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丨为河西走廊立传 鲁奖作家叶舟长篇新作《凉州十八拍》面世
2月24日,著名作家叶舟长篇小说《凉州十八拍》新书发布暨推广会现场。奔流新闻记者 师天铭 赵梓伊
鲁迅文学奖得主、甘肃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叶舟的全新力作《凉州十八拍》(全三卷)近期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凉州十八拍》是叶舟继入围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巨著《敦煌本纪》之后,创作的以千里河西为背景,以古凉州为原点,聚焦河西走廊文化、历史、人物的又一部壮阔史诗般的长篇小说,也是叶舟长期行走勘探河西大地、悉心开展文化考察的最新成果;堪称河西走廊的心灵史、贸易史和军事史。日前,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时,叶舟表示,这是一本献给父亲的书,也是一位写作者对中华文明史的前溯,对中华民族来路的梳理和再认识。而以皇皇百万言为河西走廊立传,以百十位人物追寻中华民族文明的根脉,也凸显了叶舟文学创作上的雄心和野心。
著名诗人、小说家、《凉州十八拍》作者叶舟 奔流新闻记者 师天铭 赵梓伊
01
三条脉络
展开全文
百万言百余人
为河西走廊立传
《凉州十八拍》分上、中、下三卷,十八章,共计134万字。洋洋洒洒百万言,是叶舟为凉州、为河西走廊立传之作。凉州是今甘肃省武威市的古称,享有“天下要冲,国家藩卫”和“五凉京华,河西都会”美誉。据叶舟介绍,今日凉州更多是个文化概念,当年凉州涵盖整个河西走廊,包括四郡两关,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阳关、玉门关,中间夹了嘉峪关。古有凉州国,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都曾在历史上留名留影。河西走廊自兰州跨过黄河,往西进入祁连山下这片长达1000 多公里的狭长地带,有绿洲、雪山,也有戈壁、大漠等丰富多姿的地理形态,是中国境内丝绸之路最灿烂的一段,故事发生地就在这里。
故事萃取了古代经典传奇“赵氏孤儿”的小说内核,并以东汉蔡文姬的名作“胡笳十八拍”为章节架构,构建出悬念迭起又精彩纷呈的故事。整个故事纵横捭阖,时间跨越晚清、民国将近四十年,出场人物达百余人,叶舟挥如椽巨笔,将鸠摩罗什、萨迦班智达、铜奔马、祁连山、绿洲,以及广阔的民间社会熔为一炉,呈现出了一幅幅可信、可爱、可敬的风俗画卷。小说技法娴熟,贯通中外古今;叙事过程草蛇灰线、重峦叠嶂;人物形象热烈饱满,场面描写恢弘辽阔,可谓纵横历史、气势雄浑、荡气回肠、包罗万象。
整部小说中,叶舟铺设了三条主要脉络:故事发生的主要时间是民国初年,彼时山河动荡,民生凋敝。凉州城外突然出现一座百姓们捐建的城堡承平堡,那里本来是五凉书院,却被悄然易帜,成了贯通整个河西一线的贸易保价局,由创始人权爱棠的女婿顾山农经营。在军阀和当地政权的双重压榨下,顾山农九死一生,表面上经营着保价局,事实上则勉力珍藏着西北腹地自汉代以来最大的秘密——将铜奔马妥善保存,不被用心险恶的各方势力所掠夺。这铜奔马是凉州的魂魄所系,也是先辈们留下的河西信物,正所谓“天马出,天下定”。
第二条线索是权爱棠的义子徐惊白的成长线索。徐惊白本姓续,是北疆贩马集团续门的遗孤,因家族被灭门,他被辗转寄于权家,由姐姐权达云和姐夫顾山农悉心培养。他从一个调皮的凉州男孩,逐渐成长为一个堪当大任的勇毅少年,承担起守护凉州的重任。叶舟曾提及“续”的涵义,指出这个姓氏意味着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在时代的洪流中,徐惊走上了人间沧桑正道,从一个被保护的孤儿变成保护红军孤儿的人,这是他个人的蜕变,也是一代人的希望之声。
第三条线索是河西走廊一带重要的历史人物和边地传说,叶舟用现代主义的方式将鸠摩罗什、罗什塔、萨班渠、左公柳等亦真亦幻地融入小说主线中,尤其是“不灰之舌”,鸠摩罗什圆寂后的舌舍利,成为了小说主人公顾山农忍辱负重、为大义而撒谎的一个象征。这种叙事设计不但为小说增添了文学趣味,更将凉州的历史纵深感完整地体现出来。正如叶舟所说,他要通过这部小说寻找中国的精神原乡。
