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 惊心 通缉犯 大鳄 步步

从控股百亿董事长到通缉犯,“资本大鳄”张海的五步人生步步惊心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31 02:39:14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一、张海的第一步:“藏密瑜伽大师”

张海,1974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88年,他初中毕业考入河南大学武术专修班,期间传出他有“特异功能”,可以把树叶含于嘴中变小,吐出后轮廓不变,而且还能够给人治病。

其实,张海的所谓“特异功能”早就被司马南揭秘,这些特异功能其实是魔术。但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间,张海经人引荐,与“藏传佛教大师”夏日东活佛有交往。

1992年,才18岁的张海就以“夏日东活佛弟子”的身份在各地开设藏密健身中心,招揽学徒,收入颇丰。

18岁,许多人的人生还处在读高中,成天应付考试、课外补习的阶段,而张海却已经成了“大师门徒”,开坛授课,小编不禁感叹,这位实在是做生意的青年天才!

至于“强身健体”,很多时候不过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已,可见青年张海早已精于此道。

张海的名气大了之后,河南省社科院的孙某又帮助他创立了“藏密瑜伽文化研究所”,所谓“官方背景”的加持,使得他由此声名日隆,成了著名“青年气功大师”。

当年的“大师”张海

当时全国风靡一时的所谓“气功热”,可能是张海快速蹿红的有力背景,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1993年,才19岁的张海就授意手下人编纂一本叫做《藏密通讯》的内部刊物,对自己朝见“活佛”的经历大肆包装吹嘘,言之凿凿,令人读来不得不信。

1995年,才搞了三年不到“藏密瑜伽”的张海腰缠万贯南迁广州,只见这位仁兄出入豪宅名车,结交名流巨贾,“藏密大师”摇身一变,成了“资本玩家”。

二、张海的第二步:“资本大咖”

1995年这一年,张海经人引荐加入了香港康达控股公司,参与康达公司在大陆投资的有关项目。

展开全文

据说,当年张海曾经给香港康达的董事长张金富的母亲治病,疗效灵验,张金富因此心存感激,并邀请张海到了香港,尊称其为“张老师”。

曾经担任香港电信长途电话公司的高层的张金富熟悉资本市场,张海也得以进入香港的资本市场,并随后和张金富展开了两年多的合作历史。

在张金富的指点下,张海买入了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裕兴科技股票(主营业务为电脑和学习机),结果不到一年裕兴科技的股价就从4港元涨到了9港元,张海因此大赚了一笔。

为此,出手阔绰的张海专门请人在北京的裕兴科技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祝维沙到香港游玩。

1956年出生的祝维沙北京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的大学生,不仅学历上远高于张海,年龄上也比他大一轮多,二人最主要的共同点就是同为河南老乡。

资本市场的老鸟祝维沙

二人虽然年龄相差悬殊,而且专业也天差地远,但竟然一见如故,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在香港大赚特赚之后的张海回到河南,连续创立了心智实业公司、菩提泉农业发展公司,其实一看公司的名字就知道,那都是打着“佛”的旗号收智商税的坑钱公司。

1997年,张海和张金富等人联手大幅减持手上的香港康达股份从而套取高额现金。张海赚得盆满钵满之后干脆退出了香港康达,返回大陆的他成立“深圳凯地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凯地系”,开始在国内股市兴风作浪。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年的张海才24岁!当时曾经在河南大学体育系教过张海的老师听到张海已经成为“资本大咖”之后死活不信,评价说“就他那点学历能行吗?肯定有人在背后帮他!”

24岁时很多人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进入社会,还没有经历过社会无情的摩擦,但对于张海而言,就算他正规大学没有毕业,但混社会这门专业绝对已经是博士后毕业了!

2000年4月,凯地系收购了深圳东方时代投资有限公司70%的股份,而在此之前,东方时代刚刚入主中国高科。

经此一役,26岁的张海扬名国内资本市场,入主中国高科,任中国高科董事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张海春风得意

要知道,中国高科不是一般的公司,它是1992年经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提议,国内36所著名高等院校共同发起成立的上市公司,在当时堪称“高等教育第一股”。

1993年,中国高科集团公司采取定向募集的方式,组建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改制为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中国高科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这一次,张海站在中国高科的平台上,又如鱼得水地介入方正科技等多家高校和中科院背景的上市公司。“凯地系”频频出击,资本链捆绑关联公司总市值超过百亿,引人侧目。

三、张海的第三步:“收购健力宝”

2001年5月11日,裕兴等公司出资计划收购方正科技,方正科技的大股东北大方正开始增持股票阻止收购。

殊不知,这是张海与祝维沙首次联手,针对方正科技的一次“狙击”,祝维沙在台前,张海在幕后,裕兴公司频频举牌,迫使方正继续增持股票,导致股价不断上涨,而裕兴和张海则从中持续获利。

