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的女儿杨秋华:1986年百万大裁军,父亲时任总参谋长,我也被裁了
1985年中至1987年底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史称“百万大裁军”。这在我军军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政府以实际行动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和平进程。当时的外电评论说:“现在世界上都在谈裁军,可是迄今为止只有中国人言行一致。”
100万人被减员,这意味着他们脱掉军装、告别军营,要复员回老家或者转业到地方工作,心中的难言与不舍可想而知。在减员之后,87式军服诞生,1988年9月恢复军衔制,军服于同年10月1日装备部队,部队的待遇也较之以前有所提高。很显而易见的是,这被减员的100万人至少是不能穿上佩带军衔新军服,在展现自己荣耀感的同时,为社会留下一道英姿飒爽的亮丽风景了,而这也成了他们生命中永远的遗憾。
杨秋华,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女。“百万大裁军”时,杨得志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女儿杨秋华所在总参管理局招待处也被列入属于集体转业的范围。从小在军营长大,杨秋华没有任何障碍地把军营当成了自己的家,对军营有着比一般人更细微、更特殊、更深刻的感情。难道就这样脱去军装?杨秋华的心里十分不愿意,有些矛盾,就想去找找主持全军精简整编工作的父亲杨得志。
在杨秋华的记忆里,八十年代初期,地方有不少人下海,军营中也有不少人脱去军装经商,父亲杨得志把他们几个子女召集到一起,曾经这样对他们说:“我们国家这么大,总要有人来保卫。你们既然都参了军,都是军人了,就不要想去经商了!”现在倒好,想继续留在部队的她却不得不面临“脱军装”的问题。
展开全文
杨得志的家庭是一个军人之家。夫人申戈军是河北魏县人,冀鲁豫老八路。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边区妇救会宣传部部长,华北军区第二纵队和第十九兵团政治干事、秘书、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济南军区直属政治处主任,总参谋部某研究所顾问。
杨得志与申戈军育有6个子女,5个女儿就像5朵金花盛开在军营里,长女杨华荣和唯一的儿子杨建华后来都成为了将军。杨秋华是老三,姐姐妹妹也都是军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杨得志将自己已有的三个女婿全都带上了战场,这是一件让他引以为荣的事情。这就是说,在杨秋华转业之前,杨得志一家都是现役军人。
父亲会同意吗?杨秋华说,当时因为大家都不想走,有的战友甚至托关系、求人想要留下来。有个领导问她,如果不想被裁,他可以帮忙为她调动工作,而一些战友也在私下里议论她不会被裁掉,一定会在裁撤前调走。
杨秋华先找了母亲申戈军,告诉了母亲有人想要为她调动工作的事,母亲说:“别人想帮你,那是因为你爸爸是总长……”杨秋华对母亲说,自己不想脱掉军装,哪怕将来不能授衔,改个文职也行。母亲说:“你爸爸主持裁撤工作,全军都在裁,但裁到自己女儿的头上,就把女儿调走,不让她转业……这恐怕不行吧!”
母亲劝杨秋华想开一些,杨秋华知道,这其实也是父亲的意思,她只有配合,但她还是解不开心里的思想疙瘩。
申戈军
也许是觉得这样做,对女儿来说太不近人情,过了几天,杨得志将叫到了身边杨秋华,有些难为情地对杨秋华说:“作为领导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爸爸是总长,不带这个头哪能行呢……”见杨秋华不语,杨得志似乎有些“着急”了起来:“想想战争年代,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我们现在做出这点牺牲算得了什么呢!”
杨秋华说,听了这话,她忽然就理解了父亲,心里的思想疙瘩一下子就解了开来。她还说,作为父亲,因为她的离开,她还是看到了父亲的失望与无奈,而这也让她常常想起父亲常说给他们女子的这句话:“他们(指牺牲了的烈士)没有活到解放,连一天好日子都没过上,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能留下。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是他们,用牺牲换来了我们的生存。”
就这样,杨秋华脱去了心爱的军装,转业到了地方,成了地方的一名职员。
杨秋华1950年10月出生在西安,1968年入伍,因为家庭出身的原因,在那个年代里,她分明和相继当兵的姐姐、妹妹还有弟弟一样,没有太多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军人就是他们心中最理想的职业。入伍后,杨秋华东营黄河入海口附近的一个军马场,是几百里没有人烟的大荒滩,每天都要放马、打马草,还要接受蚊虫的叮咬,工作量很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与杨秋华同年入伍的还有一个女孩,是杨得志一位战友的女儿,由于种种原因,战友生活十分困难,杨得志就为战友的女儿调换了工作,安排战友的女儿到了条件略好一些的部队去工作。
见同年入伍的女孩被调走,杨秋华想让父亲也为自己换个工作,但又不好直接去找父亲,就写信给母亲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但父亲却没有答应女儿的请求,没有同意,让杨秋华再坚持,还说:“别人的女儿能吃了的苦,我杨得志的女儿怎么就不能呢!”
