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州 流韵 华章 安徽 诗词

【诗词带你游安徽】宿州:埇桥华章 古汴流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31 18:34:08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讲好徽风皖韵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联合推出“听故事、游安徽”系列之九“诗词带你游安徽”,与您一起穿越历史看精彩。

地处安徽东北部的宿州市,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南乡子·宿州上元》中,称宿州为“此去淮南第一州”。要说宿州与诗人的渊源,不得不提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青年时代生活成长于宿州古符离的白居易,在宿州留下了他的脚步、他的爱恋、他的诗篇。宿州也被称为白居易的第二故乡。

展开全文

△美丽宿州

△宿州皇藏峪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诗句,便是白居易在宿州符离时所作。

古符离就位于现在的符离集镇。唐代的符离,是个清幽恬静的小城,比起秀丽的江南,这里别有一番宜人的情趣。尤其是小城附近的陴湖,夏季一到,湖岸青草离离,湖中碧波粼粼、白鸥翩翩。原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告诉我们: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千古名作,就是白居易在宿州符离送别自己友人时所作。诗人通过对原野上茂盛野草秋枯春荣、生生不息地描写,极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野草生命力的顽强,虽然写的是野草,但诗人是在借野草的荣枯抒发自己送别友人时绵绵不尽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写景抒情水乳交融,韵味无穷。

符离的东菜园庄,在唐代叫毓村,毓村有个东林草堂,白居易在此寓居22年,度过了“昼课赋,夜课书,不遑寝息矣。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的苦读生涯。以至后来,白居易功成名就之后,每每提及宿州符离,都以“故居”、“故园”相称。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苦读、游学、考取功名、步入仕途,是父亲的庭训,也是士大夫“学而优则仕”的人生正常出路。

然而,故土难忘,在白居易数千首诗歌中,故园符离的生活,被他一次又一次地低吟慢唱,《重到毓村宅有感》《西原晚望》《汴河路有感》《自余杭归宿淮口作》《隋堤柳》……这些诗作,都是白居易怀想符离的名篇。“张贾兄弟同里巷,乘间数数来相访;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记述着诗人与符离乡亲的邻里之谊;“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了时代荒乱、家庭不幸带给他的沧桑之感;“马瘦衣裳破,别家已三年”,“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这是诗人游学求仕遭遇挫折后,表达的倦鸟归林之情;“二百年来汴河路,露草荒烟朝复暮。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描述了诗人兀立宿州古汴隋堤时的绵绵幽思;“且倾斗酒慰羁愁,重话符离问旧游。北巷邻居几家去,东林旧院何人住?”则是诗人对东林书屋那段苦读生活的回顾和眷恋。

△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

△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

白居易的一生,有十六岁名满京城的辉煌,也有被莫名其妙贬谪江州的无奈;有被世人冷落的孤独,也有与琵琶女一见如故的惺惺相惜;有“诗魔”与“诗王”的成就、新乐府运动的伟大,也有被世人诟病肤浅的灰暗。原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说:

据说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十六岁的白居易游学长安,带着自己的诗作去见当时的大诗人、著作郞顾况。所谓著作郎,主要工作就是修编国家的文史。顾况见白居易年纪轻轻的,便指着他的名“居易”二字调侃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是,当他翻阅白居易的诗稿,读到歌咏宿州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发现这些诗句洋溢着惊人的才华,这令顾况十分惊异,当即拍案叫绝道:“有句如此,居易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顾况的意思是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留在长安又有何难?俺之前是跟你开玩笑的呀。之后,顾大人逢人便大赞白居易的诗,很快,少年白居易便名震京城了。

就连苏东坡,也一面说“元轻白俗”,一面又说“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

时隔两百年,苏轼与白居易的缘分在宿州有了交集。苏轼一生跌宕起伏,行踪遍及大半个中国,多次从汴河往返经过宿州,与友人酬唱宴饮,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宿州新汴河

△宿州新汴河景观带-夜景

公元1085年,诗人苏轼来到宿州,访古揽胜、吟诗作画,在这里度过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元宵节。并作了《南乡子·宿州上元》盛赞宿州: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

