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要塞:泛斯拉夫主义的折戟之地
作者:Astoria
7月17日,正是沙皇俄国对无辜的中国人屠杀开始的那天。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算上中俄时差,沙皇正好在18年 后 的同一天遭了报应,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一、兵家必争之地
普热梅希尔是奥匈帝国边境的一座要塞,这座要塞把守着一个重要的地区————加利西亚(Galicia)。加利西亚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所处的欧洲中东部地区一直是文化的十字路口。近代以来,该地区成为冲突频发的地域,是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相碰撞的地点。奥匈帝国、沙皇俄国以及泛斯拉夫主义者,以及日后的波兰、乌克兰,都宣称这片土地属于自己。
展开全文
普热梅希尔的风景明信片,制作于一战爆发之前
“泛斯拉夫主义”的旗手,是统治俄罗斯帝国的罗曼诺夫皇室。讽刺的是,这个曾以铁腕手段统治了俄国300多年的家族,从1762年起就被置换成德国血统。一直以来,君权神授,正统主义,才是罗曼诺夫皇族的统治基础。沙俄一直自封为欧洲宪兵,奉“神圣同盟”为丹书铁券,对欧洲各国进行武装干涉。只是因为1856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俄国开始被西欧诸国孤立,才开始拥抱民族主义。在他们统治下,连俄罗斯人,都没有得到所谓的自由和自治的权利。
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为了缓冲统治合法性的衰落,俄国在西部边疆地区对波兰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推行俄国化。可以想象,对俄国人来说,战争胜利之后,将加利西亚省的西部纳入俄国的版图,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1914年8月,当俄军部队越过加利西亚的边境时,最高统帅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Романов)大公向全天下昭告:沙俄的军队,是来解放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的。伟大的俄国,是“正义和公平”的化身,奥匈帝国的人民,终于能够迎来“自由”。尤其对波兰人,他承诺波兰将在俄国沙皇的权杖下统一并重建,拥有信仰、语言的自由以及自治的权利。
这位大公出身罗曼诺夫皇室,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堂弟。他自名为波兰的解放者,然而,他“亲爱的斯拉夫兄弟”——波兰人却有着不同的观点。当俄军到来时,一份来自波兰的匿名报告写道:
“他们声称自己是帮助斯拉夫人民摆脱德国枷锁的解放者。紧接着,他们就大举进军。他们像是一波污秽的巨浪,裹着狂风卷向大地。他们所向披靡,席卷了阻挡的一切——富饶与秩序,和平与文明。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满是烧杀抢掠。”
早在1914年秋天,东线的战争意义就早已脱离了军事的范畴,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了。这座要塞不仅阻挡了俄军的前进,而且还是大俄罗斯主义意图独占东欧的阻碍和屏障,竭力抵抗着沙皇俄国对东欧各民族同化、清洗的野心。
普热梅希尔
普热梅希尔围城战(Siege of Przemyśl 题图)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久的围城战。从1914年9月到1915年3月,普热梅希尔顽强地抵抗沙皇俄国的大军。正如一位守军士兵所说的那样,它“是俄军面前的最大阻碍”。俄军出动30万大军,付出11.5万人的伤亡,才在3月22日拿下这座弹尽粮绝的要塞。
