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里院有温度,建筑可阅读——打卡街里三场馆,感受城市历史、现在与未来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署名除外)
春日的青岛,绚烂多彩。
3月26日,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开启,在青岛,与最美山东邂逅。
探访青岛文化新地标之旅,也在同步进行中。这一站,上街里,寻找中山路的记忆,打开大鲍岛的大门,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感受不同时代的城市魅力。
全新出发的老街,有了时尚的新活力,专访三大场馆:中山路城市记忆馆、里院展览馆、洛川家美术馆,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探寻热闹背后的人文底蕴,夯实城市前进的文化基石,这也是城市更新的不竭动力。
记忆
一座城市的来时路
中山路,一条被寄予厚望的街道,无论是在城市建设之初,还是在城市更新之际。
关于中山路,关于青岛的种种,都浓缩在了城市记忆馆里。
展开全文
这是一栋两层建筑,坐落于中山路72号、74号,原青岛商会旧址,始建于1906年到1907年,为德国三段式建筑,砖石木结构,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时代的律动中,恪守着不变的乐理。作为经典建筑,青岛商会旧址为青岛“里院”建筑形态的创立者之一——阿尔弗莱德·希姆森投资设计,是青岛市第一批历史优秀建筑,最初的目的是为德商祥福洋行建设的公寓。1923年到1924年,青岛总商会自馆陶路迁来。青岛总商会在傅炳昭、隋石卿、宋雨亭等历任会长的带领下,见证了中山路的崛起和发展历程。1938年1月,日军侵占青岛后,这栋建筑历经沧桑,直到1946年4月26日,正式复名青岛市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岛市工商联、多个民主党派及有关部门在此办公。而后,网点和庭院都被分割改建,成为商铺,直到2021年9月,开始修缮,一年后的2022年9月,正式开放。
中山路城市记忆馆位于旧址的一层及负一层,以中山路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形成为展陈主线,用老街寻踪、红色印迹、商业母脉、文化繁兴、经典建筑、时尚风情六个部分,构建起青岛的城市脉络,收集了几代人传承的记忆。
在门口预约,踏入记忆馆,就仿佛钻进了时光的隧道。跟随讲解员张静的脚步,在黑白与彩色的世界中,感受岁月的每一次变换。
一切从城市建设之初开启。上青岛村海草房门口,当地村民与外来的德国侵略者相遇。自此以后,老衙门和海草房都消失在了城市建设中。
寻踪老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时间上说是如此,从建筑上说同样如此。
中山路工程开始于1898年,“先有中山路,后有青岛城”,这条路给青岛城市建设规划了一条延伸至海中的射线。于是,一条路有了更多的称谓:百年城市化运动的发动机、晴雨表和参照系。正如馆中展览所述:“中山路从来就不是一条独立存在的街道,而是贯穿了整个20世纪青岛城市化开拓的引领者、代表者、贡献者和受益者,是中国同期城市化规模推进中的经典样板与示范。”
在时光隧道中穿行,目睹了大窑沟浓烟的升腾,一片片砖瓦覆盖在了街道两旁的建筑上,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张张黑白的照片,定格了从此路过的行人与车辆,慢慢放大照片,仿佛能够窥见商号里忙碌的景象。
“上街里”的歌谣,讲述的就是对中山路的描述与向往,无论曾经来过的,还是没有来过的居民,都能感受到购物天堂的乐趣。盛锡福、亨得利、春和楼,吃喝玩乐一站式完成,所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山路就已经成为了“山东第一商业街”。各大银行、钱庄林立,1933年青岛有银行21家,其中有13家坐落于中山路及周边区域,钱庄有40家,其中30家位于中山路周边,可以说,中山路引领了城市商潮,汇聚了金融巨头,“是青岛城市化的起点,是青岛文化的源头,是名副其实的青岛‘母街’”。
文化是城市的根基,中山路也是文化机构聚集的地方,1933年,全市有报社20家,位于中山路及周边的有13家。这些报刊“卧虎藏龙”,涌现出一批文学大家,《避暑录话》的12位作家,用笔书写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夏日的风景,大咖云集散发的光辉,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时刻。萧红、萧军的黄金时代,王度庐的《卧虎藏龙》,都在报刊中初露锋芒。再加上占据了半壁江山的电影院、戏院,以及后来陆续出现的书店,包括新华书店、古籍书店等,成为文化爱好者的聚居地。