杨秋华转业后,也许是因为与杨得志有了一些“距离”,而在这个距离里,作为女儿的她也得以更好、更清晰地欣赏和理解了父亲以及母亲,甚至她整个的军人的家庭。她出生后的第三天,父亲杨得志就离开了她,准备率部赴朝作战。在她三个月大的时候,母亲申戈军也离开了她和两个姐姐,和父亲杨得志一起入朝了。
那时,大姐6岁、二姐3岁,照顾杨秋华姐妹的是党组织,为杨秋华找了一个奶妈。奶妈说:“都说孩子是娘的心头肉,是从娘身上掉下来的,我不知道她(申戈军)哪来的勇气,把孩子都丢下了!”
杨秋华一岁多时,发高烧,不吃不喝,7岁的大姐抱着她,哭个不停,以为她救不活了。党组织了解到情况后,就将她和奶妈送到了丹东,让申戈军从朝鲜回来看她。申戈军回来后,杨秋华的病情逐渐好转,没几天就又回到朝鲜去了,奶妈和杨秋华回到了山西留守处。
留守的杨家三姐妹
几个月之后,奶妈因为家中有事,不得不离开杨秋华姐妹,党组织只好将她们并到北京,两个姐姐上小学,杨秋华上幼儿园。对此,杨秋华后来写过一篇回忆文章,称姐姐和自己是“新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
留守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大孩子照顾小孩子,七八岁的姐姐照顾两三岁或年龄稍大一些的妹妹。怎么照顾呢?除了“哄”,杨秋华还清楚地记得姐姐很会节约用钱,经常用攒下来的一点零钱,给她和二姐买一些零食,然后分给她和二姐吃。
因为年龄小,杨秋华每次都能多分一些,又因为那个年代生活困难,副食紧张,她不敢将分得的零食带到幼儿园,只能东藏西藏地保存,让自己一个人慢慢吃。小孩子总有一些怪异的动作,有一回,姐姐问她分的零食吃光了没有,她居然沾沾自喜地从鞋里拿出了两粒瓜子,津津乐道有味地享用了起来。
杨秋华说,后来大姐告诉她,当时大姐看着她吃瓜子的样子,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也是那时候,每到周末,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会被安排坐在小方凳上,一个个在广播里被点名,让家长来接。但杨秋华从头坐到尾,始终没有人来接,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入朝作战了,在漫长的渴望被点名之后,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父母……有一天,妈妈终于来了,她的名字也终于被点到了,但幼儿园的阿姨们让她叫妈妈,她却怎么也叫不出来了。妈妈因为在战场上受伤感染,几经治疗才保住了受伤的胳膊,而爸爸更是在危险无处不在的朝鲜战场上九死一生。
长大后,杨秋华曾这样问过爸爸妈妈:“你们有没有想过,回不来了,我们姐妹三个怎么办?”妈妈说:“我们的职位在部队,去战斗也是为了保卫你们……”爸爸说:“我们是军人,在岗位上首先想到的都是国家……”为此,杨秋华曾经这样写道:
我经常想,我们的祖国之所以今天如此强大,是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历经千难万险换来的。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有的是十几岁的孩子,有的是孩子的父母。他们知道战争的残酷,也知道他们有可能永远地回不了家,但是,为了保家卫国,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战场。这就是我们的父辈。
杨秋华
正是在这段文字里,杨秋华理解了父亲,也理解了母亲,脱去军装后,她一直在地方干到前些年才退休。作为将军的女儿,她和姐妹还有弟弟,都没有受到过特殊的待遇,反倒是父亲和母亲时常向他们讲起战场上的故事,讲起那些再也没有回来的叔叔阿姨们,要求他们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也总对他们说:“现在过上了好日子,但不要忘了本。”
我们的革命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原因分明就在这里,一代代的人都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初心,而且,一代代的人都在相互的影响与传承里,不搞特殊、不受照顾,加深了对革命本身的理解。古人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我们说,只要我们站成一片森林,每一条树枝甚至每一片叶子,也都是坚强并芬芳着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事实依据来自杨秋华《他们知道可能永远回不了家》、解海南《杨得志:鼓励女儿带头转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