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 辞世 参军 回乡 含笑

15岁偷偷参军抗日,71年后回乡见母亲仍在等他,当晚母亲含笑辞世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31 11:23:02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很多中国人第一次认识到战争的残酷都是在课堂上学习《十五从军征》这首汉代乐府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名15岁就离家打仗的老兵,在80岁回乡后遇见的种种场景,而在2000年后的现代,一名叫谢春生抗战老兵,几乎是以《十五从军征》的方式向世人讲述战争中可贵的人性。

谢春生一家是因为战乱流亡的难民,一家人流亡到上海时恰逢抗日战争爆发,其父亲死在了混乱中的上海,从此谢春生对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

不久后,谢春生跟着母亲和妹妹在一座村庄里落了脚,本来一家人或许可以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但是谢春生为报家仇,也是为了保护母亲和妹妹不再因战乱受颠沛流离之苦,一直想出去参军打仗。

有一天一支军队路过他所在的村子,谢春生当即决定追上去参军,不过他也知道母亲是不允许自己去的,于是在晚上悄悄地对着母亲磕了几个头后,偷偷地离家参军。这一年,谢春生只有15岁,不过在当时的那个年代,15岁的年纪普遍都是家中的顶梁柱了。

谢春生想过自己或许在战场上牺牲,这样至少他的灵魂会和父亲一样回到母亲身边一起守护着这个家。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当1945年日本投降后,本应解甲归田的他,却因为内战而和家人无法相见。

展开全文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反动派败退台湾,谢春生也不得不跟着溃军来到了台湾,不过他当时还以为反正台湾很快也会被解放,自己也能很快回家,只是这个念头最终成为了久久不能实现的念想。

谢春生在台湾退役后,就地安了家,娶了妻子有了孩子,他乡成了家乡,而家乡成了那遥不可及的地方。虽然谢春生想过很多办法联系、寻找母亲和妹妹,但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没底,一是两岸隔绝,寻人的信不管寄出多少封差不多都是石沉大海;二是当初自己离开时就在打仗,母亲和妹妹还在不在当年的那个村子,甚至还在不在世,都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他没有放弃,一直尝试着各种方式,为了那个遥不可及的家乡,为了不辞而别的遗憾,渐渐地,谢春生不再年轻,皱纹和白发见证了流逝的岁月,也在消耗着他内心中那仅有的念想。

台湾国军老兵

2008年12月15日,两岸终于实现了划时代意义的“三通”,无数在台的国军老兵第一时间选择了回大陆寻亲。谢春生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激动,这个时候他才发现那个似乎已经不再抱期望的念想还在自己的心底。

虽然时隔71年,但86岁的他对当年的那个村子记得还很清楚,毕竟那是从离开第一天起就朝思暮想的家。尽管村子已经大变样,名字也改了好几次,但凭着谢春生记忆中的细节,大陆的工作人员还是很快找到了村子,而更出乎他意料的是,母亲和妹妹都还在那个家里,不过母亲已经106岁了,重病卧床,意识时有时无。据妹妹反应,母亲晚年最牵挂的还是谢春生这个儿子,尽管音讯全无,村里人也都说死在了战场上,但母亲还依旧认为,儿子会回来的。

谢春生听说母亲和妹妹还在世,也不顾自己86岁的躯体执意要亲自回家。

台湾老兵回乡

回村时,村里很热闹,妹妹来到村口亲自迎接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哥哥,两个老人相互搀扶着回家,一路上止不住的不仅是眼泪,还有那发自内心的笑容。

回到家中,谢春生走进母亲的卧室,母亲躺在床上无法动弹,也很难开口说话,但似乎是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儿子一般,情绪上显得非常激动。谢春生跪在母亲面前,说了很久……

也就是在这天晚上,母亲如放下牵挂一般面带笑容,离开了这个世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时隔71年的重逢,其实对于谢春生一家人来说是幸运的,因为台湾还有很多大陆老兵无法回到家乡,或是回家时,亲人早已不在。

不过也正如谢春生一样,不管离家多家,家里的亲人永远欢迎游子回家,两岸即便暂有隔阂,也阻挡不了血浓于水,改变不了同宗同源,不管离开多久,落叶终究会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