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厚博学的乾隆
越南使臣潘辉益赴清朝觐时,曾在日记中记载乾隆皇帝亲手倒酒给自己,潘辉益诚惶诚恐,赶紧“倾饮不敢余,醍醐润肺”,连忙一口喝尽,不敢存留,喝完只觉得醍醐灌顶,清凉润肺,喝完还连忙“叩谢连稽首,降堦还就班,足蹈而手舞”。
潘辉益立马磕头拜谢,说皇帝陛下赐我归国,还亲自赐酒给我,我内心十分高兴,不禁手舞足蹈起来。他心情高涨,作诗一首,极力赞颂乾隆:“圣人恩育旷前古。海南翰墨臣,侥幸叨简顾禁内赐游观重奉御前杯韶钧长恋慕”。
说自己南国来的微臣,有幸叨扰皇帝,皇帝给自己的种种优待,赏赐观赏各处奇景、参加各种宴会,让自己终身难忘,甚至都对“上国”萌生了留恋之情,潘辉益继续说:“藩国奉琛频,几得奇遭遇。飞来报国人,皇华第一部”,自己国家虽然入贡频繁,但受如此优待却前所未见,因此以纪成“皇华一部”。
从以上形象文本我们可以看出,越南使臣对这次清朝对使团的特殊礼遇感到非常满意,内心十分感动,从侧面也可以看出,乾隆对这次越南国王入觐的重视程度很高,他自始至终对越南使团的赏赐都极为丰厚,各种宴会陪游也是接连不断,他本身还以极大的热情对待越南使臣,这些行为让越南使臣构建的乾隆皇帝形象十分正面。
展开全文
这种印象,一直持续到使团出发回国之时。过几日,越南使团从西苑公馆登程回国,潘辉益启程前感概说:“观光亲接云霄近,行远重看水石奇。牢落客怀偏恋景,圆明花柳荫瑶墀”。
他回忆一路上看到的景观,称自己各种奇景都见识过了,唯独对皇家园林的景色意犹未尽。又在与武工部(武辉瑨)的诗中说:“帝德包涵均暨远,客情羁绊最惊秋。指南望慰归軿早,拱北神随禁御留。多少馆员攀柳思,彰仪门外欲踟蹰”。
潘辉益构建的乾隆形象中,越南使团千里迢迢来到京城朝贺皇帝大寿,乾隆皇帝如此宽宏海涵,对于西山之往事既往不咎,又以极大的热情对待各使臣,使越南感受到了被中国视为“第一藩国”加以对待的自豪感。
加之京城胜景难却,各种皇家园林的景色实在是如仙境一般,给自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像,所以临行之时,潘辉益在彰仪门外几度徘徊,难以启程,对京城这段经历感到依依不舍。
对于旅途中的优待,潘辉益赫然创作出这样的形象:“大皇帝特格督臣伴送,舟车旌旗,耀人耳目”,皇帝专门派督护官全程护送,使得使团声势浩大,旌旗车队十分耀眼,恢宏温厚的皇家形象跃然纸上。
潘辉益还描写乾隆:“崇尚科典,臣工祝碫祠,多用寿仸活仸等字”,说皇帝推崇科举典籍,体现出博学多才、满腹经纶韬略的乾隆形象。
此外,阮偍在《华程消遣集》里曾描述乾隆皇帝说:“云集衣冠拜圣人。仰见龙颜德得寿,可知天命敬惟亲。金章玉席洪恩浃,滹伞难酬顶踵仁”,这里描写了各国使臣在皇宫内云集觐见乾隆的场景,阮偍运用华丽的辞藻,极尽奉承之能事,夸赞乾隆的长寿、功绩的伟大,构建了他眼中乾隆气度恢弘的形象。
勤奋好学的乾隆
1790年,潘辉益随国王阮光平一同觐见乾隆皇帝,某日宴筵之时,据潘辉益描写了乾隆宴会时的形象:乾隆旨召,“礼部引我国伶工入唱曲”,让礼部官员引越南伶工十名入殿,随后“按拍演唱”,乾隆帝听到越南伶工的歌声,非常高兴,觉得十分有趣,赏赐给他们大量银币。
同时,命令太常官在梨园内再选拔十位伶人,且按照越南伶工的服装样式(一种秀才帽子搭配带领的服装)设计了一种新式衣服给伶人们。
然后鼓瑟吹笙,召越南的伶工入他内宫教他“操南音”,也就是学习越南唱戏的口音,和着曲调学习了数天,并调教了自己的戏班子,等到下次开宴的时候,乾隆让中国和越南的伶工分列两行,让他们对唱,音律格调等居然十分契合。
此番描写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乾隆形象,他热衷于研究新事物,对越南唱曲形式表现了强烈的兴趣,愿意去学习这些戏曲的形式,最不可思议的是,短短数天,竟然能调教出自己的戏班子,甚至使中国伶工的唱曲能与越南曲调相和。
这段故事构建出颇好学习、能力很强,善于成功的中国帝王形象。潘辉益眼中这样的乾隆,很难说与他内心的“慕华”思想没有半点联系,也许是因为清朝的繁盛和强大,让潘辉益觉得作为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乾隆的“兴趣广泛”是理所当然的。
