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行 广州 没落 清代 兴起

清代“广州十三行”的兴起与没落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30 07:58:02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广州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是对外贸易的口岸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封闭了浙江、福建的海关,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但是外国人和船只不允许进入广州内城。

广州十三行是1757—1842年间清政府唯一特许的海外贸易机构,集经营、管理、外交于一身。当时,全国各地的出口商品都云集十三行,从这里发售到世界各地;从世界各地进口的商品也从这里发售到全国。

十三行是清政府海禁和一口通商的产物,行商受命于官,包揽洋务,又称“官商”、“洋商”。行商不仅负责外商货物的报关和收税、政府命令的通传,还要负责约束和管理外商的起居。由于“华夷不得杂处”,所以必须有专供外商居住和堆放货物的场所。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中国允许外国贸易公司在广州建立商行。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率先在广州租建商馆;接下来是法国(1728年)、荷兰(1729年)、丹麦(1731年)和瑞典(1732年);后来西班牙、奥地利、美国、俄罗斯、瑞士等也相继建立商馆。位于珠江沿岸专供外商居停的建筑有十三座,后称“十三夷馆”或“十三行”,各商馆前立有租赁国的国旗。外商可以自行寻找行商进行贸易,并可以租一处以上夷馆,也可以混租。清代的行商与夷馆虽然有区别,但是在习惯上都称作十三行。

十三行夷馆,是外国商人租建并与中国贸易的转接站,其一层一般用作包装和存放货物。专为外商订单服务的广彩瓷器工场位于珠江南岸,外商和工厂之间的交流和货物运输十分便利。清人叶詹岩《广州杂咏·十三行诗》云:“十三行外水西头,粉壁犀帘鬼子楼。风荡彩旗飘五色,辨他日本与琉球。”描绘了当时所见的十三行场景。

展开全文

如上图这件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清乾隆“十三行”场景图大碗,其外腹部的装饰图案是记录广州清代十三行夷馆场景的历史画卷。画面中西洋风格建筑前的旗杆上悬挂荷兰、英格兰、瑞典、法国、奥地利、丹麦的国旗,中国商船停靠在港口,清人装扮的中国商人和身着礼服的欧洲商人在码头进行交易。这件外国贸易商行场景大碗的烧制年代大约在1780—1790年,因此其蓝本应该是在这个年代之前的绘本。

与十三行有关的画作很多,一般是应西方人要求而绘制,也有欧洲画师创作的油画、水粉画等。又如上图这件大英图书馆收藏的中国画师1760—1770年间创作的《广州珠江全景》、香港艺术馆收藏的英国画家丹尼尔1805年的油画《广州商馆区风貌》等,对十三行的建筑和贸易场景都有细致的描绘。

1856年10月,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0月25日广州珠江沿江炮台均被攻破,英海军上将西马率军进驻十三行地区。12月14日深夜,痛恨侵略者的广州民众从被拆毁的铺屋残址上点火,火势迅即蔓延向十三行地区。15日凌晨烧至美法商馆,下午2时延至英国商馆,到下午5时,十三行地区内,除一幢房子幸存外,全部化为灰烬,十三行洋行商馆区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