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和大家一起轻轻松松养水、快快乐乐养鱼,敬请鱼友们关注!
前几天到家的小虾虎鱼,昨天直接暴毙一条,死了之后,体色倒是显现出来了,确实是周氏虾虎。
目前来看,剩下来的几条也不是很乐观,体质极差,这就是远途买鱼的弊端所在,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个体越小、路途越远,毛病越多,根本不抗折腾。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推己及鱼的现象一下,观赏鱼在远途运输中,所受到的那些伤害。
一、长途的颠簸之苦,任何观赏鱼也是受不了的,最终必有反应在此,我也不是要去黑部分鱼商,因为当初我开鱼店也是如此,难道说,鱼店里的鱼都不是长途运输而来的吗?
也是,同样会有损失,那只能看概率。
再者就是,哪怕是有病的鱼,也不担心卖不出去,除非是情况特别严重的个体。
但是,我们鱼友就不一样了,目前这个快递系统,本来就不允许运输活体的,暴力装卸的现象随时存在,很多快递员本身也不知道里面是活物。
展开全文
即使知道了,又能怎样?还能因为是条观赏鱼,就像捧着个古董似的小心翼翼?人家也耽误不起那个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一路的颠沛流离,水体的剧烈摇晃,对于观赏鱼来说,甚至不亚于十级地震,这才是最要命的。
二、谁也不敢保证水温的持续恒定,哪怕是什么加热包、冰块路程三四天,距离上千公里,这一路而来的各种温差,谁能有效处理?
其实呢,哪怕是缓慢降温,降到个十来度,大部分观赏鱼也没有问题,我们回家过温、升温即可。
怕就怕在,这个温度一直忽高忽低,水温像过山车一样,这个地区30度以上,下个地区十来度,再下个地区又上去了……
来来回回有这么几次,再加上运输车里密不透风,可能温度会更高,这些都是问题。
这里还没说,包装密度呢。
三、打氧只代表可能水体不缺氧,或者袋子中不缺氧,不代表水质无毒素,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我们说水质打氧了,那也只能代表水体中有一定的溶氧量,但是,有溶氧量并不代表观赏鱼不排便、不呼吸、不消耗氧气,说句不好打听的,可能袋子中的含氧量很高,未必代表那个水体中的含氧量也高。
一个是剧烈的运动,氧气不断从水中外溢,另一个被观赏鱼的垃圾和呼吸全部消耗掉了,
再就是观赏鱼之前根本没有停食,在运输途中大量的排便,我们远途买鱼的可以回想一下,有几个观赏鱼的袋子里面打开后是干干净净的水质?
甚至于,打开袋子就是一股腥臭味扑鼻而来,这样的水质,可以堪比下水道了,观赏鱼在里面能活得很好,只能证明其命大。
所以说,各种融鳍、烂尾、起黑纱、蒙眼、呼吸苦难、烂鳃,都是由此而产生。
高档鱼可以加点麻醉剂,之后黑袋子包装,单独个体包装,甚至下点药物预防一下,这种情况就会强很多。
但是,中低档观赏鱼呢?也就是个死活随它罢了,根本不值钱,再加上一个什么包邮,某些品种,商家又能赚多少呢?
因此,有可能就是,根本没人把它们当回事。
遭遇到这些情况,到底该如何处理?拍照索赔,一定是死鱼,半死不活的呢?很难界定一般的,经常发鱼的商家都会多加几条鱼,以防损耗,再者开袋既要留下视频,以防万一。
即使如此,有很多半死不活的观赏鱼,依然存在。
所以,观赏鱼到家后,尤其是远途而来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依据不同的程度去相应地做以,抢救、换水、过温、过水,之后,全部单独隔离静养,优胜劣汰为佳。
在三五天之内直接暴毙的,根本没有任何的办法处理,也就是说,该死的是救不活的,赔不赔偿,那是我们和商家的问题,但是某些观赏鱼的命,算是彻底交代了。
其他的,只能先行静养,稳定情绪,观察为上,发现病态恢复缓慢,再去下药治疗。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