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交道 深度 二手房 中介 之后

和二手房中介深度打交道之后,我发现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9 19:16:25 浏览6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为在卖房,所以有机会和二手房中介深度接触了一段时间。

我把房子挂了3个中介,链家肯定是必须的,然后是一个本地的小中介,还有一个是我们小区物业自己办的中介。

链家和物业方是我主动找上门的,本地小中介是他们主动上门找的我。

毫无疑问,不管是我主动找的中介,还是中介主动找的我,在“成交”这件事上,都很有热情。毕竟,我的房子成交了,他们的业绩也就多了一份保障。

在和这3家机构深入打交道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现象:

一、链家作为市场份额最大的二手房中介机构,为何没能做到赢家通吃?

这得从主动上门找我的那家本地小中介说起。这家机构在我们这个片区总共开了4家门店,据说全是一个老板的,盘踞在这个地头已经10多年了。

10多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这个片区无比熟悉,不管是片区环境前后发展的对比,还是周边生活配套的布置,还是学区学位的政策解读,给你聊起来,就是俩字:地道!

还意味着,他们和这个片区的“老住户”们一起,共同吃到了这个片区发展的红利。这种共同渡过的岁月变迁,平日里是见面招呼,有事帮忙的乡邻之情,而当“老住户”们需要买卖房子的时候,就瞬间变为了并肩作战的战友之情。

这种沉淀多年的信任,可不是后来居上的那些大公司里的年轻人,可以轻易瓦解的。

在二手房交易市场,链家占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的,可也不过才10%多点,像这种本地化的小中介机构,量多而分散。链家靠“真房源”拿下口碑,这些小机构也乘了顺水之舟——链家每在网上发布一套“真房源”,他们就立刻上门找业主把房源同步到自己旗下。在行业内外的竞争对手虎视眈眈下,左晖当年坚定的做贝壳平台,现在看来真的是谋篇布局的好样本。

二、物业——好像什么都能做,又好像什么都没做

互联网巨头们在拼命搞补贴,试图抢占用户的“最后一公里”,而物业公司,只需要用一道大门,就可以把社区资源和用户资源都收入囊中。

展开全文

所以,在“流量入口”这件事情上,物业公司很有些“百度”的感觉——all belong to baidu。

既然守着这么大个流量池,物业公司都会有个部门,叫做“多经部”,也就是多种经营部门。帮助业主租赁买卖房屋,从中收取服务费用,就是多经部的其中一项业务。

以前没在意,但是当我想把房子挂出去卖掉时,才发现电梯口、进出小区的人行大门和车行通道,都有粘贴物业自营买卖租赁房屋车位的业务广告。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管成交量如何,先把曝光优势占尽了再说。

但多种经营对于目前的物业来说,似乎仅停留在了“多”字上:尝试的种类很多、很杂,而对于“经营”,却感觉并没有做到位。

就拿我的房子来说,同一天挂出去的,链家几乎每天都带人来看房,而我们物业自营的到现在为止,只带过一次客户来看。两者的比例差高达几十倍。

又比如说之前物业搞的电商平台,APP难用不说,售卖的产品无论是品类、品种还是价格,售后,都远不如淘宝、拼多多、京东。客户自然要用脚投票了。

所以,物业作为一个企业,和业主用契约的形式形成了雇佣关系,其商业核心依然是“基础服务”。只有用服务品质,达成了用户满意,才有发展多经的土壤。而经营项目的差异化选择以及经营管理团队的搭建打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见,虽然在社区这个价值宝地上,物业占据了“天时”“地利”,但“人和”还需要长路探索。

三、越是成熟的机构,服务标准化流程越高,机制越透明

这是必然的,成熟的企业都是踩过很多坑,爬起来,才趟出了一条大道。必是付出过巨大的试错成本,才会迸发出巨大的创新潜能。而完善的规则,标准化的流程,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

我用两个细节来对比一下链家和小中介的流程和机制。

1. 看房后的及时反馈

链家的经纪人,每次带客户过来看后(不管是自己带来的还是同事带来的),都会主动给我反馈客户的感受,我也在一次一次的反馈中,把房子最主要的客厅部分收拾的更利索(客厅是买家进来的第一印象,我们自己往往因为住久了反而感受不到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中介在主动反馈的方面就明显差了很多,他们一开始只把有意向的客户给我反馈,后面在我的要求下,才会把全部客户情况都做反馈。或许在他们看来,没有意向的客户就不用多说了,但是在我看来,只有了解所有人的情况,才能改进话术让更多的人有意向,那成交的概率自然就大了。

2. 中介服务费的透明度

两边我分别有过一次和客户近距离的沟通,也就是差点成交了。

链家这边,会给买卖双方都明确清楚服务费比例,然后三方一起坐下来,谈价格,谈的就是纯房价了。

小中介那边,分了两拨人,一拨守着我在楼上谈价格,一拨守着买家在楼下谈价格。他们楼上楼下的传话,自始至终,我没和买家面对面说过一句话。

虽然这两次都没有成交,但是很明显,我更愿意接受透明的营销。所有牌摆在台面上,然后要PK的只是买卖双方的欲望和期望,比起桌子下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桌面上的要简单多了。

四、优秀的经纪人永远是最稀缺的资源

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在“住”的方面,更多的体现是信息的透明度和传播速度。而在落地成交方面,依然是要靠强大的线下运营。不管平台背景如何,买卖双方直接打交道的还是房产经纪人。

在我打交道的几个经纪人中,最喜欢的是那个小中介里的一位姑娘,她是新接手的我的房子(原本的经纪人离职了)。接手当天,就主动约我上门看房,她很健谈,说起对我们小区的每个户型都了如指掌,是因为当时花了一个星期强行看图背下来的。包括每个户型的公摊,赠送面积,房龄,都一清二楚。

说她自己天生没有方向感,偏偏我们小区绿化做的好,到处都是曲径通幽,她当时每天晚上都要来我们小区,把每个单元的通道都反复走几遍,确保带着客户不会走错路。

说她以前读书少,自从做了经纪人,就每天强迫自己多看书,这样和客户才有话题聊。

还说自己就想趁着年轻多挣钱,这样以后结婚时,就不用给父母增加负担了(她还有个读书的弟弟)。。。。。。

这样一个有激情肯吃苦还不做作的姑娘,谁会拒绝呢?当然,最主要的,她和我聊天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她不仅仅在服务买方,也会从多方面为卖方考虑,给出建议。你会觉得她是真心为你着想,自然,信任就加强了。

所以,不管中介市场竞争有多白热化,也不管住房网络平台搭建的多火热,与人打交道的房产经纪人,始终是那条串联所有的纽带。他们优秀与否,直接决定了成交的效率。拥有足够多的优秀的他们,才是各大品牌立足市场的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