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 刊| 总第3112期
进入2023年,文艺界讣闻不断。
继《 一个月来,中国电影痛失四位功勋艺术家 》后,1月上旬刚过,我们又 陆续失去四位来自上海或扎根上海的艺术家。滑稽名家李青、编剧黄允、电影专家马修雯、配音艺术家苏秀先后辞世,曲艺、影视、配音行业遭受沉痛打击。
四位老者均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深受后辈爱戴。他们用一生践行艺术真理,为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滑稽名家李青
1月2日凌晨1点25分,著名“双字辈”滑稽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滑稽戏上海市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脚戏上海市代表性传承人李青,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91岁。
李青从艺七十二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滑稽戏。1951年,李青跟随张利音学艺,后拜姚慕双、周柏春为师。当时的上海滑稽戏,是与北方的相声分庭抗礼的地方曲艺,姚慕双、周柏春都是滑稽表演大师。二人收了近三十位徒弟,遂有了远近闻名的“双字辈”。
展开全文
李青正是“双字辈”艺人中的一员。他声音洪亮,表演夸张有致,灵活敏捷,擅长扮演各类穿针引线的人物,对喜剧效果的拿捏十分到位。
1984年,李青曾参演影片《阿混新传》,扮演不怒自威的一厂之长杜孟雄,与严顺开饰演的儿子闹出不少“人间喜剧”。《阿混新传》一度成为国内喜剧电影的标杆。
上世纪80年代,李青在机缘巧合下与同门师兄童双春合作,意外收获热烈反响。两人遂组成“青春组合”,一胖一瘦,一谐一正,相得益彰。两人成为沪上家喻户晓的艺术搭档,奉献了《假医生请真医生》《王老虎抢亲》《出色的答案》《性命交关》《路灯下的宝贝》等众多经典作品。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给观众带来无尽欢乐。
李青一生心系舞台,挂念滑稽事业的发展。他爱护滑稽,更重视传承,努力提携有潜质的晚辈。即使到了晚年,每逢团里筹备新戏,他都精神矍铄地到现场观摩,参与研讨。
如今,王双庆、吴双艺、温双杰、童双春、李青等五位“双字辈”滑稽名家已相继离世,一个上海滑稽的辉煌时代,就此画上句号。
女性主义编剧黄允
1月6日14时59分,国家一级编剧、上海市文联荣誉委员黄允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0岁。
黄允从小学时就爱上了写作,大学时自修中文系课程,一直怀揣写长篇小说的文学梦,但种种原因未能如愿。1953年,21岁的她进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1958年进入上海电视台,历任编辑、记者、编剧。
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电视事业日渐繁荣,加上一直在广电系统工作,黄允对声音、影像耳濡目染,她意识到文字似乎还不足以表达自我。与电视剧相遇后,她才感觉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文学写作样式。
过了不惑之年,黄允才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事业起点。
1979年起,黄允开始专业从事电视剧创作。早期作品多描画平凡英雄的不凡事迹,《永不凋谢的红花》(1979)《你是共产党员吗》(1981)《奋飞》(1983)等剧作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剧本《你是共产党员吗》获1981年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
随后,黄允的个人风格逐渐形成,多以女性为主体,设置引起共鸣的情感议题,角度多从家庭辐射社会。这或许与她个人成长经历有关: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十几岁便离家,开始独自奋斗。
如《故土》描绘了四个年轻人的爱情纠葛和爱国情怀,在当时的文艺界引发极大争论,作品获1984年飞天奖、上海市文联优秀电视剧创作奖;《她在人流中》艺术地再现了女主人公的生活和情感历程,获得1987年飞天奖。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黄允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愈发娴熟,并将更多关于女性的思考融入创作,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结婚一年间》塑造了“受难式奉献者”邱茹云,批判了女性“麻木地过圣洁的生活,无怨无悔地奉行顺从妇道”的现象。作品获得1989年飞天奖、全国首届电影制片厂银屏奖单本剧一等奖、最佳编剧奖。
