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溪 大千 福建 研讨会 举行

“影藏大千 文化地方”研讨会在福建安溪举行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30 02:43:02 浏览4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文/靳丽娜

编辑/李佳蕾

责编/杜思梦

3月26日,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共安溪县委、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影藏大千 文化地方”研讨会在福建安溪举行。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馆长(主任)孙向辉,副馆长(副主任)林思玮,纪委书记张旭霞,福建省电影局副局长王江,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永强,副县长卢荣斌和谢建新等参加论坛,国家电影局、中央文明办有关同志出席会议。研讨会由《当代电影》主编、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皇甫宜川主持。

在致辞中,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永强表示,“近年来,安溪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抢占布局影视大数据产业,引进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等一批行业翘楚,共同打造深入挖掘安溪多元文化保护和跨越发展的典型案例。”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馆长(主任)孙向辉提到,“本次研讨会我们邀请到文化与传播研究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学者,共同为地方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安溪的文化挖掘、培育与发展献计献策,也将赋予刚刚启动运行的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新的文化坐标和精神高度。”

研讨会以主旨演讲和沙龙座谈的形式,围绕电影文化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多元关系、电影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激发等热点话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01

电影文化赋能地方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丁俊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胡正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肖向荣,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范志忠,集美大学文法学院、电影学院院长、教授郑亮,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史学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李镇从不同角度广泛探讨了电影艺术对地方文化的塑造作用、如何讲好地方故事等问题。

展开全文

“电影融合多元产业发展,为地方发展创造了全新经济增长点。”尹鸿以《电影的文化赋能》为题,讲述了电影如何为城市和区域赋予“文化人格”,以及电影通过赋能城市发展带来的长尾效应,提出了从识别性、知名度、区域标志、区域品牌到人文性格的转变,做到潜移默化地输出地方文化。

丁俊杰的发言围绕城市文化展开。在他看来,文化是一座城市最大的“不动产”,也是一座城市自信的重要标准,更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命运。应当充分挖掘本地文化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属性,以新时代地方文化建设赋能城市发展,做实文化惠民工程。中国电影资料馆与安溪的合作必然会在中国大地上开出一朵美丽的文化之花。

胡正荣的发言聚焦于地方故事的国际传播,进一步探讨如何把地方故事讲得更圆满更美好、更具有当代性和普遍性。胡所长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出发,提出只有将有形的地方品牌和无形的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形成最好的传播素材。

肖向荣结合国家大型文艺活动的执导经历和对文旅演艺剧的调查数据阐述了中国故事的世界表达,要让技术充分为文化艺术服务。演讲中,肖院长从融创粹变、传播探索、迭代展望三方面,分享了如何塑造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守正和互鉴中达到文化创新和转型升级。

石川提到,电影修复不仅仅是电影档案保存与利用的重要手段,更能为社会提供新的公共文化产品,带动地方文旅产业开发。对修复影像的充分再利用,将电影文化遗产与文旅、教育相融合,是地方文化的塑造与传播的重要途径。

范志忠从时代使命、文化传承、精品赋能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影像建构展开论述,围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十个精神具体讲述了影像表达的方向和题材,为地方挖掘红色文化、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思路。

郑亮通过解读厦门电影与闽南文旅的密切关系,向大家呈现了厦门电影中的闽南风情和文化价值,提出促进地方文旅发展的核心仍然是如何打造影视人才高地。

李镇以倒计时式的讲述方式,将安溪的历史沿革娓娓道来。他结合安溪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归纳出安溪人脚踏实地、坚韧不拔、赤心报国等性格特质。正因为独特的文化传统,安溪人才能够抓住关键的历史机遇,成功地实现从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发展的华丽转身,打开了数字时代高速晋级的新局面。

02

人才资源助力文化传承

沙龙环节围绕“影视赋能:数字化时代地方文化的塑造与传播”与“产教融合:新时代应用型电影人才的培养与激发”两个主题展开探讨。

“影视赋能”沙龙上,中国电影资料馆多媒体部兼电影史学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薛宁、快手融媒研修院执行负责人阮英超、喜马拉雅价值出版事业部总经理陈恒达、《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以及安溪县博物馆馆长易曙峰结合各自的工作内容,分享了助力地方文化建设的案例与经验。

薛宁认为电影具记录功能,记录地方文化及发展历程。文化塑造不是平底建高楼,需要从电影中找到记忆、文脉,才能在当下开展建构和塑造。此外,电影是大IP,能够发挥强大的文化融合能力,与地方特色文化进行融合,开发创新产品。

在谈到短视频直播行业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时,阮英超表示,快手一直在尝试用新的技术手段,填平网络时代的“注意力鸿沟”,给更多普通人多一些注意力,给平凡的人们更多被看见的机会。快手入驻安溪,希望能够为安溪的地方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喜马拉雅同样跟随中国电影资料馆入驻安溪,陈恒达分享了喜马拉雅通过与地方文化品牌相结合,构建声音场景,从而为地方文化服务的典型案例。未来,喜马拉雅将会继续通过声音AI技术的赋能,将历史名人声音重现,实现场景的沉浸式体验。

阿郎认为,当我们用影视的方式去表达这个地方的文化时,要让这种表达回到艺术载体本身,而不要让它负担太多的功能性作用。要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

谈到安溪的文化建设时,安溪县博物馆馆长易曙峰谈到,安溪的茶铁竹瓷、文人志士的家国情怀都是很好的影视题材。通过影像的方式将

在“产教融合”沙龙上,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左衡、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晓红、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吴青青结合高校教育的相关经验,提供了电影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的思考。

吴青青认为,坚持地域文化特色、借鉴福建传统学堂,将客家文化、闽南文化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结合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小学艺术教育专业方向。

谈到产教融合,李晓红认为,电影人才的培养需要产业环境,厦门大学成立电影学院的契机正是在厦门影视业蓬勃发展起来之后,这正体现了我们对产教融合的重视。中国电影资料馆数字资源中心的落成,也为我们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便利,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产业实践的机会。

索亚斌对人才培养进行了反思,认为我们要以敬畏的态度去面对日新月异变化的生活,用学习的、充满了激情的心态去面对电影影像这样的一个艺术的媒介,要跟我们的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谈到教育,左衡提到作为教育者要经常思考我们要教给孩子们什么?教师不是只提供教育产品的一个人,他更是一个传“道”的师。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完善教师的灵魂,通过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认知,在师生互动中完成人才的塑造和培养。

电影描绘大千世界,文化塑造乡村魅力。本次研讨会上探讨的电影与地方文化发展之间的多元关系,充分阐释了电影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价值和对推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培育经济动能方面的重要意义,让“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 3117342843(微信)

投稿邮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 中国电影报原创稿件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