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知道,有一出湘剧名叫《田老大》,是歌颂国歌的词作者,著名的戏剧家田汉,也许有人感到有些奇怪,一位大名人,大文化人,如何会有这带有江湖气息的绰号,这是有原因的。
在当代戏剧界,田汉、夏衍和曹禺是公论的三位大佬,其中田汉的年龄最大,所写的剧目最多,影响在当时也最大,所以被业界尊为称为“田老大”。
知道他的大名,当然是因为国歌歌词的原因,但还有一点,当年我家在第一次焚书之时,除了刘少奇的《修养》这类必须要烧的书籍外,还夹有一本白皮的书,名为《谢瑶环》,薄薄的,随意翻了一下,记得作者是田汉,加上“江南巡案”和“尚方宝剑”几个词外,其他便记不清还有什么了。
《谢瑶环》剧照
文革之时,学了不少的新名词,不过现在看来是早已死去,说来是没几个人能懂的,比如“四条汉子”,这当然指的是四个人,即阳翰笙、田汉、夏衍和周扬四人。
他们都是“左联”成员,也是鲁迅的小兄弟,但后来却被鲁迅所厌恶,并在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中,以这样讽刺的称谓进行讨伐,所以,在文革中,这四个在文化界居高位之人,当然是首当其冲,皆属坏人之列。而田汉因为是国歌作者之一,影响也自然要大得多。
展开全文
田汉其实是他的笔名,他原名田寿昌,189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话剧和歌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24部,包括《关汉卿》《卢沟桥》等话剧在内的戏曲剧本130多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
《关汉卿》剧照
《白蛇传》《谢瑶环》这一类传统戏剧,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而他为电影《风云儿女》所写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传唱全国,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新中国建立后,他一直担任文化界的领导,包括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兼党组书记等职。
文革中,他被当作“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而被迫害,受尽了折磨和羞辱,1968年在狱中逝世,在周围没有一位亲人的陪伴,享年70岁,很是凄惨。
文革图片
幼年时的田汉其实家境很是不好,按原来的阶级成份算,最多划定贫农,但他有位很牛的舅舅叫易梅臣,是一位跟随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在他的支持和关照下,田汉东渡日本,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习。
期间,他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以及南社诗人们的影响,并加入李大钊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进行文学创作,还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人一起,组织创造社,自署“中国未来的易卜生”,倡导新文学,是当时影响巨大的文学团体。
1928年春,他在一众志同道合的朋友帮助下,建立了南国艺术学院,以“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为宗旨,以这为基地,吸引了大量的有为青年,为中华民族的文艺振兴而努力。
南国艺术学院的年轻人
南国艺术学院的成立,也请来了众多的名师,徐悲鸿、洪深、欧阳予倩、徐志摩等人,均出现在招生简章中,而在田汉此时的朋友圈中,一众大佬级的人物亦时常现身为其站台助威,如蔡元培、郭沫若、黎锦晖、黄炎培、章伯钧、傅斯年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成了一时之气候。
田汉早期的戏剧活动,是对中国的话剧起到了一个奠基的作用,他汲取了西方戏剧的营养,又结合中国古典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首推《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而南国社的创作和演出,对中国的话剧事业有着极大的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成为全国的主旋律,田汉同他的黄金拍档聂耳一起,更是全力投身于这一热血的阵营中,奏响了那个时候最为壮丽的篇章。
《获虎之夜》剧照
在田汉的笔下,《开矿歌》《毕业歌》等应运而生,即使在当局为了缓和中日关系,不允许进行抗日宣传时,他们也顶着被查封的危险,创作出一大批宣传抗日的电影及剧目,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当属《风云儿女》,而其中的《义勇军进行曲》很快就成为铿锵有力的流行抗战歌曲。
田汉很早就便参加了政治活动,他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同时也被选为以鲁迅为首的7人执行委员之一,并且,他还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岂为此心同木石,都缘遍地有烽烟。
相看借问滔滔者,谁是当今最少年?