一番鏖战之后,张海成了最后的赢家,因为裕兴公司实际出资过亿却没有进入董事会,而投资不到裕兴公司一半的张海与李友却都成了方正科技的董事。

长期任职于国家审计部门,期间主持或参与过40余家大型国企的审计和推荐上市工作的李友成了张海新一任的合作伙伴。

在当时的媒体上,常常把张海和李友并称,就好像是“张龙赵虎”、“王朝马汉”那样的好搭档。

李友那时还没有从政府正式辞职,参股公司需要有人站在前台,而张海则需要一个资本圈的资深玩家帮助他介入资本市场,这也是双方开展合作的缘由。

2001年,方正科技再次爆发了股权之争,方正科技管理层试图摆脱方正集团,引入新的控股股东,张海不失时机地继续增持方正科技,想夺取控股权。

方正集团

当时,方正科技董事长祝剑秋与控股股东方正集团交恶,李友也持有很多方正科技股权,支持方正集团,而张海审时度势,决定联合方正集团打压方正科技股份,祝剑秋被逼出局。

为此,刚刚合作了一轮的张海和李友反目成仇。

2002年,张海又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收购健力宝,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饮料厂,但依然不能抵挡资本的威力。

1990年代后期健力宝如日中天的时候,想在多方面进行多元化发展,仅一年时间内健力宝就连续跨界收购多家企业,但并不成功,导致资金流出现危机,很多新产品不能上市。

健力宝不得不开始拖欠供应商货款和经销商货物,导致企业不能正常发展,彻底陷入资金紧张的泥潭中。

无可奈何花落去,健力宝只能选择改制被收购,进入了“张海时代”。而张海又是如何经营健力宝的呢?

28岁的张海放弃了健力宝一直以来展示在公众面前的运动饮料路线,朝“时尚饮料”方向发展,转而重新创造“第五季”等时尚品牌概念。

这一次,张海再一次祭出了“炒概念”的绝活,他给“第五季”创造的概念是“饮料界内永不衰落的第五季”。

然而,由于张海把健力宝的所有产品都叫“第五季”,没有功能诉求,违背了产品核心价值的树立,概念营销成了纯粹的炒作行为。

为了彻底打开“第五季”的市场,张海把健力宝原来的销售人员全部清退,却又把公司的销售队伍从3000多人扩充到8000多人,大举进军终端渠道。

入主健力宝之后的张海

但最后的市场反应却令人失望:产品没有得到大众的支持和欢迎,把货铺到每一个渠道是非常不理性的,随着产品大量的积压,大量的人员,新增的仓库和运输车辆等并没有产生相应的价值,公司的运作成本大大提高。

健力宝的核心竞争力被削弱,短暂的成功背后,暴露了张海品牌经营的重大失误——他把最有价值、最值得保护的健力宝的品牌价值降低了。

但此时张海依然在自我炒作的道路上狂奔不已。

健力宝创办18周年时,张海包下新加坡豪华邮轮,邀客户及媒体出席庆典,号称当年亚洲最大规模的游轮活动。

事实证明张海入主健力宝之后对于企业中心战略思想的理解是混乱的,最明显的失败之处就是张海对足球俱乐部的投资。

从表面上看,投资足球是要通过这个大众体育运动把健力宝“运动饮料”的老品牌扶起来,但是真正在足球比赛期间爆炒的却是“第五季”、“爆果汽”这样的时尚品牌,与体育健康相关的“健力宝”却被抛在了一边。

让人惊讶的是在往销售领域大把砸钱的同时,健力宝竟还搞起了张海擅长的资本运作,哪里有钱赚,资金就投向哪个地方。

当然,这用的都不是张海自己的钱,在他收购的时候,健力宝还是一个负债企业,又搞了那么多外围投资,把主业赚来的收入全都抽调过去,这已经不是理性投资,而是一个输红眼的赌徒期望一把翻身了。

在饮料战场受挫之后张海没有专注于健力宝本身,而是希望通过资本投机来获得财富,尽管资本运作劳而无功,但张海随即又决定出资购买中国平安7400万股股份。

这就像最后一块大石头,最终压垮了健力宝集团。

曾经的健力宝队是一个传奇

在张海主宰健力宝的三年时间里,健力宝的负债达到30亿元,短期债务15亿,资产负债率超过70%。

但张海本人的资产却在急速增长,2004年更是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位列第137位。

此时,张海的人生已经连升三级,从所谓的特异功能藏密大师,进而成为资本大鳄,再成为“福布斯富豪”。

如果说张海的前三步人生有惊无险侥幸成功,那么,他的后面两步人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由于健力宝连年亏损,而张海的个人资产却不断增长,这就不禁令人起疑:张海到底是哪里来的这么多钱供他烧的呢?