除主线情节之外,《凉州十八拍》仍然枝繁叶茂,许多支线故事也足以独立成篇,出场的上百位人物也都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比如老一辈人中的朱绣,尽管有种种缺点,却依旧是个可爱可敬的老人;面汤爷将民间的忠义善良展现得淋漓尽致;保护惊白的北疆汉子们豪爽洒脱,舍生忘死……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不仅展现了河西走廊一带人民的历史悠久的精神风貌,更凸显了中国昂扬不屈的民族意志。
02
创作缘起
现代版“赵氏孤儿”
写给凉州与父亲的书
《凉州十八拍》题词页是这样一首诗:“天凭日月,人凭心/秤杆凭的定盘星/佛凭香火,官凭印/江山凭的是忠义。”叶舟称这是写给父亲的一本书,是本书创作的缘起。“我一直想在前面一张雪白的纸上写一行字,献给我的父亲,结果我写到一半的时候他就不在了,心里很悲怆。我没有那么矫情地写‘献给我的父亲大人’,我就说‘父亲生前改编的《凉州宝卷》’。”
叶舟的父亲祖籍凉州,二十来岁从武威来到兰州,从小爱听当地的“凉州贤孝”、“河西宝卷”,叶舟介绍说这是一种古老的说唱艺术,一般是瞎子弹着三弦演唱,以达到教化民众、教化子弟之意,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这首诗就是父亲听“凉州贤孝”、“河西宝卷”以及给自己“将古今”慢慢归纳出的文字,“天凭日月人凭心”“江山凭的是忠义”是父亲的价值写照,也是《凉州十八拍》的精神内核。
叶舟的父亲生于1932年,与故事主人公生活的时代一致,一辈子乡音未改。叶舟却从未在凉州生活过,只是早期在媒体从业期间常带记者来采访,常年在河西走廊、祁连山下采访、采风、调研,对那里莫名喜欢,用他的话说是“一种宿命”。叶舟诗人出身,20多岁的时候出版过诗集《大敦煌》,后来“大敦煌”成为熟词,现在则成了公共术语,甘肃省就有“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2018年叶舟完成了100 万字的《敦煌本纪》,以宏大叙事和诗性语言描摹丝绸之路悲欢故事,书写和歌颂“敦煌”这一永恒的母题,斩获第四届施耐庵文学奖,并被提名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敦煌本纪》完成之后,叶舟就想为凉州写一本书,献给自己的父亲。于是仔细询问他小时候吃什么穿什么,写到故事里,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细节很多来自于父亲一点一滴的现身说法,当然他也查询资料问过其他人。遗憾的是,书写到一半父亲去世了,叶舟强忍悲怆奋笔疾书,最终在47个月内完成了这部巨著。当时正处于新冠疫情时期,每日困守家中,不时有周边封控消息滋扰,叶舟坦言压力很大,每天焦虑失眠痛苦不堪,写文如推磨,“一颗豆子一颗豆子碾碎榨出油来”,好在坚持了下来。采访中他笑称:“差一个月整四年,等于又读了一个本科。”
《凉州十八拍》以经典戏剧《赵氏孤儿》为内核,讲述现代的“救孤”故事,忠义的精神却没有改变。在这部小说中,“孤儿”首先指的是两位主人公,顾山农和徐惊白。顾山农少时学戏,对一曲《赵氏孤儿》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在书中借戏抒怀:“为孤儿十五年吞声饮气,在人前强笑脸苦在心中。”漫长的岁月里顾山农忍辱负重,如同《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忍受着万人的唾骂,只为将惊白抚养成才,并守住凉州铜马的秘密。徐惊白则是北疆救孤团护卫的少主,他的家族保存着铜马,却也因铜马生祸,遭遇灭门惨案,只留下遗孤惊白。
而更深一层的涵义,“孤儿”则是在炮火连天、民不聊生的旧时代,万千黎民百姓的代称——“谁都是孤儿,遍地孤儿,满中国都是心碎的孤儿。”但救孤儿的却不再只是戏曲里忠诚的老臣程婴;顾山农保护惊白,北疆救孤团那么多忠义之士多年来驻守在权家周围默默守护惊白,惊白长大后“反哺”,也去保护红军的孤儿,更确切地说,凉州的所有忠义之士都参与了这场“救孤”,他们都用自己的善良和勇敢守卫着河西大地。
