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特色街区,西安永兴坊一直致力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传承、创新、再造,是展现文化陕西的重要平台和窗口。3月6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揭幕仪式在这里举行,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西安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新城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相关领导及到场嘉宾、非遗传承人等出席了活动。
文艺表演《五星出东方·锦绣》 秦毅 摄
活动现场,西安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张天琦传达宣读了《中国侨联关于确认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通知》,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余劲、永兴坊文化产业集团沈建鹏分别进行致辞,并表示要进一步讲好陕西文化故事,传播陕西声音,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让陕西非遗文化由西安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海内外侨胞了解陕西、热爱陕西、宣传陕西。
交流基地的揭幕,是对永兴坊过往2800多个日日夜夜讲述陕西文化故事的认可,也是对永兴坊未来发展的一大助力。基地以文化聚侨心,以文化引侨力,以文化促发展,积极组织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更好地向国内外侨胞们展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展开全文
外国友人在传承人指导下学做棉絮画 秦毅 摄
永兴坊将以此为契机,切实利用好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这个平台,通过和侨联紧密的合作,让陕西文化被更多的海内外侨胞所熟知,向世界推介极具魅力的文化陕西。
此次揭幕仪式恰逢永兴坊“知节气 晓民俗 传非遗”惊蛰特别活动。活动现场,彩绘泥塑、核雕、棉絮画、吹糖人、非遗蛋雕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不但带来了精美的作品,而且现场展示技艺,与游客互动,展示陕西非遗的强大魅力。“今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惊蛰,我特意做了一组包含惊蛰在内的二十四节气彩塑作品,以立体的造型诠释物候变化,方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传统彩塑传承人王丽说。
非遗技艺展示
彩绘泥塑“二十四节气”作品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预示着天气转暖,万物生长正,是出门游玩的好时候。关于惊蛰的习俗各地均有不同,活动现场,主持人为大家讲解陕西的惊蛰文化。
华阴老腔吸引众游客
此外,曲裾摇曳、袖舞翻飞,古典韵味的舞蹈,锦绣中华的气魄;国家级非遗华阴老腔,呈现出陕西人的刚直高亢和壮志豪情;豪迈的陕北民歌,以歌声带游客穿越黄土高原,感悟陕北风情。活动现场,包括外国友人在内的众多游客被非遗技艺所吸引,大家在永兴坊近距离感知陕西非遗的独到魅力。
(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