由此可知,越南使臣眼中的乾隆形象如何,受制于越南对清朝的整体想象,同时,也体现出清朝在越南朝贡沿途极力塑造自己“强盛”形象的各种手段,终究是有所效果。
温朴谦厚的清朝官员
清朝的朝贡制度包含伴送官制度,伴送官,就是由清政府任命的,一路上陪同、照顾使团的官员。西山朝时期越南的朝贡,清朝方面一般会派出两种伴送官护送越南使臣,长途伴送或短途伴送。越南使者称他们为“长送”或者“短送”。
长送,即从护送地开始,一路陪同使团进京,或使团回程时一路将使团送到边境,如1790年乾隆特地命两广总督福安康全程护送越南国王阮光平一行人进京。
短送,就是某个省自己派出的官员,使团快到要到达本省边界时,短送官员奉命前去迎接,带领他们到省会城市参加宴席,使团再次出发时,短送官负责将他们护送到本省的边界,再回省复命。
这些“伴送官”,是越南使臣在中国朝贡途中接触最多的一批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沿途省会、城镇的各级官员,负责交接手续的负责官员等,因此越南使臣构建了许多关于“伴送官”及其他官员的形象。
1789年,武辉瑨遇到宁明州府的知府李大人,他见李知府气度不凡,与之交谈,随后为他写诗一首:“北塞久闻谈福曜,南人时获四春风”,说自己自南方来,与知府大人相谈甚佳,如沐春风。
1790年武辉瑨遇到年轻官员汪公索,只见汪公索一副年少模样,他戴的帽子上有孔雀尾,容貌十分有威严,这给武辉瑨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武辉瑨随即表示,期待与他一同入京贺寿。
在拜会河南顺府梁大人的时候,武辉瑨说:“尊大人,万国鸿才,佐硕望,膺翰屏旬宣之寄,仁抚中州,扬柔怀绥定之风,恩施外国”,武辉瑨称赞梁大人是万国“鸿才”,颇有治理之才,不仅将中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在接待越南使团的过程中,也体现出怀柔远人之风,以“恩”施外国,让他十分感动。
又比如,使臣阮偍在拜会柳州参军的时候,在《华程消遣集》中说到他:“每在谈笑徽器宇,却从笔札见精神”,阮偍说自己与之笔谈,谈吐之间感到他的气宇轩昂,精神气度不凡。在洞庭湖,阮偍遇到湘阴正堂公,于是形容他:“清白难辞,温和易使远人来。近临棠舍知仁政”。
说正堂公一副温厚谦和的模样,为官清廉,对治理地方施以仁政,他辞色温雅,远方来的客人都觉得他和蔼可亲。再比如潘辉益,他在江西九江城,见到了当地的馆主贡生吕肇祥,他这样形容吕馆主的居所:“满室芝兰见善居,清芬养得此心虚”。
说整个屋子都是兰花与草木,是“善居”,正是因为这满室的芬芳才使得他养成了谦虚的性格,可见对他的映像之好。潘辉益与其笔谈良久:“接实偏恋笔谈余”,他描写道,自己与吕肇祥这次笔谈十分愉快,不忍结束。
对于伴送官的感谢,潘辉益也有所记载,1790年,他在感谢护送官王分府(王抚棠)的诗中写道:“福总督委王,奉命长送,一切事宜,加心邦护。尤致情于余,回到明江,王邃来坐船作饭,有眷恋惜别之语,爰谢以诗”。
越南使团完成朝贡任务以后,护送官福安康因为要回两广处理事物,因此先行一步回了两广,于是他任命王抚海棠继续护送越南使团成员回国,途中王抚棠对使臣们细心照顾,一路陪伴,回到宁明江。
对于途中各地官员的接待,越南使臣一般会表示感谢,比如在韶州,潘辉益等人受到韶州地方官的接待,因此他感叹说:“柔怀久仰天王泽,欵晤方知地主心”,说自己身为朝贡成员,受到天朝的厚待,实在是感谢他们这份柔远宽厚的地主心。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越南使臣眼中的中国官员,大多为人温朴谦厚,对越南使臣们百般照顾,越南使臣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加之双方同为儒家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使用汉字,使得越南使臣对与中国官员们笔谈交流表现出极大兴趣,也使得他们构建了许多温和博学的中国官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