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陈伊凡
头图 | 视觉中国
一场“大抛售”在二级市场上演。
就在几天前,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腾盛博药在2022年度业绩公告中提到,公司已决定结束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项目,并已停止生产工作,以将资源重新转向核心项目。
这也意味着中国首个获紧急批准的国产新冠药,正式宣布停产了。这一消息在3月27日、28日连续两天冲上微博热搜。
热搜背后,这款药的“投入产出比”惨不忍睹——研发投入13亿元,销售收入仅有5160万元。也就是说,研发利用率不到40%,投入25块多,才能看见一块钱收入。
“英雄无用武之地。”
在分析这一现象时,南京循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新峰向虎嗅表示。根据腾盛博药公告,该药从2022年7月在中国商业化以来,向全国25个省份358家医院提供了该疗法。按照其挂网价格和单疗程费用计算,总共覆盖患者数约为2万人。
腾盛博药向虎嗅表示,停产对公司目前运营没有影响,其现金流据称也可坚持到2025年底。根据该公司业绩报告,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的流动资产总额30.77亿元,其中现金及等价物不到11.91亿元;而同期研发和行政开支总额,约为6.08亿元。
尽管如此,股市上的连锁反应还是一发不可收拾——仅3月28日一天“腾盛博药-B”的股价就暴跌了9.18%,达到了4.49元/股的新低,相比今年2月的峰值14.16元,跌幅68.29%。
相比2021年腾盛博药凭借新冠药在股市上风光无两,此时,其已经蒸发掉了91%以上的市值。
展开全文
随着过去三年疫情的变化,这家有“中国公卫第一股”之称的生物技术公司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程,如今面临空前的考验。
在商业化成败之外,首个国产新冠药的停产真的值得如此关注吗?它给生物技术企业和转型中的中国医药产业有哪些启示?
停产的结果其实并不意外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停产的原因,腾盛博药在业绩报告中明确指出,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是基于新冠疫情的趋势。其中包括: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将于2023年5月结束COVID-19的联邦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被拖延的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现场监管核查。
CDMO通俗理解就是生物医药产品代工服务的企业,这个领域知名的龙头企业包括凯莱英、药明康德。而其研发、生产过程是否符合规范,就需要监管部门实地确认,这通常也是药品注册审批中最后的环节。
“我们在美国申请了EUA(紧急使用授权),FDA应该是要来中国做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现场核查的,但因为疫情,一直拖着没进行。”腾盛博药相关负责人告诉虎嗅。
这是腾盛博药为这款药所做的开拓市场的努力,只是随着疫情的变化,这种努力也显得徒劳了。
除了停产,该公司还计划与中美药品监管部门沟通,撤回相关准入申请,对这一疗法也不再有产生可观收入的预期。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的商业化故事只上线了8个月,为企业带来了5160万元的收入之后,就草草收尾了。
来自腾盛博药企业官网。
其实出现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属于“新冠中和抗体鸡尾酒疗法”。
所谓的中和抗体,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将抗体“精锐部队”直接输注到人体内,围剿入侵的新冠病毒来达到救治的作用。在病毒毒性较强的初期,这类疗法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0年,美国药企再生元制药的同类产品,曾经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3天内出院。
在全球3期临床试验中,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的确有一些亮眼的表现:与安慰剂相比,将高风险新冠感染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了80%。作为首个获紧急批准的国产新冠特效药,该疗法得到了很高的重视,获批3个月就纳入了国家卫健委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但是,作为直接输入人体的抗体,这类疗法最大的风险就是病毒变异。在中和抗体研发之初,研发者就是深知这一风险,几乎所有的中和抗体都是以“鸡尾酒”、组合的形式面世,也就是说,这些疗法都包含了至少两种中和抗体。
即便如此,研发者也是如履薄冰。知名传染病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何大一在与药明康德对谈的时候就曾经透露,很多中和抗体企业都称其相关疗法能够研发成功,很大成分是因为幸运。“当时有很多可供选择的抗体,而变异病毒都还没有出现”。这使得中和抗体药物研发更像是一场赌注。
腾盛博药的CEO洪志博士也在这次与药明康德的对谈中表示,该公司的两款抗体仍然对变异毒株有较好的中和能力,也不排除幸运的成分。
不过,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的“幸运”没能延续到商业化上。
“国内跟国外防控治疗策略完全不同。”郭新峰向虎嗅指出。该疗法在中国首发,而中国的防疫政策之下,相当长时间里感染人数远远少于欧美,这影响了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的研发进度和商业化推进。
该药是注射剂,且疗程价格较高(1疗程费用约为1万元),这些也决定了其无法像口服药一样,成为广泛囤积的对象。又错过了去年年底需求量急剧增加的高峰。
而且从客观上来,因为中和抗体自身的特点,又碰到Omicron越来越快的变异,这类疗法整体都面临危机。
就在今年年初,跨国巨头阿斯利康的新冠中和抗体组合药物就被FDA撤回了紧急使用授权,原因是这种疗法针对新冠Omicron的XBB、XBB.1.5、BQ.1等变异株可能无效。其中不乏曾在一年内销售数十亿美元的产品。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的研发起点可以追溯到疫情暴发之初,在2022年7月正式商业化时,官方表示对OmicronBA.4/BA.5仍然有效。之后是否承受得住病毒持续变异的考验?