1991年,黄允编剧的《上海一家人》播出,万人空巷,之后各家电视台多次重播,这部剧先后获得了飞天奖、金鹰奖、上海第二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美国优秀华语节目奖等各类大奖,剧本的手稿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剧中女主角若男从逃难被收养的女儿家成长为女企业家,“中国式阿信”的女性励志故事不仅牵动了观众情肠,上海街头还一度流行过“若男发型”。
黄允对女性的命运、心灵、价值观和幸福观十分关注。她希望自己的电视剧作能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把人人都能见到、听到,或者亲身经历过,或者潜意识中存在过,却又没有在意的东西提炼出来,再通过电视荧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产生联想、感悟,产生激动、共鸣,重新审视自己。这也是她毕生的艺术追求。
电影教育家马修雯
1月7日14时35分,著名学者、教育家、电影艺术家、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马修雯因病逝世,享年80岁。
1942年,马修雯生于上海,从小就喜欢电影,但遭到家人强烈反对,20岁时只好独自前往北京求学。1966年,马修雯从北京师范学院(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但她始终没有放弃电影梦,一直致力于电影研究。
1987年,马修雯调往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任教,编写并出版过《外国文学史》(古典部分),撰写了《关于希腊文学与今天艺术的关系》等论文。《外国文学史》《中外戏剧史》《电影剧作结构》《动画电影剧作》《经典影视作品鉴赏》等也都是马修雯在学院里的热门课程。
马修雯活跃于影视艺术创作的台前幕后,参与过多部话剧、电视剧的创作和导演工作。在北电任教的十六年里,马修雯用热情引领着学生探索影视艺术的美妙。贾樟柯、万玛才旦、柳云龙等都曾是她的学生。
马修雯(右二)与学生们
她常在专业上为学生保驾护航。北电导演系教授章明回忆,在筹备《为了聚会的告别》(1992)时曾请马修雯帮忙,一起去中科院谈合作,“马老师是个很容易和别人熟悉起来的人。”
2002年,马修雯策划、万玛才旦自编自导的民族题材电影《静静的嘛呢石》惊艳众人,影片围绕一个小喇嘛展开故事,填补了民族题材电影的空缺。这部影片获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第13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第10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新潮流”特别奖等众多奖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于中外文学、电影艺术方面造诣深厚的马修雯,治学严谨,热爱教育事业,为行业培养了无数电影人才,她将永远活在广大电影学子心中。
配音艺术家苏秀
1月7日19时26分,中国第一代配音表演艺术家、译制片导演苏秀因病去世,享年97岁。
苏秀生于长春,长于哈尔滨,求学于北京和天津,却扎根在了上海。1950年起,她先后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上海电影译制厂(以下简称“上译厂”)配音演员和译制导演。
苏秀的音色具有极强的个人特色,理论上并不符合配音表演“千人千声”的原则,但她的配音非但没破坏原来的人物塑造,反而为人物增添了新的厚度。如1987年在内地上映的《尼罗河上的惨案》译制版中,苏秀为风月小说家奥特伯恩太太配音,她将角色的怪异推向极致,令人印象深刻。
这与她深厚的台词功底和艺术造诣有关。苏秀曾在回忆录《我的配音生涯》中详细论述过自己关于配音台词的见解。急徐轻重,吞吐抑扬,容不得半点马虎,如“《虎口脱险》是闹剧,情节荒诞,人物夸张,读词也要与原片夸张的分寸相吻合,而且演员的感情也同样要真诚,决不能去表演滑稽;《远山的呼唤》像小桥流水,温馨,隽永,读词应该像耳边絮语令人感到亲切……”
正是由于对配音艺术细微深刻的钻研,苏秀用声音塑造了不计其数的经典形象,还以出众的才华执导了一百多部译制影片。配音导演代表作《天书奇谭》《天鹅湖》《虎口脱险》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
译制片给中国老百姓打开了一扇窗,使中国老百姓能够看到全世界。苏秀见证了上译厂的辉煌年代,也见证了我国译制片引进、发展的全过程。2018年9月,苏秀被法国政府授予“法国艺术与文学军官勋章”。
多年的配音和导演生涯,对苏秀而言,每部片子都是一片新天地,“每部作品,都是艺术家一个银色的梦,我在其中遨游,从未感到厌倦。”她的声音陪伴和影响了几代人,她的声音将随着经典译制片一起,被观众铭记。
【 文/时一】
往期推荐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