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古钱币价格暴涨 钱币 古钱

为什么古钱币炒作的那么厉害~?谁会鉴定古币或给个免费鉴定还比较权威的鉴定钱币的网站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2 22:33:51 浏览13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第一个报道郝笛的记者说  他是一个商人,郝笛收藏了大量古钱币,古钱币市场行情一直不温不火,郝笛和家人都变得不一样了,大致“考证”出一个“不是什么神”的郝笛,”  第一个采访报道郝笛的天津《每日新报》魏孝民:“他是一个商人,但知名收藏人士马未都称“不知道这个人”,但马未都称“不知道这个人”。

为什么古钱币炒作的那么厉害~

  对于相对规范的证券市场而言,上涨和下跌都需要理由和基本面的支持。但对于收藏市场而言,有时候行情的涨跌因信息不透明而显得“诡异”和“凶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2008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在该次拍卖会上,不少古钱币品种行情飙升,成交价是底价5~10倍,暴涨行情让不少老玩家目瞪口呆。是市场价值体现还是有人蓄意炒作?是炒家拔高建仓还是拉高出货?  古钱币遭遇疯狂追捧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几周了,但是几个郑州收藏爱好者提起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惊心动魄的一幕,仍觉得恍如梦境。  2008年4月底,郑州市古钱币收藏玩家古华(化名)和几个收藏界的朋友一起进京参加一年一度的嘉德春季拍卖会。作为一个20多年的收藏玩家,古华专攻古钱币、纸币收藏,在业界颇有声望。他和他的藏友们每年都是嘉德春秋两季拍卖会的常客。  古华向记者讲述了他惊心动魄的经历:他和藏友们进京参加嘉德拍卖行的古钱币拍卖,他报的是一种“捡漏”的心理。几十年的收藏经历告诉他,收藏市场物美价廉的“宝贝”虽然在拍卖渠道越来越少,但只要耐心寻找,还是能碰上的。和他一起去的几个藏友也是古钱币收藏爱好者,兼做经营,所以他们在参与拍卖时很冷静,态度是绝不追涨。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让他们目瞪口呆。4月29日古钱币专场拍卖开始时,一些底价在几百元的古钱币立即被竞拍者竞相追捧,轮番抬价。一些品相普通,标价二三百元的秦汉古钱币的价格被抬升到1000元左右,个别品相较好的居然被抬升到2000元左右,较底价高出十倍。这景象让现场的几个河南藏友惊呆了,他们拍卖间歇休息时进行了“紧急磋商”,一致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机构或者部分收藏大户的联合炒作行为,他们决定绝不跟风哄抬价格。但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他们完全想错了。  接下来事情更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嘉德春季钱币专场拍卖编号为3197的拍品,起拍底价为3000元,经过激烈的竞标后,成交价为57120元。在古华看来,这枚拍品目前的市场价应该在5000元左右。但接下来的一个拍品让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编号为3294的拍品底价400元,古华和藏友们事先对其的估价为3000元,但激烈角逐后的最后成交价42560元,是底价的100多倍!  谁在高价追涨?  古钱币拍卖遭遇疯狂追捧,是市场价值体现还是炒家炒作?  古华对记者表示,往年的拍卖中,成交价一般超过底价50%~100%,个别精品才会有三五倍涨幅,10倍以上的涨幅极为罕见,除非是竞拍者“斗气”或者有人恶意抬价。而在今年,三五倍涨幅十分平常,10倍涨幅者不时见到,极不正常。  古华和藏友决定分别去打探竞拍者的真实意图。古华身边的一个举牌者以800元的价格拿下一枚汉代古钱币。在古华眼里,这个钱币的河南市场价格大约在100~200元。那么这位竞拍者为什么要高价竞拍呢?  交谈后古华得知,这位竞拍者是地产商人,也是一个刚刚涉足收藏界的“发烧友”,此次来参加嘉德竞拍,手里握有不少资金。对于古月的疑问,他回答得很干脆:“股市一直跌,投资难找项目,不买这买啥?”古华试探着又问:“我手里也有同样的货,比拍卖行便宜得多,你要不要?”这位竞拍者摇头拒绝:“我辨不出真假,不敢买,但是拍卖行公开拍卖的东西应该不会假。”  从其他几个藏友反馈的信息来看,高价追涨者有地产商、最近几年富起来的商人、一些企业客户、还有以礼品馈赠消费为目的的客户等。另一位参加本次竞拍的河南藏友也对记者表示,追涨者多是收藏市场的新面孔。  “生面孔”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手里有钱,初涉市场,无意中充当了本次拍卖的“炒家”。  