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科 辞世 执导 京剧 戏剧

著名戏剧导演马科辞世,曾执导京剧《曹操与杨修》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31 03:19:26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著名戏剧家马科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

马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市文联荣誉委员。曾先后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上海表导演研究学会会长、瑞典斯德哥尔摩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副会长等职。2015年,获得第2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

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942年,考入私立夏声戏剧学校,主工京剧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的悉心教授。1949年毕业后,马科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

1954年马科在周信芳主演的《文天祥》中既扮演群众角色又参与导演工作,该剧成为他戏曲导演生涯之始。1956年,马科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师资进修班学习,师从苏联斯坦尼斯专家列普科夫斯卡娅,系统学习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1958年起他回到上海京剧院正式任导演,工作中他热情洋溢、全情投入,有“拼命三郎”之誉。

马科出身戏曲,且接受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系统训练,善于把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理念与西方演剧体系相结合,兼收其他剧种的长处,逐步形成了写意与写实交融、人物塑造与戏曲程式贯通的导演风格。他导演的作品情节紧凑、个性鲜明、场面生动、风格大气。

展开全文

近半个世纪的导演生涯中,马科曾导演过京剧、话剧、越剧、淮剧、滑稽戏、粤剧等二十余个剧种八十多出戏,其中包括京剧《红色风暴》《赵一曼》《海瑞上疏》《武则天》《战海浪》《海港》《宏碧缘》《乾隆下江南》《曹操与杨修》《盘丝洞》《程长庚》《岐王梦》,越剧《西园记》,粤剧《潮涨潮落》及黄梅戏《红楼梦》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剧目,成就卓著。他导演的《红色风暴》被业界认为既是一部有强烈的京剧特色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更有复杂的人物内心活动的佳作。

在马科导演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无疑是他1988年执导的京剧《曹操与杨修》。该剧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巨大的反响,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里程碑式的作品”。在导演手段上,马科也是一直有意识地追求突破与超越,追求一种融合了传统表演精华和现代舞台形态的突破于一体的表现手法。

《曹操与杨修》剧照

马科曾回忆:“《曹操与杨修》完全是按我许多年探索出的那些规律来进行排演的。我引为自豪的是在我的组织领导下,我们‘全军上下’都发挥着各自的聪明才智,在我们的‘表演艺术科学实验室’里,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在纪律、劳动和创造上人人平等,没有人把自己看成龙套,我们也不许任何人把自己凌驾于集体之上。我们分工不同,角色有轻重,但我们都是为国为民在努力工作,为弘扬民族文化、为京剧的振兴在拼搏。”

《曹操与杨修》在1988年全国京剧新剧目汇演中获优秀剧目奖第一名,马科获最佳导演奖,此后获得殊荣不断。1990年获中国戏曲学会金奖。1992年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塔林和莫斯科访问演出,国际同行盛赞从中看到“东西两大戏剧体系碰撞、汇合后的希望和曙光”。1991年10月,为了给马科过61岁生日,正在苏联演出《曹操与杨修》的剧团的同志们跑遍了莫斯科城,好不容易才找来了生日蛋糕,在旅馆里举行了一个祝贺仪式,马科接过鲜花,举起特地为他用电热杯煮的“方便寿面”,热泪盈眶。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在我心中突然出现了‘战地黄花分外香’这句诗。我已到了离休年龄,在场的上海京剧院领导和同事们异口同声地表示,他们共同的愿望是希望我不要离休,和他们一起继续战斗下去,我当即用杨修的台词回答:‘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

1993年,马科与瑞典皇家戏剧学院院士彼得·奥斯卡尔松互相拜师,其后两人在瑞典共同执导了话剧《仲夏夜之梦》《亨利四世》。1995年,瑞典、中国、印度和莫桑比克四国组成“世界戏剧剧团”。马科被斯德哥尔摩学院聘为客座教授,每年他都要到国外教学、讲学和导演剧目。

马科在戏剧创作和导演理论上也建树颇丰。他编剧或参编了十多个剧目并结集出版,还发表了《试谈京剧演员接受斯坦尼心理训练的可能性》《让京剧与世界接轨》等论文。2000年,马科出版了回忆录《马科回忆》,回忆个人艺术经历的同时,也对自己四十余年的导演经验作出了总结。

马科(左)与童正维在第25届“白玉兰戏剧奖”颁奖仪式上

2015年,第2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将特殊贡献奖颁给了马科。颁奖晚会上,马科手拄拐杖,在妻子童正维的搀扶下登台,立刻获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组委会特意安排《曹操与杨修》的主演、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来宣布马科的奖项,两位共事多年的老搭档在台上握手一笑,全场观众为之动容。正如尚长荣在颁奖现场所说的那样,马科把毕生的经历都献给了中国的戏剧事业,值得我们所有人表达最真最深的尊敬。

马科老师,一路走好!

永远怀念您!

来源: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