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育 语文 基于 创新 小学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研究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31 07:44:03 浏览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点击上面 蓝字关注我们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

(一)选读法

该方法最关键的就是“选择”,小学生对文章和书籍不够了解,所以,教师和家长需要选择文本材料,可以直接指定某个文本,也可以提供多个文本,将最终选择权交给学生。选读的方法能够让阅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能够集中强化学生某个方面的能力,或者丰富某个方面的知识。例如,阅读《枫树上的喜鹊》时,可以从喜鹊的角度选择相关的书籍,为学生推荐胡明宝的《喜鹊和玫瑰》。教师要和家长联系,尽量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喜鹊和玫瑰》。学生可以向家人介绍枫树和喜鹊的故事,和家人一起阅读完成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玫瑰和喜鹊的想法,对两个文本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之处,总结两个作者描述的喜鹊有哪些不同之处,将选读法与比较阅读的方法相结合,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文本材料的主题思想。

(二)精读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般会采用精读法,在教师的带领和引导下,逐句解析文章,在精读中找出文章中的细节,详细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结构、主题、情感转折,将精彩的段落记录下来,或者对这些语句段落进行批注,在阅读的同时深入思考。学生在精读时,过于依赖教师,如果自己精读一篇文章,往往收获较少,对文章的理解也不够透彻。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将精读教育的重任交给家长,和孩子一起专注在文本中,仔细解读文本的每一个段落和每一句话,甚至是文本中的关键词语。例如,当学生阅读《穷人》这篇文章时,应当重点关注人物的对话,从文字中读出背后隐藏的含义。如描写桑娜时,文中用“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进行描述,另外,文章中的渔夫也表达出同样的意思:“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些文字能够反映出桑娜和渔夫都非常善良。只有学生仔细解读桑拿和渔夫的话语,才能准确把握文字的内涵。学生还可以在精读中找出精彩的描述,如“外面又黑又冷……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段场景描写极具画面感,屋外和屋内的场景对比强烈。学生可以在精读中记录下这段文字,对这些精彩的语句进行评价。

(三)速读法

速读法并不是简单地加快阅读速度,有的学生快速阅读之后,没有留下任何印象,甚至连文本材料的大致内容和整体思路都不知道。一味追求速度,却没有获得有效的内容,这种阅读是无效的。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速读方法,例如,阅读《童年的发现》之前,让学生阅读并思考一些问题,学生需要回答几个问题:主人公在童年时期发现了什么?主人公是如何发现的?为什么主人公会有这样的发现?主人公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这些问题并不需要精读,如果全神贯注地速读,学生完全可以回答出这些问题。速读讲究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这是速读最基本的要求。在家校共育中,还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阅读,例如,以阅读速度为标准,或者以理解程度为标准,激励学生快速阅读,并且在阅读中全面总结文本,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作用下,让学生掌握速读方法。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很多小学生没有阅读习惯,与缺少阅读氛围有很大关系。如果学生身处图书馆,所有人都在聚精会神地阅读,学生自然会产生阅读的想法。要想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既需要学校的帮助,也需要家长的帮助,这是因为学生最常在的场所就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可以在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中营造阅读氛围,创造阅读环境。学校可以将某个闲置教室设为图书室,向所有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休息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到图书室阅读。另外,每个班级都可以开辟一处图书角,学生能够随时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交流分享活动,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书籍分享给同学,为同学讲述书籍的主要内容,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借此调动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展开全文

家长可以在家里安装书架,购买孩子喜欢的书籍,还要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孩子在家里时,家长经常玩手机、看电视与经常读书、弹琴、画画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孩子看到父母经常阅读书籍,自然而然会想要和家人一起读书,家长也可以通过一起读书的方式陪伴孩子。对于小学生来说,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家长利用好家庭中共同相处的时间,就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阅读的过程中,家人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阅读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经常和孩子进行读书交流,亲子关系会更加和谐。

三、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

对于线上交流来说,教师可以建立微信或QQ 群,与家长一起讨论学生阅读的情况,秉持民主的原则进行交流,鼓励家长提出建议,表达自己对家校共育和阅读教学的想法,甚至还可以说出自己的顾虑和困难,消除影响家校共育的因素。在交流沟通中,教师发现了很多现实问题,有的家长回家很晚,基本都是爷爷奶奶在家里照顾孩子,有的家长并不喜欢阅读,也没有时间阅读。为了落实家校共育,教师要针对家长的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工作比较忙碌的家长可以在休息日和孩子一起阅读,还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文本,为家长提供一些简短的故事,在孩子睡觉前与孩子一起阅读小故事。

对于线下联系来说,教师可以在家长会时集中讨论家校共育和语文阅读的问题,还可以在家访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家庭的阅读氛围。在家长会中,同样要鼓励家长积极发言,共同制订行之有效的家庭阅读计划。在家访中,教师可以向家长提出共同阅读的建议,尽量预留一段时间专门陪伴孩子。教师还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布置家庭阅读任务,如果家长比较忙,以阅读短篇故事为主;如果家长时间比较充裕,自身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带领孩子阅读名著,让家庭阅读更具针对性,让小学生逐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和亲子共读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非常有限,教师可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由家长负责自己孩子的课外阅读。选择课外阅读文本材料时,不要全部选择书籍,简短的文章同样符合课外阅读的要求。学生可以采用速读的方法进行阅读,阅读的过程中或者阅读后一起探讨文本的内容,确保学生了解书籍的内容和主题,并且能够自己思考和感悟。组织亲子共读活动,为家校共育提供良好的机会,为了鼓励孩子阅读,可以设置一些奖励,例如,当孩子阅读完成后,提供不同的奖励,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学生,让亲子共读活动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让孩子更加主动、快乐地阅读。

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选择阅读材料。与全是文字的文章和书籍相比,小学生更喜欢图文结合的绘本。家校共育和绘本阅读在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绘本中含有大量的图片,小学生可以根据图片进行阅读。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喜好选择合适的绘本,将绘本作为课外阅读和亲子共读活动中最主要的文本材料。家长还可以当一个倾听者,让孩子复述绘本中的故事,如果孩子表述不清,家长可以提问,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如果孩子想让家长明白故事的整体内容和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孩子必须先读懂、读透绘本中的故事。家长和孩子不必在一天内阅读完一本绘本,可以分几天阅读,在当天阅读结束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分别猜想故事的发展和走向,在下一次阅读的时候,看谁的猜想更准确。以这种方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可以避免孩子阅读到一半就失去兴趣。

【工作单位】

甘肃省临夏县新集镇新集中心小学,甘肃临夏

——《新课程》杂志(节选)

初审:张俐丽复审:李琴芳终审:郝二军

校对:常超波编排:郭美艳

关注《新课程》杂志社如下媒体(咨询\购书更方便)

淘宝店:新课程杂志社

【】

官 微:新课程杂志

新课程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官 网:新课程杂志社

【】

《新课程》杂志

主 管: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 办: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4-1324/G4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3-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