这是对《赵氏孤儿》的现代演绎,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更是打破和升华。“如果单纯讲以前的赵氏孤儿,无非就是孩子长大,杀了仇人,固然惊天地泣鬼神,但讲的是因果报应。我们需要再去升华,徐惊白成长之后也去反哺社会,其实就是在救中国。”
03
追寻根脉
揭开“锈带”河西走廊的历史
厘清中华文明来路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在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上,尤以河西走廊底蕴深厚,波澜壮阔,一次次地承载了中华民族最初的梦想和积极的作为。《凉州十八拍》里所写的武威城是河西首郡,河西走廊所辖的武威(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嘉峪关、敦煌(沙州),自古以来就是水草丰美、物产丰富的西北粮仓,同时又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和边防要塞。民国时期,梁启超、陈寅恪等学者对凉州文化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书中,指出“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也就是说,凉州大地保存着中华文明的根脉。整个西北其实就是中国的战略纵深。
然而近代以降,对凉州所处的河西走廊一带的看法,逐渐凝聚在一个词“锈带”之中。“我在民国年间报章上的一篇专栏文章里,发现了‘锈带’这个词,”叶舟介绍了自己对河西走廊的认知,“多年的闭关锁国,尤其是丝绸之路被断了之后,整个河西黯然无光,民不聊生,河西走廊可不就‘锈迹斑斑’?所谓锈,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还指向了政治、交通、文化和经济,还包括人心和偏见。”
于是,叶舟创作《凉州十八拍》为河西走廊“除锈”。“我撒出了这一群少年,用他们的血勇之情,用他们的无畏和果敢,去清除这些锈迹,把这一片锈带重新擦亮,让丝绸之路重新闪光;另外一层意思,除了赵氏孤儿这种忠贞果敢、赴死勇毅之外,我其实更想谈的是,我们需要重新去擦掉人们心中的锈迹。”叶舟表示,“让路途畅通只有贸易和交流。有一句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跟人的血管一样,这条丝绸之路必须打通,让它呼吸顺畅、长风浩荡起来。在小说里,其实就是为民族寻找一个巨大的后方——战略的后方,文化的后方,思想的后方。”
从《敦煌本纪》到《凉州十八拍》,叶舟塑造了一批充满了阳光朝气的少年,他们代表了新时代的凉州文化,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正如评论家杨建仁所说:“如果说《敦煌本纪》是叶舟用文字开凿的一座石窟,那么《凉州十八拍》就是他用心灯供养的一尊大佛。”叶舟通过自己的写作,重新发现这个国家的边疆,去眺望我们这个民族的少年时代,去厘清这一伟大文明的来路,并获取今天的力量与担当。
叶舟坦言,在小说里不可能把凉州的历史丢掉,“所以我就把鸠摩罗什、萨迦班智达这样的大师,包括凉州会盟的历史、铜奔马的传说,用现代主义手段有机融汇,演绎成一个场域辽阔、人物庞杂、包罗万象的故事。”根据鸠摩罗什大师“不灰之舌”的传说,叶舟设定顾山农长了两个舌头,一旦说谎另一个舌头就要跳出来纠正他。而他背负着铜奔马的秘密,这是整个河西最大的机密,历史重任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这场磨难一直在摧毁着他,最后他就崩溃了,彻底陷入虚无。可见藏着掖着瞒着是不行的,闭关锁国是不行的。”而在他的反面,他的弟弟徐惊白这一帮少年子弟,用行动否定了哥哥,这一帮少年穿越东西,又接受了新文明的洗礼,成长为新时代河西走廊的守护者、开拓者、建设者。
04
匠心独运
古风盎然描摹凉州今夕
凸显创作雄心与宿命