一场沉浸式的电影正在放映,《百年中山路》,利用AR、VR等多媒体手法,展现青岛建置以来,中山路及其周边老城区的肇始、发展以及市民生活、风俗习惯的演变。张静说,为了这部电影,创作团队耗费了大量的心力,细致到人物一帧一帧的动作,都要精心制作。
步入地下一层,踏上还原的青岛市第一条公交线路6路巴士,木地板,简易的座位,印有上海二字的行李包和复古的行李箱,大方向盘,窗外飞驰的风景,都给人以穿越之感。一转身,进入70后、80后的童年时代,供销社高大的收银台,铁夹滑动的收据小票,油纸包装的点心和饼干,以及书本玩具,生活物件,一一呈现。
“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上街里,成为每个老青岛人内心深处难以磨灭的记忆密码,一旦开启,就会不自觉地涌出强烈的情感,几乎每个人都能讲一段关于中山路,关于老街里的故事。
130年来的城市回响,映照出城市进步的光芒。
温度
里院内外的风情
赶到位于海泊路和芝罘路交叉口的里院展览馆,已近中午时分,院落里游人不多。这里也是大鲍岛街区运营单位青岛环海湾集团的驻地,一位意向商户前来咨询网点租赁事宜,据悉网点租赁非常火爆,大小商户正在陆续赶来。 展览馆位于海泊路35号鸿升楼背后的泉祥茶庄,以及鸿吉里中,展览着七大街区的规划以及里院的发端与发展、辉煌与式微、建筑与演变、跌宕与更替等。
大鲍岛街区,建筑有一个统一的名称:里院。
里院,是青岛地域性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既不同于北京的“四合院”,也不像上海的“弄”,西式洋楼与中式四合院巧妙结合,为老青岛人提供了避风挡雨的居所,更是青岛历史的见证。
1897年11月,德国借口巨野教案侵占青岛,立刻着手规划青岛建设。1898年,德国总督府在主持第一次土地拍卖之前,对此感兴趣的德国人就先来到青岛,寻找商机。阿尔弗莱德·希姆森就是率先抵达青岛参与第一次土地拍卖的一位。在上海学会了木材交易和石材建造房屋的知识后,希姆森来到青岛,设立了祥福洋行的分公司,经营建筑及房屋出租的生意。他根据大鲍岛区域的商住特点,将建筑分为了商业和公寓两个类型。
“我买了一块方形的地,在这块地临街的四面建造了商店和住房,并且在中间留了一块空地,用做过道和儿童游戏场。每一幢房子底层都有一间商铺,商铺之上有一间居室。房子后面的高墙将我们和邻居家的庭院隔开,院子里有一个简易厨房,庭院末端是一个很大的公共院子”,在回忆录里,希姆森讲述了自己的构想。
于是,一大批青岛里院应运而生。青岛的里院形态不一,俯视院落,会看到“口”“日”“田”“回”“目”等字形或多边形,上附横瓦,门窗基本都开在一侧。这种院落通常为两到三层,大一点的加盖到四五层。一层邻街,房屋面积大,多用来开店铺;楼上大多是十几个平方米的单间,用以居住,是当年典型的“商住两用房”。每层楼的水龙头和厕所是共享的,所以,一大早排长队上厕所的画面是里院百姓脑海里深刻的记忆。
青岛的里院从上世纪初开始建设雏形,二三十年后,更多的里院出现。根据1933年青岛市社会局统计,当时全市的“里院”有506处,房间16701间,住户达10669家。
查看老档案,发现青岛的里院名称都很有讲究,里院的名字大多都有出处,有出自《诗经》《道德经》的,有出自《左传》的。鸿吉里,位于芝罘路、海泊路、易州路、高密路、围合区域,当年也隶属于孟家大院的一部分。
探访时,遇到居住了近70年的老居民,她现在居住在双山一带,专程带着孙子来访故居,看着二楼一侧曾经居住的小屋焕然一新,她感慨万千。忆当年,全家挤在十来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邻里之间,局促却亲密。从她激动而湿润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留恋,也看到了对现状的满足。
展览馆的工作人员刘千宁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改造后的大鲍岛街区,以和谐里院为指导,借助里院特色,还原了里院的生活场景,重现老城区的多重活力,街区南端以日间为主,引入了创意销售和网红餐饮、体验互动、博物展览等业态,营造周末慢生活的休闲氛围;街区北端主要以夜游为主,引入品质宴请、音乐酒吧、休闲娱乐、特色民宿等夜购、夜食、夜体验等,与夜经济相关的产业,满足市民游客“全时”“全季”的休闲娱乐需求。
目前,街区已经引入了大量的场馆和知名品牌,挖掘了品牌和街区的深层文化联系,文商旅结合,延续青岛文脉,创新了里院文化的演绎路径。
有情调的小店镶嵌在具有人文底蕴的历史建筑中,以“观、拍、赏、品、购、游”为动线的活动,也在拥抱春天。老街区,新活力,遍地开花的景象不仅仅是街头的装饰,还代表着业态的多样化。
阅读
一个绽放美的窗口
洛川家美术馆,春意正在绽放。
中澳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形成“彩凝春意”的主题,在二楼的展厅中展出。