更重要的是,疫情本身的变化。就在前不久,张文宏在亚洲青年领袖论坛上,也公开表示全球已经建立起了免疫屏障,“我们走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时间节点应该为时不远”。基于这个逻辑,早期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药退出历史舞台不可避免。
集体错过了最需要的时刻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停产了,实际上很多人都叫不清它的全名。根据腾盛博药原总裁罗永庆公开透露该疗法研发投入为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75亿元。去年研发投入少了5400万元,还是因为与新冠相关的第三方承包成本减少了。
在商业化上,可以说,完全是血本无归了。
从创新药研发的角度看,这也实在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新鲜事,新药研发“九死一生”本来就是常态,即便是新药获批上市了,商业化也有“死亡之谷”需要跨越,跨不过去的也不在少数。如辉瑞、默沙东这样的大药企,也都有黯然退市的产品。
值得中国医药创新人士反思的是,在中国,没有赶上“商机”的,并不止有这一款新冠特效药。
过去三年,中国大药企、生物技术公司也针对新冠预防、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连中国药企研发投入的整体水平都推高了。今年年初获批的国产新冠小分子药,也都投入不菲——先声药业研发投入5.02亿元,君实生物投入8.79亿元。
只可惜,这些药品、疫苗在最终面世之时,新冠疫情已经接近尾声,这时布洛芬、Paxlovid、阿兹夫定,甚至黄桃罐头的抢购热潮已经退去。在全人类即将走出新冠疫情阴影的今天,这些产品的前景也同样令人担忧。
这里面除了审批的谨慎考虑,新药研发企业内功欠佳、鼓励创新机制不足等问题也都值得关注。
“这是一个时机的问题,也与技术储备有很大的关系。”南京应诺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维义博士告诉虎嗅。
技术储备做足了,美国药企再生元制药才能在疫情暴发当年,就推出其“中和抗体鸡尾酒疗法”;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才能在疫情暴发一年多时间内就研发出新冠mRNA疫苗;跨国巨头默沙东、辉瑞才能在疫情暴发2年内,就做出新冠小分子药物。
曾经有行业人士公开指出,创新药一直说要满足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新冠疫情就是最大的需求,谁能满足这个需求,就会有丰厚的回报。
但事实是,很难有药物能够准确抓住这个时机。
在需求紧急的基础上,无论是辉瑞、Moderna的mRNA疫苗、大热的Paxlovid等小分子药,还是曾经年销百亿美元的中和抗体,都是不完美的。
只是,即便是这样不完美的产品,也需要有几十年技术积累。“这需要企业修炼内功。”郑维义向虎嗅表示,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疫情严峻,民众最需要的时候,把药研发出来。
以mRNA疫苗为例,一年多时间就看到成果的背后,是数百研究人员30多年的苦苦坚持。Moderna成立20多年,靠新冠疫苗才终于摆脱亏损。
更重要的是,未来创新药产业要如何转变思路、搭建中国自己的创新体系,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中国在科研层面也有很多积累颇深的研究,但是哪些成果可以转化、如何转化,这些除了专业知识支撑,也需要做出商业上的判断,不是“象牙塔”里的研究者可以把握的,甚至对于初创的生物技术公司来说,这也是一道待解的难题。
“要赶超全球创新药研发,实现和世界并跑,我们需要转变新药研发的思路。”郑维义向虎嗅指出,要在中国搭建创新药的生态环境,突破目前创新药从融资到商业化的困境。这不是一两年,甚至五年、十年就能搭建好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而且“需要产业界的顶级专家来操刀设计路线”。
去掉“新冠”光环以后
