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民歌分布广泛、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特点各异。汉族是河西地区的主要居民,其民歌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对河西汉族民歌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河西汉族民歌形成的文化背景
历史资料和考古资料都证明,从商周、春秋、战国、秦到西汉初期,河西的先民先后是氐羌、月氏、乌孙和匈奴。他们“居敦煌、祁连间,有张掖、武威、酒泉数郡之地”。夏、商、周三代,居住在河西的羌、月氏、乌孙和匈奴各民族都有着庆收获、祭鬼神的舞蹈活动,这种“有节奏的舞动就是河西地区最早的舞蹈”。人们常说“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也可以这样说“节奏是音乐的根源和基础”。在河西人从“有节奏地舞动”开始,便萌芽了河西民歌。
春秋后期,原居内蒙鄂尔多斯一带的月氏族移至河西,羌人开始南穿、东徙,入青藏、中原一带,至秦代的几百年间,月氏与剩留的羌人相融合,成为河西的主要居民,过着游牧生活。秦末,位居我国北方的匈奴打败月氏,占据了整个河西,从而成为当时河西的主要居民,他们一直保持着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特性。从河西居民的渊源来看,月氏族来源于蒙古草原,匈奴曾控制着蒙古草原,蒙古族自古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自羌至匈奴为河西居民的2000多年间,河西民歌不可谓不丰富,只是以少数民族民歌为主罢了。
汉晋(西汉、东汉、魏、晋、北朝)时期,随着中原人口的迁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河西的民间艺术发生了巨大变化。燃灯节是汉代河西居民的重要节日,在河西流传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观灯节、元宵节,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3]在这样的喜庆节日里,男女老少都可以通宵观灯,玩把戏、逛通城、猜灯谜、舞龙灯、踩高跷、打太平鼓、扭秧歌,踏歌狂舞,昼夜不绝。自霍去病西征,被迫迁至漠北狼居胥山的匈奴人留下了“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的歌谣,河西便有了民歌这种艺术形式的记载。
两汉时期的河西走廊,是中国历史上率先向西方开放的地区,中西文明交汇,人们的文化生活相当丰富,在民间社戏 中出现了“戴竿百戏”的民间造型舞蹈“铁芯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成为中国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重要地区。汉代以来长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西域乃至欧洲、中亚、南亚的音乐、舞蹈、乐器也流经河西并加以改编,使河西居民的文娱生活出现了崭新内容,形成了《西凉乐》《甘州子》《八声甘州》等高雅的乐舞,并发展为后来唐代宫廷燕乐。汉晋近800年间,是河西汉族民歌形成的重要时期。
唐、宋、元时期,河西成为中国第三次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区。在自隋至元的近800年间,先后有吐蕃、回鹘、西夏、蒙古族入居或统治河西,长达500多年。汉族文化的强大传承力和吸纳性使得河西汉族居民比中原汉族更多、更早、更快地吸收少数民族文化的某些内容,使河西民间文化逐渐演化为今天河西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小地域分布的特点。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佛教盛行于河西,于 是有了专门讲经的僧侣,他们把深奥的经义通俗化,发展成一种说唱艺术,到明清时代,演变成河西宝卷,在民间流传、发展,经久不衰。以凉州民间舞伎《西凉伎》为基础,发展成为有音乐、歌舞,还有人物对话和简单故事情节的河西地方戏——秦腔。在张掖地区,至今还流传着“跳羊角、闹羊角,闹着羊角做什么?四书上留下‘乡人傩’,解瘟疫来和地脉”的歌谣。这一时期是河西汉族民歌得以发展的重要时期。
明、清两代至中华民国时期的500多年间,河西汉族民歌在继承宋、元民歌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熟。
河西民歌在广大的河西人民中间世代流传、广为传唱,不仅代表了河西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也记载了河西人民的历史,反映了河西人民的生活状况。直到今天,仍然是河西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生活伴侣。
展开全文
二、河西汉族民歌的内容与风格特点
题材方面:从河西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源流看,河西人民长期处在被奴役、被压迫、被剥削的社会地位,因此,河西汉族民歌取材于封建礼教及买卖婚姻毒害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向往美好爱情的内容居多。由于河西的地理环境、劳动方式、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有所不同,反映劳动生活的民歌数量也不少。民国至抗日战争时期,人们又把旧调换上了新词,涌现出了反映现实生活和革命斗争的民歌,也有红军遗留下来的革命歌曲 。历史上的河西走廊充满了神秘色彩,有许多童话故事和传奇的历史人物,这里有苏武牧羊的足迹、有霍去病的沉沙折戟、有西汉雄伟的长城、有格萨尔王铁骑踩出的马蹄印、有辉煌的西夏古碑遗迹和皇家寺庙,更有世界闻名的佛教文化圣地—— 敦煌 。因此,反映历史人物传奇故事的民歌深受人们的喜爱。
体裁方面:有劳动号子、花儿、信天游、诙谐歌曲、吟诵小曲、社火小调等,丰富多彩。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说唱、领唱与合唱、吟唱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风格特点:河西汉族民歌语言朴实通俗、旋律流畅、朗朗上口、便于传唱。从曲调看,既有高亢、豪放的当地“土产”民歌,也有细腻、柔美的近似南方情调的“外来货”,这些特点显然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有关。
三、河西汉族民歌的分类及基本曲调特点
(一)劳动歌
这类民歌以劳动号子最多,牧歌次之,也有少量的纺织歌。其音乐形象粗狂豪迈、坚实有力、曲调质朴、句式方正,具有浓厚的劳动气息,如《打庄墙》《推井号子》《三夯调》《纺线》《放牛羊》等。
谱例一
(二)爱情婚姻歌
河西地区以反映男女爱情、婚姻生活的民歌数量最多,这类歌曲旋律线条平稳而流畅,曲调优美动听,表现细腻委婉。常借用一些细小的物品作为感情的寓托,构思巧妙,意味深长,表现手法朴素、简洁。其数量最多,是人们最喜爱的民歌之一。如《十杯子酒》《张先生拜年》《十三上定亲》《害 相思》《说媒娶亲》等。
谱例二
(三)生活歌
河西汉族民歌中的生活类歌曲只取它狭义的概念,主要指反映日常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歌。这类民歌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现实生活、风土人情和精神面貌。曲调大多清新、谑趣,音乐情绪乐观、喜悦,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如《十样景》《人人都说蓝桥好》《逛河西》《顶嘴姑娘》《货郎下山》《十劝人》等。
谱例三
(四)传说叙事歌
这类民歌采用分节歌的形式,以叙述历史人物中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英勇善战的事件和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其故事情节动人,神话色彩浓厚,劝化、教育的功用明显。曲调委婉,感染力强。如《十盏灯》《张大人领兵》《孟姜女哭长城》《述清朝》《珍珠倒卷帘》等。
谱例四
(五)革命斗争歌
这类民歌大多诞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当地革命志士、进步群众编写,内容有配合土地革命的《土地革命歌》,有反映红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红军抗日歌》《劝郎去当兵》等。曲调往往运用已经在群众中流传的各种小调,使它更快更广泛地得到传播,达到预期宣传效果。
谱例五
河西民歌有深厚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和民间艺人的加工。它曾经是河西人民的精神食粮,现如今已成为河西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进一步地挖掘整理,并对其内容特点、演唱风格、音乐形态以及保护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作者系河西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第四届甘肃音乐黄钟奖获得者;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河西曲艺研究,现主持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背景下的河西古代音乐史及研究;主持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河西曲艺传承创新基地;出版《张掖地区民族音乐志》等三部著作,在《中国音乐》《人民音乐》《中国民族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