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山 钟灵毓秀 刘峻

钟灵毓秀|金华山与刘峻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30 22:06:14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钟灵·金华山

“金华山色与天齐,一径盘纡尽石梯。”

“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

“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

千百年来,金华一直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或游览探胜或凭吊怀古,或题咏著文或筑庐隐居,为金华留下大量宝贵的儒文化遗产。

金华山,俗称北山,古称常山、长山,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山范围西南起兰溪,绵连婺城区和金东区北部,东北达义乌至浦江而止,绵延50余公里,面积500多平方公里。

展开全文

对于金华人来说,金华山不仅仅是一座山脉,是金华自然地貌的象征之一,而且有着非同一般的文化和精神意义,是金华人心中的圣山。因其横亘数县且面积较大,故与北之天目、会稽,南之括苍、武夷,东之天台、四明西之衡、庐等山脉并列齐名。

金华山雄踞浙中大地,自然风光秀美奇绝,人文积淀深远厚重,历经二千多年漫漫历史长河的洗礼,龙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帝王文化兼收并蓄,道、释、儒文化曾经璀璨一时,成为荟萃古婺文化的重要宝库,也是承载着婺州文化历史传承的文化名山。

Jinhua Mountain

这座名山见证了无数人上山“朝圣”的盛况。在不同时代,人们登山的目的大不一样,在不同人的印象里,金华山的含义也不同:在修道士眼里,这里是三十六洞天;在佛教徒眼里,这里是金华佛国;在儒学者眼里,这里是授业讲堂;在诗人眼里,这里一步一景一诗;在芸芸众生眼里,这里是避暑胜地。

及至南宋,随着金华学派的兴起,也让金华山更频繁见诸诗赋丹青之中,道观、寺庙,成为文人怀古追思的寄托。

寻一个周末

从忙碌的生活节奏中短暂逃离

与金华山来一场仙意的相遇

读书、问道、参禅

内观自在清净

寻心灵安顿栖息

毓秀·刘峻

在南朝宋、齐、梁、陈四代,著名儒家人物王素、沈约、 刘峻和阴铿,都曾隐居金华山。这样一大批儒学大家早在南朝之前就结庐于金华山,悉心研究儒学,使金华山的儒学渊源积淀深厚。

寄通灵台之下 , 遗迹江湖之上

风雨急而不辍其音 , 霜雪零而不渝其色

斯贤达之素交 , 历万古而一遇

刘峻(462年—521年),南朝梁学者兼文学家。字孝标,本名法武,平原人。以注释刘义庆等编撰的 《世说新语》而著闻于世,其《世说新语》注引证丰富,为当时人所重视。其代表作 《广绝交论》和 《辨命论》,在当时的骈文中引人注目。

这一批早期的儒学大家,尤以刘峻的贡献最大。曾任典校秘书,荆州户曹参军。南朝梁天监八年(509 ),弃官隐居金华山紫微岩著书、讲学,“吴、会人士多从之学”,其讲学之所,后人称为 “讲堂洞”。

刘峻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

刘峻在其 《始居山营室》诗中,描述了在金华山的隐居生活,亲切入微,隐逸超然。

自昔厌喧嚣,执志好栖息。

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

凿户窥嶕峣,开轩望崭崱。

激水檐前溜,修竹堂阴植。

香风鸣紫莺,高梧巢绿翼。

泉脉洞杳杳,流波下不极。

仿佛玉山隈,想像瑶池侧。

夜诵神仙记,旦吸云霞色。

将驭六龙舆,行从三鸟食。

谁与金门士,抚心论胸臆。

作为曾是梁武帝的典校秘书,刘峻在建立智者寺前,就来到了金华山。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11岁时出家,但他未像慧约法师一样,得到梁武帝赏识,反而一直不被重用。

带着这样的郁闷,刘峻晚年时隐居在金华山讲堂洞。他在讲堂洞撰写了金华山第一部山志 《山栖志》,还曾聚徒讲学传授儒学大道。

及至南宋,随着金华学派的兴起,也让金华山更频繁见诸诗赋丹青之中,道观、寺庙,成为文人怀古追思的寄托。被誉为“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的范浚,就曾在赤松观下深思,留下“仙子骑鲸去不归,痴人犹问山中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刘峻视万物为空茫,以天地为书桌,如石蛙伏嵌洞穴罅隙,倾天地内心,佐证400多种著作,隐逸放逐自己,物我两忘,终成特立独行名家大儒,功成金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