翻阅《凉州十八拍》你会发现,叶舟的遣词造句非常考究而特别,很吸引你继续读下去,但你很难快读,因为这不是通俗小说那种流水一般的语言。叶舟的语言厚重苍劲,词句之间充满诗意,素朴庄严、恢宏大气却不冗长繁缛。古典诗词曲赋与西部民间俚俗方言在小说中融合得自然流畅,叶舟收放自如、苍凉豪迈的诗性语言独具个人风格特色。
叶舟表示,凉州农村的一些日常生活中,其实不乏古词,“到底是边塞之地,虽然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词完全是古意盎然、古风盎然的,充满了古典的意蕴、庄重的色彩。对我来讲,这些都是一种营养品。我将这些全部放在小说里面了。这大概也是这本书的一个写作缘起、发心初衷。”
《凉州十八拍》的语言风格与《敦煌本纪》不同,“毕竟敦煌和武威相距几百公里”。采访中叶舟表示,自己阅读了大量资料,包括凉州人当时的饮食、衣食衣着、语言等,“凉州早期是河西走廊的一等郡县,整个河西的门户之地,我们经常读边塞诗‘凉州七里十万家’,大唐时都这么兴盛了,现在它仍然是整个河西人口最多、文化底蕴最深的城市。”
《凉州十八拍》的文学结构也独具匠心,十八个章节的设计汲取了东汉蔡文姬所著《胡笳十八拍》的灵感,叶舟表示,自己以“胡笳十八拍”架构故事,是“找一个合法合理、源源有致的结构,支撑庞大的文字体量”,也因为喜欢胡笳演奏出来的音乐,喜欢这个词的古朴和诗意。叶舟对古典文学的继承不仅体现在这部作品的体例上,更是在思想内容上。《胡笳十八拍》中的名句:“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所表达的舍身忘死的精神,被叶舟在《凉州十八拍》中全然体现出来,凉州大地上的中华儿女无不心系家国,捐躯赴国难,与红军西路军一同匡扶危难中的祖国。
民族融合也是《凉州十八拍》关注的一个点。河西走廊上除了汉族之外,蒙古族的少年也是义勇之士,还有满族的北平来的女大学生、黄埔军校的青年军官,他们看破了当时的危局,经历了思想转变,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拯救中国的时代洪流中。这与《敦煌本纪》某种程度上有点一脉相承,“是民族融合的一个反映”。
叶舟将虚构的故事放于凉州这一独特场域——背靠1000 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倚靠的祁连山是中华民族脊椎骨一样的山峰——意在看清中国的来路,“今天讲中国,我们至少要知道中国的来路,从而清醒地认识和找见归途。从早期的秦汉唐对西域的开疆辟土,到整个西部粮仓和战略纵深,以及陈寅恪所言中国文化的根脉,只有这些认知,才能整理我们的今天,做好出发的准备。”这大概就是宏观上的意义,叶舟坦言这是自己的雄心和野心,“总是想把这些素材都一网打尽。一个写作者在开始写的时候,总是有一种雄心,如果没有雄心,忌惮你的题材和人物,你怎么会和他们相濡以沫、举案齐眉?”
《凉州十八拍》里不光是那个年代的生活,叶舟塑造了百余位人物,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或者重新萃取了自己,浴火重生,写的是一个时代的群像。这是作品的微观意义。“其实落实到每个人身上,都是我们每个人真实的面孔。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对我们的文明、国家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一定要除锈,将我们的一些成见、固执、目光短浅促狭之处,统统都洗干净。”生于甘肃、长于甘肃的叶舟,对河西走廊这片土地始终怀有着深切、热忱的情感和深深的自豪感。叶舟表示:“作为一个写作者,作为甘肃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儿子,我对甘肃和河西走廊的所有热爱、书写、感情,可能就是我的宿命,是写作的宿命,也是人生的宿命。”
文丨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海报丨奔流新闻插画师 陈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