碧波园珍宝大世界一位从事古玩经营的商户告诉记者,他也注意到了今年收藏市场的一个新变化,即新富阶层的大量拥入。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这些人愿意以高出市价许多的价格去购买藏品,且对藏品的“品相”要求较高。他们对于品相较好的藏品愿意出几倍的价格,完全不考虑市价。而对老的藏友来说,市场价是必须要考虑的,否则可能会因赔钱而长期无法出手。  投资还是投机?  记者查阅嘉德拍卖公司在网站上公布的本次钱币拍卖专场成交数据后做了一个粗略统计,发现今年古钱币的成交价较底价普遍提高到3~10倍。参加拍卖现场会的一位河南藏友对记者表示,今年古钱币拍卖出这么高的价格,让嘉德公司拍卖师非常意外,拍卖师在拍卖结束后连连向与会者表示感谢,激动、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市场对藏品的炒作由来已久,包括普洱茶、红木家具等都曾被炒家恶炒。那么,这次古钱币拍卖市场行情飙升背后,究竟有没有炒作因素?一位与会者对记者说,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或者“否”。他认为这种高价成交肯定有一定的水分,炒作的因素不能说肯定存在,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中间有一定的炒家在兴风作浪,但只是次要因素。  除了部分炒家的推波助澜外,古华总结的主要因素是“钱多”。从现场观察来看,一些竞拍者明显缺乏专业收藏知识,只要看着好看,且价钱不高,就拼命举牌,对目前该拍品的市价甚至一无所知。相比之下,一些质优价高的拍品却遭遇流拍的命运。  碧波园珍宝大世界一位王姓商户分析,虽然说竞拍者是以投资的目的高价竞拍,但实际上对于这个市场来说,这种投资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投机了,因为它是“物超所值”。如果他选择卖出,按目前的市场价格,出货肯定亏钱,如果一直持有,市场什么时候会涨到五六倍价位,还遥不可知。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嘉德古钱币拍卖专场拍出天价一事已经让我省各大古玩市场的古钱币行情出现异动,但整体来看属温和上涨。一位玩家对记者表示,古玩字画、红木家具等在过去几年均遭遇市场热钱爆炒,古钱币市场行情一直不温不火,这次天价拍卖会不会成为该品种的行情引爆点,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大河报》 □记者彭泓源

谁会鉴定古币或给个免费鉴定还比较权威的鉴定钱币的网站

最简单的方法是,您将要识别的硬币带到当地的古玩城市古董购买商店。如果他们获得的话,这意味着它是真实的和退伍军人。如果他们没有收到它,您可以放弃!交叉器您可以将照片发送给Baidu,每个人都可以帮助您识别,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有人认识郝迪吗


传说中的神童,1985年生人,年近三十。
  被冠以“中国考古第一大家”,但知名收藏人士马未都称“不知道这个人”。
  很多报道说郝笛为北大历史系客座教授,但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院长刘雄明确表示:“当然不是。”
  第一个采访报道郝笛的天津《每日新报》魏孝民:“他是一个商人,不是神。”
  微信中最近热传的考古神童报道
  其实是多年前的旧闻 主角如今已年近三十
  “5岁开始迷恋文物,八九岁就赚了17万元,12岁发现‘白金三品’和‘鱼肠剑’、撰写出《发现鱼肠剑后的探索》《棘币初探》等多篇论文,21岁身家过亿……”
  这是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的一篇“神文”。在这篇标题为《震惊:他生下来就已经5000岁 神童郝笛,21岁身家过亿》的“神文”中,天津一名叫郝笛的年轻人被冠以“天才考古少年”的称号,并被形容为“颇像一座无人能够探知的古墓,充满悬疑与传奇”。
  不过,不少网友一边转发,一边发出质疑声,有的干脆在标题后面写上“求戳穿”。
  很多报道说郝笛为北大历史系客座教授,但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院长刘雄明确表示:“当然不是。”刘雄告诉记者,他也是在微信上才看到郝笛,“文物鉴定学是博物学的范畴,没有神童也没有神话。”
  “天才”郝笛到底是何方神圣?记者多方联系郝笛未果,但找到了“发现”郝笛的记者、熟识郝笛的文物专家,通过他们,戳穿了一些“神话”,大致“考证”出一个“不是什么神”的郝笛。
  第一个报道郝笛的记者说
  他是一个商人,不是“神”
  微信上流传颇广的这篇“神文”,并没有注明来源,也没有发表时间。经过百度检索,多家网站注明转自2007年4月的《大连晚报》。不过,这并非郝笛首次见诸报端,自2002年起,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媒体对郝笛进行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每日新报》《福州晚报》《大连晚报》、安徽电视台、央视十套等多家媒体。
