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地球人来说,2023年简直是一场灾难。对2023年电影市场而言,也绝对称得上是灾难中的灾难。要么院线全线推迟开业,要么好电影纷纷改档,更有品牌院线扛不住环境走向倒闭。
毫不夸张的说,2023年简直是一坨狗屎。
2月份跨年在即,一众作品纷纷登陆院线,但看看成色一部挫过一部,直到邱礼涛导演、刘德华监制的《拆弹专家2》赶来救场。正如影迷所言,若不是《拆弹2》,2月份就彻底废了。
刘德华与刘青云再度合作
《拆弹专家2》刚一上映,豆瓣影评就给出8.1分的高分,部分影迷们表示“港片还魂”,巅峰期的状态终于回来。肥螳螂王晶更是发微博表示:真他妈的好看。可见本片用品质为低迷的港片出了一口恶气,更为2月尾的内地电影市场注入了一股活力。
本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务实精神,我今天还特意去看了看。全片故事紧凑,动作设计干净利落,人物设计相对饱满,在一系列紧张刺激的大场面之下为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享受。
简单来说,过瘾是够了。
展开全文
物是人非,天王都老了
本片延续了近几年香港动作片的好大喜功,除了拳脚功夫,更把爆炸玩得登峰造极。街头工具战,小巷追杀,高楼逃跑,所有预料中的热闹一个不少。
反派也不再是昔日黑帮那样单纯的为了钱、毒品或地盘,而是充满梦想,渴望改造世界(肆意破坏)。太过正统的警匪对立早已不入观众法眼,就将黑白卧底搞得花团锦簇。
想想看也是,自《无间道》后几乎所有同类型影片里,编剧们不来点复杂人性和内心纠结都好像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观众,对不起警匪片的样子。
刘德华又被卧底了。
本片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反派设定与狼子野心的宏大。得益于特效技术的日臻时尚,早年港片中仓库、医院、街巷的工具战爆炸已经落伍,于是乎本片在香港机场安排一场有史以来最刺激的核爆,就成为全片重头戏。
观众聚焦于潘乘风和昔日同事的感情纠葛,伤里逃生,也就忽视了反派如何将核弹偷偷运至香港等技术性问题,而开头的排爆,中途的拆弹救人,以及最后关头拯救香港的段落,自然而然要靠场面动作来填充。
从动作场面来讲,导演邱礼涛并未让观众失望。
拆弹专家 不容易
刘天王应该感谢这部戏,因为本片的上映成功挽救了不久前《热血合唱团》的失败。影片中刘青云、姜皓文以及谢君豪戏份的缺失,更衬托出潘乘风这一角色的时尚。
本片中刘德华与刘青云的对手戏明显比重失衡,想当年《暗战1》中双雄对峙的酣畅淋漓,在本片中变成了刘德华一头沉式的单线用力。这也为期待本片的观众多少留下一丝遗憾。看着脸上褶子越来越多的刘青云,我们真担心不复壮年的他们以后是否还能有精力应付这样的好戏。
21年了,弹指一挥间
至于倪妮,就像大多数大陆演员那样和港片格格不入。明明很努力,也感动,也打了,也吻了,但就是无法与潘乘风产生化学反应。除了一身制服极具诱惑外实在有点尴尬。如果换成郑秀文会不会好些呢?
倪妮真好看,也就好看了。
如果说爆炸是作品亮点,那剧情的紧凑就一定是全片优点。
开头的动作戏并不孤立,很好表现出人物联系和角色定位。而酒店爆炸之后,潘乘风角色的正邪与否,身份角色的重新定位就成为观众最希望参透的一桩悬案。
随着剧情的展开,潘乘风与反派之间的联系跃然而出,加之身体致残后警队的善后问题等,加速了性格的裂变,进而又向极端迈进,最终完成了从“拆弹专家”向“魔警”的嬗变。
大段的回忆一点点丰富其潘乘风的记忆,也让观众与角色之间产生共鸣,个体与集体,利用与分手,乃至于三观的崩塌,都聚沙成塔,立体了起来。
可惜片尾的大战收官太过仓促,金融地产的爆炸戛然而止,地铁上核弹也随着金马大桥的垮塌而中道崩殂,反派一支队伍吹得虎虎生风,可实际操作起来如此不堪,多少给观众以虎头蛇尾的仓促感。
若不是爆炸来得猛点,说烂尾也不为过。
最后关头的解救
要说本片最可惜之处,莫过于刘青云这一角色的干瘪苍白。如此会演戏的刘青云,竟然发挥水平降至姜皓文段位,只能说剧情设置太过忽视,令人唏嘘。
本片的大场面多少掩盖了剧情上的不足,《晴雅集》等烂片更是将本片衬托的鹤立鸡群。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昔日港片真正巅峰时候的样子。
邱礼涛尽皆癫狂的肆意在本片中显得中规中矩,一种为弥补缺憾而不得不以大场面讨好观众的巧妙心理更是凸显出港片的不得已而为之。
本片的亮点有目共睹,但真正热爱港片的影迷不禁要问,这次炸了核弹,下次又要用什么更刺激的场面才能满足观众的猎奇么?难道只有场面才能挽救港片的行将就木么?观众期待的邱礼涛风格,应该是更丰富,更饱满,更具张力的。
本月最好的华语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