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上联:“鹦鹉能言难似凤”,神童巧对下联,众官人拍手叫好!
我们知道对联这种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国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文学艺术的集中表现。很多人虽然身处外国,可是一旦看到这个自己属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自己的思乡之情就充斥在自己的心头。对联的另外一个分支春联更是让得到了现代人的喜爱。每到春节的前后,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前贴上自己的家的春联。
这种寓意的春联文化已经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那么对联在古代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在古代娱乐方式并不是太多,农民们一般在自己农闲时就会出去找一点短工或者长工来干,而作为一些文人骚客来说,对联就是他们的娱乐工具,因为在他们看来,对联可以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华丽的辞藻。
所以很多的文人喜欢聚在一起对对子,拉拉家常。我们知道明朝是对联发展的顶峰时期,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把对联当做一种国策来推广,还颁布法律规定大臣都必须在自家门口贴上对联。因此当地的一个太守为了响应朱元璋的这种号召,在自家中也准备贴上对联,可是一时间变并没有想出一个比较好的对联。
展开全文
于是就将自己圈子里的文人聚在一起,一同来商量商量这个对联应该怎么去对。既然大家都是通过科举考试的人,都是文人。那么太守就自己来出了一个上联:鹦鹉能言难似凤。这个上联要认真的分析,前半句是称述,而后半句则是一个转折。
根据对联的特点,下联也要对出这样的下联。对联的特点是平仄声调一致,意境相似。这一点非常考验人的文化水平,这也是为什么对联被当做有一些地主家招女婿的工具。之前大家喝酒助兴,都是吵吵闹闹的,现在听到这个上联之后,也逐渐的安静了下来,都是想想谁能够对出这样的下联。
不知道是酒精作用影响了才子们的发挥还是怎的,一个个都是闷着不说话。最后一个孩童一样的人站了起来说:蜘蛛虽巧不如蚕。说完,众官人都是拍手叫好。太守也是露出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