对于此次停产,腾盛博药向虎嗅表示,对公司目前运营没有影响。公司会将资源整合到核心项目中,包括乙肝功能性治愈和产后抑郁项目。这也是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专注的领域。
从该公司2022年业绩报告看,乙肝项目已经进入临床二期,也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项目、产后抑郁项目等处于临床一期阶段。如果没有新冠疫情带来的快速增长期待,这个进度对于一家成立7年的生物技术公司来说,也是符合规律的正常状态。
而在“新冠”概念的裹挟下,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和腾盛博药,以及更多的新冠概念股,都在股市上,意外地经历了“过山车式”大起大落,有的确实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只是空欢喜一场。
腾盛博药-B的股价波动情况。来自:东方财富网。
无论如何,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接下来的研发应该如何进行,往什么方向推进才是真正重要的。
“疫苗还是要接着做。否则,老人感染重症率降不下来。”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向虎嗅表示,与流感类似,新冠疫情很可能会季节性出现,针对脆弱人群,最重要的防护手段还是疫苗。
毫无疑问,目前全球还没有研究者心目中完美的新冠疫苗。“好的疫苗应该可以激发’精锐’抗体部队,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现在的疫苗能够激发的抗体素质还不统一,很多是’劣兵’,也就达不到预防的作用。”有学者曾向虎嗅表示。
在中国,新冠疫苗的研发接力进行。3月22日,石药集团的新冠mRNA疫苗也在中国纳入了紧急使用范围。这是中国的第14款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至此,中国的疫苗已经覆盖了灭活、腺病毒载体、重组白蛋白、mRNA这些主要的技术路线了。这在全球也是不小的奇迹。
然而,接下来的新冠疫苗研发已经后劲不足了。
主流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沃森生物、康希诺、艾博生物、斯微生物等研发新冠疫苗企业都还没有公开表示停止新冠疫苗研发。部分企业的重点业务已经转向了肿瘤等方向。
另据疫苗研发企业博沃生物创始人兼CEO吴克博士向虎嗅透露,在投资界和产业界,“新冠”已经不再是加分项而是减分项了。他担心,如果“好了伤疤忘了疼”,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会被延误,再有疫情出现,又会准备不充分。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新冠疫苗、中和抗体都面临基础研究不足的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研究热潮退去,也是不可挽回的趋势。
所幸,还有很多研究者在坚持,也有了一些成果显现。
就在两周前(3月10日),复旦大学的陆路、姜世勃、刘泽众团队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论文,公开了他们发现的一种免疫增强剂。作为新冠疫苗的佐剂,可以诱发恒河猴产生更加强效持久的中和抗体,覆盖了BF.7、BQ.1.1、XBB等多种Omicron变异株亚变体。
吴克在朋友圈转发并予以肯定。他创办的博沃生物仍然在坚持新冠疫苗项目,并计划主攻广谱和黏膜免疫领域。同时,他们还牵头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呼吸道疾病非注射剂型疫苗研发及靶向递送技术体系研究”,主要就是开发“不打针的呼吸系统疾病疫苗”技术平台。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新冠病毒的毒性已经大大降低了,很多人甚至感觉流感症状都比新冠感染严重了。但是这并不是说新冠疫苗、特效药不重要了,恰恰是疗法迭代的好机会。可以看到,有百年历史的流感疫苗和特效药也没有放松,仍然在不断升级中。
未来,最好的新冠疫苗、特效药,会诞生在中国吗?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