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28日,上海国际汽车城(以下简称“汽车城”)举行全面开工仪式。彼时,一个集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金融贸易、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开始在上海西部崛起。
经过二十余年发展,汽车城已成为全国单体城市中汽车产业规模最大、研发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近年来,汽车城紧抓自动驾驶、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机遇,依托住建部、工信部发起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持续推动国家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建设,实现各类产业要素资源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为上海嘉定推动智能汽车和智慧城市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技术、资源和功能支持。
上汽、蔚来、智己、飞凡、理想、路特斯、舍弗勒、零束科技、地平线、中科创达、中海庭、百度智行、AutoX、小马智行等100多家中外企业在此汇聚,涵盖整车、零部件、汽车芯片、智能座舱、高精度地图、智慧出行等自动驾驶汽车全产业链。汽车工程师、汽车设计师、软件和算法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在这里大胆尝试、竞逐梦想,创新创造的热潮正持续涌动。
“变革”中的“不变”,一颗初心广纳生态
随着汽车“新四化”加速演进,过去一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是市场格局迎来重塑,新能源车渗透率已增至约30%,传统车厂和新势力们在市场上轮番上阵;另一方面是消费者需求日趋多元,除品质、安全性以外,智能驾驶体验正在成为用户购车时的重要决策因素。
需求在变、市场在变、企业在变,上海国际汽车城也在乘势而上。汽车城早在2015年就获批启动建设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争当智慧城市和智能汽车融合发展的“开路先锋”。
“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就是想告诉大家:零束还活着。去年吹过的牛,今天来兑现了。” 在第二届上汽零束SOA平台开发者大会上,零束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君的这段开场白让听众们印象深刻。成立两年来,这家源自上汽集团的平台型科技公司广纳四方英才,团队从十几个人扩张至上千人。谈及嘉定的创新创业氛围,李君认为完备的产业链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沃土,汽车城为企业搭建了技术交流的平台,能够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对接,有利于产品更快进入市场,让更多汽车“新四化”的先进技术、示范场景、创新成果得以生根发芽。
零束科技是上汽集团“场景创造价值、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发展战略的坚定推动者和实践者,智己汽车、飞凡汽车是上汽集团面向中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华丽蜕变,前瞻研究有上汽研发总院,自动驾驶有享道出行,地图业务有中海庭……
图为飞凡汽车在汽车城的交付中心
可以说,嘉定寄托着上汽这家中国最大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网联新赛道转型的使命和愿景。“产业资源的高度集中,使得我们为客户提供‘零距离’服务成为可能。”正如中海庭CEO刘奋所说,优越的营商环境助推上海国际汽车城加速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高地,为有志英才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汽车城的产业聚集、创新人才等优势,为落户于此的企业带来很大便利,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蔚来在过去8年中的深切感受。”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说。蔚来也是最早入驻汽车城的企业之一。2022年,蔚来交付新车122,486台,同比增长34%,继续引领高端纯电市场。截至2022年12月31日,蔚来新车已累计交付289,556台。
无独有偶,舍弗勒企业传播及市场部负责人李佑美表示,自落户以来,在华业务取得了稳健发展,已成为舍弗勒集团第二大业务区域。2021年,为了加快新能源及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舍弗勒将轮毂驱动业务全球总部及研发中心以及旗下控股的汽车后市场电商公司也落户汽车城。“目前,舍弗勒正在对大中华区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进行扩建,预计将于2023年投入使用。”
图为舍弗勒线控一体化底盘
2021年的夏天,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上海)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汽车城,作为国家级平台,落地哪里、以何种职能落地、平台从哪方面孵化产业等等,可谓是经历了重重考量。“经过多番统筹,最终确定落户在了上海国际汽车城,看重的是汽车城在产业聚集上的深厚底蕴,在交叉领域人才方面的积累汇聚,在周边配套产业上的成长内驱力以及城市配套等综合因素,无疑,汽车城是一片沃土。”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晨东说道。
事实证明,平台公司的选择没有错。在落户汽车城后,平台顺利完成了团队组建,汇集汽车、交通、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在前沿技术探索上,依托汽车城优良的智能网联产业基础,公司正深度发掘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前景,推动形成智能汽车中国标准体系。
图为汽车城入驻企业员工讨论工作
在汽车城,多元共创、战略合作、产业协同,足不出“园”就能拜访客户,和同业一边在园区食堂共进午餐一边讨论最新的技术动向,在良好的氛围中,智能网联企业携手“共荣共生”。
上海城建数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落户嘉定后,近距离与行业合作伙伴开展互动交流,“我们与同样落户在这里的百度智行、智能汽车创新平台、同济大学等合作单位实现更高效地沟通,我们也得到了更多参与智能网联相关技术标准研究与制定的机会,更高频次参与行业论坛交流。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在项目中得到了更便捷畅通的转化与应用。”上海城建数字集团智能交通公司总经理常光照说道。