俄国人自己毫不怀疑这一时刻的重要性。俄军第81预备役师的一名准将在哥萨克人的簇拥下抵达要塞司令部,他欣喜若狂地记录下了当天的欢乐和庄严。“普热梅希尔从此将永远属于我们。”他叫道。然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几年和几十年里,鲜血会证明,这种胜利的喜悦显然为时过早。
二、以俄罗斯帝国之名
沙皇尼古拉二世视察俄军攻陷的普热梅希尔要塞, 1915年4月24日
1915年秋,沙皇俄国占领加利西亚大部分地区,为了推行俄化,俄国占领军当局不仅捣毁了乌克兰民族主义的政治组织,还关闭了乌克兰文化教育机构。在整个加利西亚东部,所有关于乌克兰文化的俱乐部和图书馆都被关闭,书籍也都被没收或烧毁。从书籍、报纸、杂志到小册子,所有乌克兰语出版物都被禁止发行。
沙俄当局对乌克兰知识分子百般恐吓,肆意监禁和流放。刚占领加利西亚,沙俄当局便拟定了名单,缉拿100多名“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乌克兰知识分子,无论是参与政治的高级官员、警察、司法和议会官员,还是普通律师、医生、牧师、学者和教师,只要是表现出某种“主体性”,就是这次俄国清洗行动中的主要受害者。
尼古拉大公宣称,流放是把加利西亚的乌克兰人“送回”他们的“祖国”——俄国。尼古拉二世在加利西亚的首府利沃夫进行演讲时也说:“这里没有加利西亚,只有伟大的俄国”。俄国人做好了长期改造的准备。根除乌克兰文化需要花费不止一代人的时间,而学校教育是重要的手段。在俄国人看来,宗教和语言差异是波兰和奥匈当局在他们和加利西亚省的罗塞尼亚人之间故意制造的两个关键性差异,对于这两点需要进行修正。在圣彼得堡和加利西亚省东部主要城市都开办了俄语培训班,并提供全套课程,300名教师被送接受了培训。在加利西亚,建立一批俄语公立学校。波兰人开办的私立学校,只要使用经过批准的教材,以及保证每周5小时的俄语教学,就可以使用波兰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而乌克兰人没有学习乌克兰语的机会,这些人的孩子,正在被培养成真正的“小俄罗斯人”。
在沙皇俄国的暴行之中,犹太人是最大的受害者。在入侵的最初几天,第一次大屠杀发生在东北边境的小城布罗迪(Brody)。城中1.8万名居民之中,超过三分之二都是犹太人。哥萨克骑兵在肆虐之前寻找的借口是如此拙劣——他们谎称一个犹太小女孩先向他们开了枪。骑兵们在城中烧杀抢掠一番后,过了几天,回过头来又一次。一个犹太车夫,重述了当时的情形∶
“(哥萨克)在镇尾停下了脚步,下了马,一言不发,用长矛向房屋的窗户里扔了些什么。紧接着房屋就被火焰吞噬。他们只允许民众留下身上的单衣,其他的一律不许带,就这样离开屋子。哥萨克骑兵不断地放着火,一间又一间地搜刮房间。他们闯进商店、居所,所到之处一片狼藉。直到整个社区都化为一片灰烬,寂静无声,他们才肯停手。”
一天下来,总共162间房屋被烧毁。三个男人,两个女人(其中一个是基督徒),还有一个女孩都死在哥萨克骑兵的长矛之下。
在反犹方面,哥萨克骑兵一马当先。他们有悠久的反犹历史————犹如他们美其名曰的那样,是对异教徒的正义屠杀。早在十年前,沙俄在对日战争中惨败,国内矛盾激化,爆发了1905年革命。为了转移矛盾,沙皇宣称革命是犹太人的阴谋,带头宣扬“锡安阴谋论”。而哥萨克是沙皇的最得力的鹰犬,对国内犹太人大肆屠杀,导致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布罗迪的屠杀只是一个开始,就像点燃导火索一样,在普热梅希尔周边地区,炸弹一个个被引爆。
在哥萨克骑兵的押送下, 犹太人被驱逐出普热梅希尔。1915年4月底或5月初拍摄
被沙俄当局派往占领区的官员和警察,也好不到哪里去。按照自己人的说法,他们“都是沙俄官僚机构的渣滓,他们既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不会其他语言(只会俄语),之所以会被选来加利西亚,正是因为他们的无能、贪得无厌和懒惰,他们在之前的职位上一无是处,只能混吃等死。”
这些人的存在,让犹太人的生活雪上加霜。腐败和敲诈见怪不怪,鞭打、逮捕和强制劳动也都被用来对付犹太人。沙俄官员们故意煽动民族仇恨,告诉波兰和乌克兰人,沙皇会把犹太人的财产分给他们,并鼓励他们抢劫他们相对富裕的犹太邻居。
