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鹿原 全安 剖析 深度 角度

从电影《白鹿原》的角度,深度剖析王全安的拍摄艺术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31 19:05:02 浏览3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文/阿瑶说

编辑/阿瑶说

长篇小说《白鹿原》以其史诗般的色彩获得了广大的受众,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白鹿原》寄予厚望的原因。

展开全文

王全安执导的《白鹿原》在给喜欢这部作品的人以极大的慰藉的同时,也使这部作品的意蕴得到了更多的诠释。

本文通过王全安的镜头设置,地域文化的表现,还有《白鹿原》中的长镜头,浅析王全安的拍摄艺术感。

一、对《白鹿原》这部电影的评述

王全安执导的电影《白鹿原》是根据陈忠实的一部长篇小说,以白鹿村为题材,描述了关中地区在战乱、革命和饥荒中的农民生活状况。

在王全安版本的《白鹿原》中,这部电影与原作的区别在于,这部电影的剧情发生在1912-1938年,而原作中的清朝时期和抗战时期都被删掉了,这让这部电影的剧情变得有些模糊,虽然中间还夹杂着一些烧荒、捣毁祖庙的镜头。

但那些冲突的镜头都是一闪而过,并没有体现出白鹿原上的人们对历史的关注,也没有体现出他们对历史的关注,而且因为电影的多次剪辑,导致了对白鹿原上农民的狭隘、恐惧和无助的描述,也就少了一些。

尽管王全安对《白鹿原》的改编有很多的缺憾,但这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

二、王全安在《白鹿原》形象中的“自主性”

王全安的电影《白鹿原》,经过九年的准备,三年的拍摄,终于在2012年公映,这一次,王全安对电影的热爱,让他的电影和其他电影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这其中的缘由并不难猜,王全安是国内六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他想要获得很多的认可,特别是影视圈和文化圈,他想要将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这样才能让观众们体会到王全安自己的作品所带来的魅力和消息力。

对于《白鹿原》这部电影来说,其主要目标就是要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使其产生一种强烈的精神冲击,从而更好地将西北农夫的生活状况和发人深省的原生态材料,通过镜头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更好地向观众传递出来。

而王全安因为是陕西人,所以他的原话是:

“对于《白鹿原》,他是有情有义的。《白鹿原》对于陕西网民来说,就象一个结,我们得到这个结,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义务。”

因此,从《白鹿原》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全安对于关中地区的地域文化的还原,这也是王全安身为陕西人的一种表现,并对陕西地区的地域文化有着深刻的情感。

《白鹿原》在道具、服装、场景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工作,甚至比《白银帝国》这个年代的主题还要好。

不仅将关中农村的历史人物形象,从大的方面展示出来,还罕见地做出了“黑”、“脏”、“土”的效果,并没有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而是将原文中的大量的细节刻画重现出来。它可以说是近年来我们最好的电影之一。

在《白鹿原》中,王全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关中土话的使用和对秦腔的使用。

关中土话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当地的特点,增强电影的吸引力,《白鹿原》中使用的土话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电影中的大多数语言都是精炼的,既能体现出受众的特点,又不会显得太过新奇,更不会显得太过张扬,这样才能让人理解,让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这部电影在语言上的精炼,既能很好地表达感情,又能很好地表现出一个又一个性格独特的人物形象,把白鹿原上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军士备马,拔剑待命,一声令下,惊天动地,人披甲,马匹备好,大人小孩郎齐呼喝,策马出阵,头戴紫金冠,身系玉连环,身材系狮子扣,腰系龙泉,弓如新月,箭如狼牙,策马奔腾,英雄当先。”

这首秦腔的词调都非常的悲壮高亢,其所流露出的狂放不羁和强烈的消息力,将秦腔融入到电影中,不但为电影带来了一种忧伤和诗情画意的美感,还提升了电影的史诗品格。

三、真实的长镜头叙述

长工具短炮,是很多导演都喜欢的一种拍摄方法。

长镜头所呈现的空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真实空间,在电影中,空间的变换是用镜头的运动来构成和联系的,正是由于这种特征,长镜头可以很好地还原生活,也是导演用来表现现实的一种有效手段。

《白鹿原》中,王全安使用了长镜头,让这部电影显得很平静,很客观,也很容易让人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察剧情的发展,从而让这部电影的剧情变得更完整,更真实,更接近观众,更接近他们的生活。

《白鹿原》中的长镜头并不只是王全安执导的几部电影中的一部,从《惊蛰》开始,王全安就分手了自己的独到之处,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并在不断的修改和充实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王全安独有的风格。

长镜头的拍摄方法,可以增加画面的冲击力和消息力,但它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而采用长镜头的《白鹿原》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比如,它的镜头语言模糊不清,限制了电影的质量,也限制了观众对它的理解和接受,这也是《白鹿原》在剪辑上的缺陷,而这些缺陷,也是《白鹿原》尽管有着极高的画质,却依旧被观众们所怀疑的主要原因。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王全安导演的《白鹿原》在一定程度上忠实于原著的同时,也将当地的文化特点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展现了出来,特别是在电影中,陕西方言,秦腔,服饰,牌楼,还有那波澜壮阔的麦浪,让《白鹿原》有了一种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

因为原作的风格宏大,充满了神秘色彩,情节起伏不定,角色性格鲜明,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因此,对于这部《白鹿原》,大家都抱有很高的期待,尽管这部电影的评价各有不同,但这也无法否认王全安在《白鹿原》中展现出来的惊人的电影天赋。

参考文献:

1、焦素娥.用智慧的眼睛时尚生活的深邃——王全安电影的创作视角与艺术风格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02).

2、程波.核心冲突的有效叙 事—— 论王全安电影的叙事策略 [J].当代电影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