海泊路,是较早进行改造的道路,从前年到去年,眼看着脚手架一点点撤去,道路两旁的建筑,露出了灿烂的真容。洛川家美术馆,在改造之初,就已经落脚,伴随着忙碌的工人,度过了一段寂寞的日子。
刘海涛,洛川家美术馆的创始人,出生在西镇的他,伴随着《上街里》的歌谣长大,对大鲍岛有着深厚的感情。从事摄影器材销售多年,他一直想拥有一方天地开设摄影展。2020年,大鲍岛街区开始改造,刘海涛看中了整修完毕的43号蚨字楼,决定开一座美术馆。
2020年12月26日,张岩《大鲍岛——一座城市文化发祥地的影像》开展,洛川家美术馆六个大字在前一天出现在门口,尽管当时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甚至连街道入口都不好找,这个展览还是吸引了近万名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打卡。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洛川家美术馆已先后举办了40余个展览。
“洛川家”,是美术馆的新名字,也是这片建筑的老名字。门口的挂牌揭示了它的历史渊源,蚨字楼,是章丘孟氏家族的“蚨”字产业,是孟家大院的一部分。孟氏家族是名扬海右、声誉齐鲁的豪门望族,也是富甲一方、货通中外的伟商巨贾,素有“八大祥”的美誉;而孟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就是孟洛川,当时报界皆称孟洛川为“金融巨头”,“山西康百万,山东袁子兰,两个财神爷,抵不过一个孟洛川”。
孟洛川的商业天赋从小就显露出来,据记载,他小时候性格顽皮,不喜读书,常以数砖计瓦为游戏。18岁那年,就已经开始掌管家业,在北京负责庆祥、瑞生祥等企业的经营。最初20余年间,生意如日中天,先后在北京大栅栏和烟台开设“瑞蚨祥”,经营绸缎、洋货、皮货、百货。
1904年,孟氏家族来到青岛,在山东开拓全新的市场。胶州路与海泊路上,一大片里院式建筑群拔地而起。海泊路37号和海泊路35号以及位于胶州路和芝罘路路口的瑞蚨祥旧址,代表了大鲍岛街区早期的典型建筑布局方式。
孟氏家族在青岛主要开设了谦祥益、瑞蚨祥、泉祥茶庄三家商店,其中谦祥益、瑞蚨祥是中国人最早在青岛开办的大型商店中的两个,都是零售兼批发。“货真价实”的声誉,让这些老字号顾客盈门,对待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策略,对待普通市民,“童叟无欺,言不二价”,实行薄利多销;对待达官贵人,实行上门服务,可谓经营有方。
“蚨字楼”,是孟洛川宅邸,因此命名洛川家,这栋建筑始建于1905年,上世纪20年代重建,由中国建筑师张遇平等设计,建筑面积约524平方米。
洛川家美术馆是最早进入街区改造的商家,本着“传承城市文化·拼接百年记忆”的理念,举办了一个又一个展览,内容从摄影到绘画、版画,涵盖多个艺术门类,“我们举办的比较成功的展览是在去年6月份的西班牙国际交流摄影展,西班牙大使和大使夫人亲自过来参展,展期一个月,观展人数在2万左右;去年9月份又展出了洛川家版画季,跨3个月的时间连开了三个版画展览,开创了青岛展览史的先河”。
随着城市更新的进程,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处里院已经成为了一个集展前、展中和展后的文化综合体,从展前的拍摄端、艺术微喷,到展览,再到展后的咖啡空间,自成体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闭环体系。
踏入二楼的展览馆,73岁的老居民又来看展览了,“我小时候家住在平度路,离着永安大戏院很近,受此影响,从小就喜欢艺术”,虽然退休前是化验员,从事的工作与艺术无关,但她还是将对艺术的热爱深藏于心底。终于,退休后有了时间,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对艺术的追求中,她还会专程到北京看展览,在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她刚在医院看完牙,顺路来洛川家美术馆转转。如今她住在东部,只要有空,就会坐车来到大鲍岛,重温旧日的时光。
海底的珊瑚,恣意绽放的花朵,在展室内墙壁上定格。与前一段时间摄影家任锡海先生摄影展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静动之间,皆是美好。
刘海涛说,洛川家美术馆,以展览传承,恪守城市记忆,吸引年轻人关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之美,城市之美。“现在大家生活节奏很快,驻足在一幅画前,人可以暂时安静下来,沉浸其中,感受艺术的美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