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希林通讯员张淇
部分图文来源:浙江大学官微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太好看啦,有意境也有技术!”
“太美了,每一帧都有对应的古诗,已保存当壁纸!”
今年5月初,一则名为“这些流芳千古的诗句,就由照片来复现”的帖子突然在浙江大学论坛上爆火。帖主一口气在帖子中晒了10余张复刻知名诗句的美照,有摄于西湖茅家埠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徐志摩《再别康桥》);摄于苏堤花港观鱼及柳浪闻莺的“沙暖睡鸳鸯”(唐·杜甫《绝句二首》)……在该帖下方,200多名校友为他“打call”,并催更他晒出更多复刻古诗的美景照。
展开全文
帖子部分截图最近,这篇人气帖突然有了后续:帖主在论坛上晒出了西湖四季美景,被浙江大学官方公众号学生记者采访并刊发。截至小时新闻记者发稿前,已有2.7万次的阅读量;8月9日,@杭州校园等本地微博大V也纷纷转发、点赞。
为啥想到用相机复刻古诗美景的?帖主还有更多未晒出的独家作品吗?
用照片复刻古诗的他
是名95后理工科博士
镜头下的西湖从汉乐府跨越至《红楼梦》
“我是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2019级博士生,本科也在杭州。我平常爱读古诗、爱去户外摄影。在做完实验之余,我经常在周边旅游、拍照。”8月9日晚,记者联系上了帖主邱纪琛。这位95后理工男正在四川实习,电话那头,谈到自己作品的“爆火”,小伙子有些不好意思。
邱纪琛怎么想到用镜头复刻古诗?“当下年轻人都爱传统文化,我平常也爱看《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某次在西湖拍照,我就想起白居易的那句‘半江瑟瑟半江红’。”邱纪琛说。更让他惊喜的,是自己发帖后,许多有同样想法的爱好者也在下面跟帖、晒图。“说明大家对古诗和美景的热爱是共通的。”
来看看这些校友们的摄影作品吧:
白居易《长恨歌》:蜀江水碧蜀山青(摄于嘉陵江);
宋·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2019年摄于洞庭湖);
元·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摄于太行山);
帖子火了后,邱纪琛初夏前又在杭州拍了一批西湖边的网红美景,并晒在了论坛上。一起来看诗人笔下的西湖美景有多美吧: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摄于西溪湿地):
宋·方岳《入村》:“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摄于植物园)
元·张昱《绣球花次兀颜廉使韵》“绣球春晚欲生寒,满树玲珑雪未干。”(摄于西溪湿地)
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摄于钱王祠)
唐·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摄于西湖景区)
清·曹雪芹《红楼梦》:“寒潭渡鹤影。”(摄于西湖景区)
宋·陈允平《扫花游》:“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摄于西湖景区)
唐·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摄于法喜寺)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摄于西湖景区)
宋·王安石《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摄于孤山景区)
五代·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摄于孤山景区)
每一帧都能当壁纸
想“蹲”美景需要耐心
他还想复刻更多“奇幻”诗句
在摄影上“半路出家”,邱纪琛珍藏的风景照却不少,除了古诗里的风景,他也发现了许多独家美景。“王维的诗句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自己绘画造诣也很高,所以他可以用诗画记录那种美的感受。而我用摄影记录生活也好,复现诗句也好,初衷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于美的一种感受。我相信大家按下相机快门的那一刻,肯定是想抓住那一瞬间的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而我也是一样的。”
摄影小白如何和他一样复刻古诗美景?“耐心、观察力、摄影技术缺一不可。比如复刻‘寒潭渡鹤影’的那张照片,是我蹲点半小时抓拍到的鸬鹚。没有它们的‘配合’,照片也少了让人联想古诗的韵味。”
复刻了这么多古诗照,邱纪琛还有未完成的古诗目标吗?“我自己很喜欢李商隐的诗,比如《无题》,《锦瑟》等。他的诗哀转久绝,晦涩难懂,但又凄美动人,尤其是《锦瑟》,高中学的时候就想看看,‘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到底是怎样的美景;论坛里,校友也给我出了一道题: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一作:竹)’。虽然诗中意象不难拍到,但是怎么样用照片能够表达出诗中的清静通幽之美,以及传达佛寺的禅意,我感觉还需要再在杭城有机会多走走看看,还要磨练自己的心性。”邱纪琛说,复刻古诗美景的那一刻,自己的心情也跨越时空,与诗人们“同频”。
邱纪琛拍到的一张“沧海月明珠有泪”古诗美景还没看够?邱纪琛特别授权了小时新闻记者一套自己拍摄的西湖美图,每帧都能当壁纸,一起来长按图片保存吧: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