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

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

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

此去淮南第一州。

一首词道出扯不断的情缘,原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告诉我们:

这首词是公元1085年正月十五,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著名的词人苏轼在现在的安徽宿州所作。这首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写宿州的百姓节日里在雨中春游。潇潇春雨中,人们骑马乘车到郊外观赏春光。全文的意思就是,早春时节,初暖仍寒。但蛰居了一个冬天的人们,按捺不住节日的欣喜之情,在这早春时节便争相出游了。第二句“小雨如酥落便收”的“收”字极为传神。干枯的土地一旦洒上小雨,即刻就吸收尽净,一个“收”字,把土地这种静物写活了。同时承接“小雨如酥”,可以想见春雨的绵软细微。

△梨园

许辉告诉我们,苏轼因为留恋宿州的美景,把血脉留在了宿州。他的长子苏迈在宿州续弦娶妻、买田安家。所以说,苏轼和宿州有着深深的情缘。

苏轼笔下第一次提到宿州,是熙宁十年(1077),当时的四月,他乘船到徐州赴任,途经宿州,《宿州次韵刘泾》是苏轼与友人刘泾之间的应酬之作:“我欲归休瑟渐希,舞雩何日著春衣。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晚觉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贵有危机。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华亭鹤自飞。”苏轼后来还邀请刘泾到徐州相聚,并写诗劝勉刘泾“吟诗莫作秋虫声”。

宿州古城墙上有座“扶疏亭”,亭中现存苏轼“墨竹”石碑一块,画有疏竹二枝,并有题诗、落款和加盖的印章:“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旧和太白句也并为写照。东坡居士”。据志书记载,此墨竹图是“东坡守徐时赠与宿州太守,宿守刻诸石,构亭贮之,亭外植绿竹千竿,以益其胜。亭名扶疏,取竹影扶疏之意。”至于所赠何人,尚无从考证。

唐宋时宿州极为繁华,舟车会聚,是江北要地。当时宿州知州准备扩建宿州城,但苏东坡喜爱灵璧石,在皇帝那参了一本,说劳民伤财,应该把钱拨到灵璧镇建县。

△灵璧奇石文化园

说到灵璧,在其城东大约七公里有一个虞姬乡,两千多年前,恢宏浩荡、悲壮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决战,就发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流传至今。虞姬墓作为楚汉战争的重要遗存,它与灵璧境内的垓下古战场遗址,同作为这段历史的重要场景而并称。

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

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这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虞姬墓》。1981年,虞姬墓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虞姬墓

公元前202年12月,刘邦的70万汉军和项羽的10万楚军在灵璧垓下展开决战,项羽陷入十面埋伏、兵少粮尽,虞姬为了解除项羽突围的后顾之忧拔剑自刎与项羽诀别,演绎了霸王别姬的千古悲歌,虞姬死后就安葬于此。如今,虞姬文化园已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研学旅游基地、安徽省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园内建有:虞姬展示区、虞姬享堂、虞姬文化广场、霸王展示区、霸王享堂、亲水平台、书法碑廊、虞姬故事长廊等展示区。

△虞姬文化园

△虞姬文化园

宿州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灿若群星。埇桥五柳,迎来漾漾的春水;灵璧奇石,奏响春天的乐章;泗县大运河,书写崭新篇章。

△五柳风景名胜区

2019年,由宿州市城市文化研究会编著的《诗意宿州——宿州历代诗词选》正式出版发行。

《诗意宿州》,从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宿州的诗词中精选收录967首(阕),是一本较为全面、完整、准确地记录宿州、描写宿州、吟咏宿州的诗集。

这些诗词,向我们展示了古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的宿州,如诗如画的风景和历史遗迹里,浸润着多少诗人的家国情怀。

▌本文来源:安徽文旅

编辑:杨思源

一审:武银凤

二审:张华夏

三审:董 华

投稿邮箱:yongqiaonews@163.com

所投稿件需为原创稿件。要求图片清晰、文章逻辑清晰。

所投稿件需详细标注作品名、作者名以及作者详细联系方式。

埇桥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矩阵

“宿州埇桥发布”微信

“看埇桥”APP

“宿州埇桥发布”微博

“宿州埇桥发布”视频号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