接下来是更为彻底的种族清洗。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在1914年秋冬季,俄国军队就从帝国西部边境驱逐了数十万人。1915年1月起,加利西亚犹太人也开始被驱逐。在短短10天的时间里,就有近1.7万名犹太人被迫离开普热梅希尔及其周边地区。到5月8日,普热梅希尔一个犹太人都看不到了。”
俄国当局下令将所有犹太人驱逐出境的确切动机,始终都不明确。然而,做这个决定的时机很能说明问题。在沙皇访问要塞后不久,这个命令被下达了。同时,俄国当局还激化东仪天主教主教和逮捕波兰政治活动家。这样的驱逐,应该被视为激进和暴力的“俄罗斯化”行为。无论在意识形态还是种族构成上,俄军都试图把普热梅希尔变成一个“俄国”城市,这是朝着实现沙皇想象中的“伟大俄国”又迈出了一步。贪婪也是原因之一。通过照逐,俄国军官得以自由地霸占富有犹太人的财产,掠夺他们的私人用品。俄国军官们偷走了大量家具,仅钢琴就运走了300多架。
三、泛斯拉夫主义的审判与报应
讽刺的是,虽然俄国人对普热梅希尔的控制在逐步加强,但他们对加利西亚省整体的控制却在逐步减弱。5月2日上午,德国第11集团军在奥匈帝国第4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的支援下,向加利西亚西部城镇戈里斯(Gorlice)和塔尔努夫(Tamow)之间50 公里长的防线发起进攻。俄国情报部门已经注意到德国的意图,但俄国最高统帅部过分自信,告知负责该地区的指挥官大可不必担心。然而,当进攻来临时,其势头和强度都是在东线从未有过的。总的来说,双方兵力相当,但在主攻方向,德军集结了10.7万名士兵并配备500多门火炮,而俄军的兵力只有德军的一半,且只有145门火炮作为火力支持。最重要的是整个行动的复杂程度。兼有机动性和精确度的现代火炮展开的狂轰滥炸,炸毁了迪米特里耶夫的部队本就不牢固的前线掩体,德军步兵将他们赶到了空旷的田野上。在短短一周内,俄国第3集团军就损失了200门火炮和21万名士兵,其中14万名士兵被俘。幸存者被迫向东边的桑河方向匆忙逃窜。
最终,占领普热梅希尔的是德国人。
一声惊雷宣告他们的到来。那是他们的“大伯莎”重型迫击炮,5月29日在普热梅希尔的北部部署,这是一种比盟军或俄军拥有的任何武器都大的超级武器。
不像奥地利人那样粗心大意,德国人精心策划了行动。第11集团军认为自己的轰炸还并没有达到预期,于是轰炸延长了24小时。6月1日,德军训练有素的步兵攻入了要塞10 号堡垒和11号堡垒之间的地区。俄国人毫无胜算,在2日晚上落荒而逃。
德军巴伐利亚第11步兵师的士兵在市政厅前行进,1915年6月6日
6月3日,德军凌晨抵达普热梅希尔市中心。在战争的后期,普热梅希尔仍然处于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而1918年奥匈帝国的崩溃之后,又落到了新独立的波兰手里。
由于俄军在东线战场上的失利,沙皇尼古拉二世于1915年9月将堂弟尼古拉大公撤职,由沙皇亲自接任总司令。1917年3月,在不断丧师失地的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旋即被推翻,并在1918年7月16日深夜被处决。
至于沙皇的堂弟尼古拉大公,1917年随着君主制的终结,被解除一切职务,后于1919年4月登上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舰,匆匆逃离俄国,之后在法国隐居,在1929年去世。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沙皇俄国以“防备义和团”的名义,对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人进行屠杀,7月17日,正是沙皇俄国对无辜的中国人屠杀开始的那天。而先斩后奏处决沙皇的行刑队长——雅科夫·尤罗夫斯基(Яков Юровский),还是一个犹太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算上中俄时差,沙皇正好在18年后遭了报应,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血色要塞 [英]亚历山大·沃森 范儒天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