打破信息不对称,企业间优势互补,让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嘉丰公司定位服务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场景建设,围绕数字底座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致力于打造数据中台的AI赋能、算力支撑以及交通信创等方向的系统架构。上海嘉丰车路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玥说:“在汽车城,智能车企、智能车服务商、车路协同设备商、车路协同服务提供商等产业链伙伴彼此间形成了良性互动,通过无缝沟通,大家共同建立生态产业链,可以减少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图为车城网数字孪生应用平台
前瞻的技术研究、良好的生态基础、成熟的功能平台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上海国际汽车城充分发挥“孵化器”和“加速器”的作用,助力一家又一家创业企业完成从“从0到1再到N”的跨越。兆边(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孙拓是半个嘉定“土著”,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完成了从学生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2016年,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区在汽车城开园,孙拓等一批同济大学学生组成了兆边科技的创始团队,投身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平台的开发,“近年来我们也在积极反哺业界和学界,公司现在是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基地,并在同济开设课程培养‘双创’人才。”
“求索”中的“探索”,一种担当锻造中国样板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难在哪里?很大程度在于没法“摸着石头过河”。上世纪80年代,上汽大众以“国民神车”桑塔纳为开端,一个零件接一个零件实现国产化,奠定了上海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已站在智能网联领域的最前沿,可以说没有现成的“作业”可以抄了。
事实上,近年来上海国际汽车城是名副其实的“披荆斩棘”,在测试场景突破、车路协同应用和产业政策协同等方面为企业“保驾护航”,共同打造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的“嘉定特色”和“中国样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成熟的智能网联技术也不可能凭空而来,离不开各类型道路测试,尤其是真实场景的数据积累。早在2018年,汽车城就在全国率先开放首批5.6公里测试道路,让智能网联汽车从封闭测试区走上公开道路;2022年,嘉定又实现国内首个“大流量、高动态、高复杂”高速公路场景的重大突破,并实现嘉定全域开放。
“智能网联对道路、通讯的要求很高,要大幅改造。”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朱西产教授介绍道。目前,国内外在自动驾驶上存在一些技术差异。有别于欧美主攻的“单车智能”,我国在2017年提出了“车路云一体”的方案,即通过快速、短延时的5G信号,提升路端的环境感知、云端的高算力,实现车路协同。
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沈峰认为,车路协同面临度量难、测试难、评价难和验证难等挑战,需要企业和园区、政府全方位紧密合作,解决数据交互互信问题,形成规模化应用探索,推动汽车在城市应用场景中创新、城市在汽车带动下发展。
在车路协同方面,上海国际汽车城也较早成为了开路者,从最早封闭测试区内车路协同环境的搭建,到230多公里道路、近300个路口车路协同环境的建设,支持C-V2X“三跨”、“四跨”、“新四跨”等先导应用实践活动开展,牵头制定车路协同决策系列标准,再到打造全球开发者加入的车路协同开放应用生态……我们都能看到上海国际汽车城在推动我国车路协同技术路线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嘉定,无人驾驶车辆早已不是稀罕事。上汽享道、百度等20家企业、509辆自动驾驶汽车在嘉定已累计开展测试示范913万公里、时长51万小时,分别占全市的73%和81%。除乘用车外,白犀牛、酷哇、仙途等无人驾驶专用车也驶上街头开展示范应用。然而,无人驾驶背后的政策、标准、技术、安全等工作推进的难度远超公众想象。
有了充足的测试数据,自动驾驶企业积极开展商业化运营探索。“得益于汽车城集聚的产业链资源,享道出行与区域内很多公司建立了联系与合作,在Robotaxi业务的商业化探索之路上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享道出行CEO倪立诚说道。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首席品牌官王翀表示,“汽车城始终从自动驾驶企业切身考虑,积极突破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瓶颈,为企业争取开放更多的城市测试道路、高快速测试道路,协助企业加速全无人商业化落地,为自动驾驶企业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加速产业商业路径探索。”
“低速环卫清扫车和智能清扫机器人,属于作业机具或机器人,针对加装了自动驾驶系统后的机具,目前相关管理细则尚未明确。”酷哇科技合伙人、副总裁何赛表示:“在汽车城的协调下,酷哇科技和淞泓智能联合制定低速自动驾驶环卫机具测试标准,并在示范区的封闭测试区通过自动驾驶测试认证。”
在未知领域的探索,难免会走错路或者摔跟头。在调研中,多家企业都对嘉定的政策“试错空间”给予高度评价。白犀牛合伙人、副总裁王瀚基表示,“汽车城给予入驻企业多方面实打实的扶持,允许入驻企业进行试错和迭代。”针对自动驾驶配送车在公开道路上的路权难题,嘉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企业最大限度的活动空间,在安亭为白犀牛寻觅到了合适的上路行驶环境,并帮助对接社区团购、商超开展同城配送业务。
“在优势互补背景下,合作一定是主要趋势,从资本投资到技术共研,合作会越来越深入。”小马智行副总裁黄俊也高度认同跨界合作和模式推广的重要性,“相信以汽车城的试点为范本,相应的政策突破和管理配套能够快速复制到不同城市或者同一城市不同地区,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就会非常迅速”。
“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定位是做上海,甚至是全国汽车行业专心突破的排头兵、先行者。” 汽车城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潘晓红指出,“汽车城将打造领先的车路协同环境,支撑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商业化的运营落地,不断丰富数据的应用场景,让聪明的车、智慧的路进一步融入到日常生活,赋能建设未来的城”。
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建设汽车强国的初心;企业遇到急难愁盼自当有为,市场可高效配置放手无为;没有现成经验可摸索,唯有上下而求索。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在这条新赛道上,上海国际汽车城正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