。
实话实说,他们就是依附在韩国音乐体系中的成功。
注:其实独立音乐里有很多从民乐、地方戏曲和民歌延伸出来不错的中国风歌曲,融合各种各样音乐风格的都有。
问题就是普及度与流行度的音乐人较少,音乐人和乐迷间相互还吵不停。
尾声
张艺兴,王嘉尔中国风音乐甚至是华语音乐到底“好”还是不好呢?
如果从音乐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讲,最根源的问题只有两个,那就是“音乐体系”和受众广度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习韩国音乐体系的华语音乐,体系内的能否超越体系本身?
答案是比较困难的——
学习韩国音乐的华语音乐人,能比得上当时港台抄日本时期么?
但这样几个音乐人很明显撑不起一个音乐体系,更不用提超越韩国音乐体系本身了。
二是中国有14亿人口,观众年龄的战线拉得很长。
那么学习韩国音乐体系的华语音乐,最终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音乐体系。
这个层面的影响本来就是远远逊色于日本的,大家可以回忆一下,那些为国产影视剧里的日本音乐家,韩国有几个?
现在韩国音乐在华语音乐市场在迅速的退潮,而不是持续的攀升。
所以,如果后续十年韩国音乐体系连张艺兴,王嘉尔这种音乐人都没有,何谈创立新的音乐体系崛起呢?
最后,大家喜欢张艺兴、王嘉尔这种中国风音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