  这些报道刚开始还不太离谱,但随着一波一波的媒体“轰炸”,故事越来越离奇、玄幻,郝笛也就越来越“神”了。
  在可以查到的消息源中,最早的报道来自天津《每日新报》,于是记者赴天津,辗转联系到了第一个采访报道郝笛的记者魏孝民。
  虽然距离采访郝笛的时间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魏孝民对当年采访的诸多细节仍十分清晰。魏孝民称,早在2001年他就给郝笛拍了一个图片新闻,网上流传的很多郝笛在家中研究收藏品的照片都是他拍的。
  作为为数不多亲自采访过郝笛的记者,魏孝民对郝笛的印象是,“挺有城府,不像同龄的孩子。面对采访镜头,一点都不紧张。”
  魏孝民称,报道郝笛的想法,源自他与天津市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会长何志华的一次聊天。“何大爷说协会有个喜欢研究古币的孩子,我一听挺感兴趣,就联系采访了。”
  报道郝笛的稿子刊发后,经常光顾天津沈阳道古玩市场的郝笛,从普通常客变成了收藏新星,“很多古玩商人围着他,夸他,捧他”。郝笛的父亲对此很激动,一次吃饭时对魏孝民说:“魏老师,以后你就是孩子的干爹了。”
  “一开始我觉得这孩子年龄小、爱好收藏,挺好的,可没想到出名后就和过去不一样了,不单纯了。”据魏孝民介绍,郝笛后来热衷一些经营活动,口碑也就大不如前了。
  天津市沈阳道古玩市场德宝斋的老板对记者说,“以前经常能看到郝笛,一个人来买点古钱币、青铜器啥的,大概2008年左右突然就不来了。”在他看来,郝笛“很勤奋,但眼力不咋的”。
  对于近几年网上流传的关于郝笛的东西,魏孝民称,他都看到了,但“不信”。
  “我当初去他家采访,他父亲就说郝笛晚上睡觉时,一枚古币攥在手里,能追溯到相应的朝代。这些话,我不信。”魏孝民迟疑了一会儿接着说,“他父亲是一个商人。至于郝笛,他是人,一个商人,不是什么神。”
  一同采访过郝笛的白冬梅也对近来网上流传的把郝笛描述成“神童”的文章感到很奇怪,“十几年前的报道了,怎么现在又炒起来了?网上的东西我也看了,感觉都变质了。”
  事实上,1985年出生的郝笛,现在已年近30。但在每隔几年就会出现的各种传奇故事里,他一直是少年。
  熟识“神童”的文博专家说
  郝笛出名后,“就有些不好的苗头”
  6月30日,在“神文”中对郝笛佩服到五体投地的司马南发了一条名为《被逼出来的我的一点说明》的微博。他说,十几年前在南方某卫视的谈话栏目中, 采访过一个据称认识古钱币等文物的孩子。现场几样东西是孩子自己拿来的,或是家里人拿来的,还是记者从哪里拿来的,他现在记不太清了。但主持人所提的问题是记者预先设计好,并且事前沟通过的。
  司马南在微博里写道:“假如大家现在在网上所传的这个考古天才少年,就是当年我采访过的那个小孩儿,未免离题万里言过其实了。”
  记者注意到,媒体报道中,在介绍郝笛时,无一例外地都提到,郝笛曾获得过天津第六届民间收藏展金奖。
  据记者调查,天津民间收藏展是由天津文庙博物馆和市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而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正是引见魏孝民采访郝笛的何志华。
  7月11日,记者在天津文庙博物馆院内见到了何志华,一听记者想了解关于郝笛的事情,他长叹了口气。“我都十几年没见着他了。”何志华确认,郝笛曾是天津市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当时跟着会里研究钱币的专家王宗发老师学习古钱币”。但自从被媒体报道后,郝笛就再也没有来会里参加交流和学习了,“算是自动脱会了吧,现在已经不是我们的会员了”。
  虽然何志华已年过七旬,也不会上网,但他听别人说过网上关于郝笛的那些报道。对此,何志华的评价是:“就是对古钱币热爱,谈不上天赋,不可能有与生俱来的天才、神童。”
  对于郝笛是否获得过天津第六届民间收藏展金奖一事,何志华称:“我们委员会搞展览,以前都由博物馆出钱,发一些参展的证书。那次,可能因为经济紧张,博物馆没有投入,结果就说,谁如果愿意要证书,谁就自己出钱制作。”
  “据我所知,那一届所有的证书上面写的都是金奖”。
  据何志华介绍,媒体报道郝笛不久,他就发现“这孩子有一些不好的苗头”,“喜欢在外面搞经营”。何志华还曾让郝笛的父母带着郝笛来会里谈过,“别把孩子给害了,要真喜欢研究这个,就去专业的学校学习,多向协会里的老同志请教,别老搞那些上不了台面的经营,一沾上那个就静不下心学习了。”
  “但是他父亲听了就不大高兴,还得意地说带着几十万块钱和郝笛去西北买文物去了。”“能说文物买卖吗?国家都是明令禁止文物买卖的,那些个东西害了他。”何志华说。
  在诸多关于郝笛的报道中大都提到这样一个细节:郝笛一年里有大半年时间应邀到青海、宁夏、甘肃、陕西等地考察交流和鉴定文物。
  七八岁就给故宫文物挑错?
