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软式棒垒球趣味传球教学探析
路桥横街中心小学 罗国青
软式棒垒球项目在2008年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是符合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有效提高综合运动能力的项目。但受限于项目发展的时间、师资力量等条件影响,目前在台州的推广还略显不足。本文研究是为了普及推广软式棒垒球项目,以“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托管为契机,吸引一些感兴趣的孩子,让软式棒垒球运动成为所有人都可以“玩”的项目。
一、探析软式棒垒球普及受阻的主要因素
软式棒垒球作为深受大家喜爱的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髦的棒垒球的改进产物,它具有比赛规则简化、场地条件要求低、可参与人数多等优点。它集跑、跳、投、打于一体,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目前普及难度有两方面:一是家长对该项目认知不足,不明白这个项目到底玩什么?二是孩子们在体验过后,容易产生放弃的心态。专业的传接球和打棒技术对于初体验的孩子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容易吓退一批身体协调稍弱的孩子。
二、趣味传球教学实践过程
软式棒垒球传球主要是为了精准地把球传到队友手上,对于持球手型、出球速度、出球准度、出球高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对方进攻队员上垒前把球传到队友的接球范围内;还要注意出球的高度和方向,让队友接球接起来舒服,减少接球的失误率,对甩手腕和拨手指都有较高的动作要求。为此,我对棒垒球的传球动作进行趣味化分解设计,降低技术动作的难度,更加容易上手。
1.“触杀”游戏。在棒垒球规则中,有一个规则叫作“触杀”,即持球队员用球触到进攻方的队员,完成“触杀”,被触进攻队员直接“OUT”出局。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触杀”游戏,触到人就要出局,其他同学则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躲避,在游戏中明确棒垒球的“触杀”规则。
2.“高墙敲钉子”游戏。软式棒垒球的传球是需要压手腕和拨指的。这个动作区别于田径投掷动作向前上方的抛物线方向掷出,它是需要向正前方下压的。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敲钉子”游戏,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体验肩上屈肘和压手腕的技术动作要求。
3.“炸鱼”游戏。软式棒垒球比赛中,在快速攻防中,为了提高中距离的传球准确度,减少失误率,往往用到“一弹球”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炸鱼”游戏,在人群中往地上砸球,反弹到谁身上,“鱼”就被炸掉了,如果用手接住反弹球,“炸弹”失效。让同学们在游戏中明白“一弹球”的技术动作方法。
通过传接球动作趣味化设计教学实践,使一大批学生能够通过游戏体验软式棒垒球的传接球技术动作,并在游戏过程中熟悉球性,逐渐具备一定的传接球能力,为练习专业的棒垒球传接球技术动作打下基础。同时,学生在练习趣味传接球后,对于较难的软式棒垒球不再有畏惧心理,“玩”的过程中,就会越来越喜欢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