2004年,张海的表演终于落幕了——他被健力宝的其他股东联手逐出了公司。

原来,张海收购健力宝的实际出资人是祝维沙,因为各种原因,特别是在看到张海毫无节操地大肆侵占公司资产之后,忍无可忍的祝维沙向股东会透露了张海做假账、虚假投资、侵吞公司资金的一系列行为,这也是导致他最终被捕入狱的导火线。

四、张海的第四步:成为阶下囚

2005年,张海被广东佛山警方拘捕,2007年2月,他因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获刑15年。他被捕的主要原因是搞垮了健力宝,导火线则是被内部知情人举报。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张海出事被抓,其实从他的独断专行中早有预兆。

他在狱中如何度日?张海的家人表示,曾经为他送去了一些书籍,并且看到张海在写回忆录,他说想把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写出来。

被捕这一年,张海也才31岁

毕竟31岁就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这样的遭遇万中无一,如果真的能写出书来倒也不是没有大卖的可能。

2011年,坐了6年牢的张海出狱,并隐居广州疗养。

按照张海的刑期来说,他出狱应该在2020年,但他在狱中却因为“有立功行为”获得三次减刑,第一次从15年减为10年,第二次又减到8年,第三次又减到6年,所以提前出狱。

张海二次减刑提前出狱是否违法?答案是肯定的,这也应了一句中国老话:“有钱能使鬼推磨”。

2006年,律师徐某找到在佛山市看守所任职的罗某,为他的委托人张海寻找检举立功线索材料。

徐某出手阔绰,一下子就送给罗某“好处费”3万元,收钱之后罗某将一条抢劫案的线索告知张海,并将涉嫌抢劫犯罪的嫌疑人调至张海同一监仓,由张海检举。

随后,佛山市看守所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具张海有立功情节的书面意见,省高院二审认定他有立功情节,改判张海有期徒刑10年。

2008年,张海的女友黄鹭又向广东省监狱管理局狱政处处长行贿,请求在调监、减刑等方面对张海予以关照,由于此时张海在佛山监狱执行刑罚,接着被调往番禺监狱。

2009年在一次做头发时,黄鹭和官员情妇相识有了来往,黄鹭因此贿赂广东省司法厅原官员对张海予以关照。

之后,张海又被调往武江监狱服刑,武江监狱为他提请减刑2年。张海在武江监狱服刑期间,通过申报实用新型专利获得“重大立功”,因而在2011年又被减刑2年1个月28天,年初即刑满释放。

张海背后的女人黄鹭

2012年,韶关市检察院经审查发现,担任韶关市中级法院审判监督庭法官的丁某收受张海女友黄鹭贿赂30余万元,违规为张海办理减刑。

随着检察人员顺藤摸瓜,与张海减刑相关的武江监狱、番禺监狱、佛山看守所和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多人徇私舞弊受贿行为浮出水面。

原来,张海立功都是贿赂得来的。所谓国家专利也是张海冒名骗取,是他指使一名工程师设计并通过专利代理公司申报的。

后来,监狱机关决定撤销张海的立功和两次减刑裁定。因此,张海仍有4年1个月28天余刑。

2013年,有关部门对监狱系统涉案人员进行查处,查明涉嫌违法犯罪的相关人员已被判刑,有的还在侦办,违纪违规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司法行政、监狱系统11人,看守所系统3人,法院系统1人,律师2人,社会人员7人。

但是,此时张海和女友黄鹭已逃往境外,为此司法部门开始对二人进行通缉追捕。

说起张海的女友黄鹭,那也不是省油的灯,她1969年出生于军人世家,1988年当文艺女兵,之后学声乐,参加一些演出和比赛,在江苏省新人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因此受到赏识去了广州军区。

1989年,黄鹭去河南开封演出,张海在这次演出后的联欢会上认识了她,当时张海才15岁,而黄鹭已经20岁了,因此,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姐弟恋”。

1996年,黄鹭获得第7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专业组通俗唱法二等奖,因为张海她退出了演艺圈。

1997年,他俩在广州重逢,张海到后台找到黄鹭,两人渐渐走近,成为恋人。在张海案一审判决的第2天,黄鹭决定和张海结婚。

因为涉嫌行贿罪,黄鹭在2012年东窗事发之后立即外逃,2014年,国际刑警组织对她发布红色通缉令,后来移交仁化县纪委监委办理。2019年,外逃7年的黄鹭主动回国投案。

五、张海的第五步:通缉犯逃亡路漫漫

既然黄鹭已经主动回国投案,那么张海何时回国投案?

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张海一开始就是以玩弄伪科学出名,并且获取了第一桶金,他如果见好就收走上正途,人生或许不是这般结局。

“神人”落幕

少年成名,一跃冲天,不到30岁就已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一流玩家的行列,如果不是真的发生,在常人听来简直就是神话。

张海的神话,既是一群利欲熏心者在其背后推波助澜,也是当时资本市场的混乱无序,疯狂逐利所造就。

至于他掌舵健力宝的一系列操作,虽看起来是运筹帷幄胆识过人,其实是无视社会道德和法律,这样的行为不是令人惋惜,而是令人深恶痛绝的。

计划天衣无缝,手段瞒天过海,终有败露的一天,即使一把好牌也会被打得稀烂。虽然提前出狱,但是又成了逃犯,至今踪迹全无。

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是否遵守道德着实考验着人性。违背社会道德的约束,贪婪与欲望一发不可收拾,必然陷入无法挽回的地步。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我们相信,社会在不断地追求正义维护公平,而这些利用监管漏洞大肆损害公众利益的鸡鸣狗盗之辈,终究会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