  马未都:分明是瞎扯
  与吸收郝笛入会的何志华、第一个采访报道郝笛的魏孝民相比,古钱币专家、天津市钱币学会理事王宗发认识郝笛时间要更早些。
  王宗发回忆,初识郝笛是天津民间收藏委员会在历史博物馆搞的一个展览上。“我是负责钱币这一块的,当时展台都安排完了,有个人进来介绍说,一个小孩想参展。我见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想着这么小就好古钱币,好事,就临时给他安排了一个柜台。”
  “说实话,他展览的几十枚钱币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了。”王宗发评价称,“当时这孩子挺内向,不言不语,不喊不闹的。”
  展览结识之后,郝笛经常主动与王宗发联系,“我发表的一些学术文章都给他看,我在博物馆讲课他也过去听,也常打电话向我请教一些问题。”王宗发说。
  但王宗发发现经过媒体报道后,郝笛和家人都变得不一样了,“媒体一炒作,他和他父亲就飘飘然了”,王宗发称他也曾找郝笛的父亲谈过,奉劝说:“孩子小,你别让媒体把他炒成这样,这样对孩子不利,孩子如果研究这个你得让他去专业学校,让他逐步深入地学习。”
  “他父亲很不以为然,甚至很不高兴。后来我也就不说他了,我有十几年没见过他们了。”王宗发说。
  对于诸多报道中对郝笛的一些“神奇”描述,王宗发苦笑不已。
  “神文”称,2001年11月30日,天津红桥区复兴路工地文物发掘现场,十几位考古专家仔细端详着一块刚出土的铁疙瘩,没人能说明白它的来龙去脉。一筹莫展之际,16岁的郝笛出现了,并说:“这是清咸丰年间福建宝福局铸造的铁钱,因工艺粗糙没有流通,就运到天津当炮砂!再往下挖还会有***。”10分钟后果然挖出一颗直径4厘米的铁***。
  “报纸上报道的所谓郝笛在(文物挖掘)现场说的话、他所了解的情况,那些都是我研究出来的。他关于古钱币的一些言论全都是我发表在文章里的一些东西,那些文章我都给他看过。”王宗发苦笑道。
  诸多报道中都提及,复兴路工地“一鸣惊人”之后,天津许多大型考古挖掘现场都邀请郝笛到场鉴定。
  “考古是一个特殊的专业,专业考古队有他们的规章制度,工作非常严谨,有些甚至是保密的,绝对不会随便邀请外人去参加鉴定。”王宗发说。据了解,王宗发对古钱币研究造诣很深,名气很大,但即便如此,也从未接到过考古队的邀请。
  “神文”里还提到,郝笛收藏了大量古钱币,“20万余枚铜钱,且无一重复”。“可笑,不可能!这都是外行话。铜钱是古代流通货币,铸造时都是一提一提铸造的,不可能20万余枚,无一重复。”王宗发说。
  “有些报道说,郝笛七八岁时就在故宫博物院给文物挑错了,这纯粹是胡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他的文物知识从哪来?”王宗发对此质疑。
  王宗发的质疑也得到了知名收藏人士马未都的赞同,“稍正常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瞎扯,文物鉴定是一个技术活,你没有一定的积累,几岁就能怎样怎样,怎么可能?!”
  针对“神文”提及的学术成就,@汗青微博指出:“《发现鱼肠剑后的探索》、《棘币初探》,没有任何刊载信息,核心期刊里没有,普通搜索引擎里也没有任何刊载信息,基本可以肯定是杜撰的。从我对古兵器学术论文的关心,我推测,一,可能完全不存在;二,了不起是报屁股上的豆腐干文章。”
  有一说一
  古玩界缺乏鉴定标准
  伪专家甚嚣尘上
  郝笛被冠以“收藏神童”,但马未都称“不知道这个人”。
  马未都向记者介绍,文物圈里的鉴定,都是自己对自己的名声负责,没有一个社会公认的体系。现代媒体的炒作,以及拍卖行的刺激,使收藏渐渐由小众行业变成大众瞩目的热点,而社会上真正有本事去鉴定的人远远满足不了鉴定的需求,所以在这个收藏的江湖里,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
  “在收藏界,这些事儿非常多,只不过因郝笛年纪小,更引人关注。其实有些老先生也不懂,但他也冒充专家给人鉴定,这种事儿挺多的。”马未都对此分析说。
  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院长刘雄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也提到,古玩界确实缺乏基本的鉴定标准,伪专家甚嚣尘上,这门学问需要学科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