如他这样的左翼人士,自然逃不脱当局的迫害,他的这首诗写于监狱之中,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崇高的心迹,“亦是千锤百炼身,此心如水不容尘。”将自己的生命超然度外,何其壮怀激烈。
在加入共产党后,田汉更是以勇于献身的精神忘我地工作,他担任“左翼剧联”党团书记,同时也写有大量的作品,以鲜明的革命立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抗战胜利后,他立即投身于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运动,积极为争取民主、反对内战而鼓吹;这一时期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同时,在他的影响下,团结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围绕在共产党的周围,从而使得即使在国统区上空,也回响着正能量的声响。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同时,亦笔耕不辍,直到文革开始后,他被打击迫害,最终惨死,结束了他悲壮又不屈的一生。
田汉和 聂耳
文革中,田汉的遭遇虽然是当时众多文化界人士的普遍现象,但是,他的特殊之处显然也因为同鲁迅的交集,而上了一个台阶,在那个时候,几乎所有被鲁迅诉斥过的,都被整得很惨,似乎只有郭沫若是个特例。
也不知道田汉在哪里将鲁迅惹着了,反正,作为被迅哥儿称为“化了装背后给我一刀”的田汉,是很难混下去的,尽管田汉一直在努力挽回这样不利的局面,不仅在鲁迅逝世后写诗悼念,还将《阿Q正传》改编为话剧,但最后还是没能躲过那场浩劫。
不得不说,田汉的政治敏感度是极低的,他的戏剧深受民众欢迎,但总是走不出文革时所批判,被称之为帝王将相的圈子,如现在广为人知的《白蛇传》,赵雅芝的那个版本便是来自田汉的《雷峰塔》,还有影响极大的《关汉卿》《文成公主》等等。
比起郭沫若来说,田汉就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了,郭大师可以写出上意欣慰的《武则天》,而田汉却只能写出为民请命的《谢瑶环》,而且,这似乎是他在建国后的17年中,唯一的主题,这惹得上方的不满也是自然之事,也为他文革中的不幸埋下了祸根。
田汉被后人诟病的,是他的情感生活,这其实是那个时代的通病,并不算什么稀奇之事,可如果要拿这个来说事,那就如同现在要将哪个人弄下台去,直接去查的经济问题一样,极少有干干净净之人。
易漱瑜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他的表妹易漱瑜,二人是属于私奔的性质,一起去了日本,按说感情应该是相当好的,但是,时间不长,也许是田汉太专注于写作和工作,或许是其他什么原因,使得他很少陪伴在妻子身旁,以至于好友郁达夫调侃他是“睡在未婚妻身边读圣贤书。”
回国后,易漱瑜病入膏肓,不久便病逝,此时的田汉27岁,易漱瑜病逝前,将闺蜜黄大琳说给田汉为妻,可是,二人结婚后却感情不和,一直就这么磕磕绊绊,让两人也在这桩痛苦的婚姻中挣扎。
田汉可能是个很怀旧之人,对第二次婚姻不满是否是因为对易表妹的眷恋和难忘,这也许是原因之一,因为他曾在给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的信中说道:“妻子去世后又有了恋人,可是无论如何没有以前的滋味。我深切地感到人生的春天只有一次。”
田汉和林维中
二人的婚姻只维持了两年便宣布结束,在此期间,如同现代的网恋一般,他同一个叫林维中女性鸿雁传书,打得火热,这位林大小姐是读了报刊上田汉悼亡妻散文,而被深深打动,她逃婚在新加坡,于是,便决定回上海来同田汉相见。
当田汉拿着林小姐的照片,去码头将这位女子接回后,只在文字中识得的美女让田汉立即沦陷,双方约定,待林小姐学业完成后立即结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时,田汉认识了一个叫安娥的女子,瞬间便将原先的约定打破,这个名字也许有些人感觉有点面熟,她是的文采卓绝大美女,那闻名的《渔光曲》的词作者便是她,其他如耳熟能详的《卖报歌》、《打回老家去》等等,皆出于她的笔下,很是了得。
安娥
但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中共顶级地下特工,远非那些传个情报的交通员可比,她是被中共派去苏联,在克格勃的前身格别乌中受过正规训练之人,在同田汉交往前,是受上海“特科”的陈赓领导。
对于如田汉这样在文化界有影响之物,自然是要为我所用,于是,安娥自然又偶然的来到田汉身边,凭着高产值的美貌和高超的文学才能,再稍稍用点点特工的手段,一个下午茶的功夫便将田汉拿下,从此田汉出门左转,并加入了共产党。
面对林维中毕业后按约定前来结婚,田汉是左右为难,安娥大度地同田汉分手,成全了林维中和田汉的婚姻。
田汉与安娥
但是,当抗战全面爆发后,从上海出逃的田汉偶遇安娥,二人又再续前情;可是,后来林维中又带着田汉的儿子前来,于是,这便演绎成一出令时人围观狗血剧情,弄得田大作家很是难堪。
不得不说,林维中有着异于常人血性,她是要同田汉血战到底,多次掀起爆炸性新闻,以不屈的个性要将田汉和安娥的名声弄臭,当然,主要对象是安娥,即使在同田汉离婚并获得一笔不菲的“赡养费”后,闹剧依然不时地推出新的内容,还在报刊上登出《致田汉夫人的信》,令田汉与安娥名誉扫地,直到建国前夕方才消停。
安娥在文革中也受到迫害,房子被没收,在一间极狭窄的屋中苦渡时日,但她亦坚持写作,1978年逝世,作品被整理成《安娥文集》,于2008年出版发行。
田汉同安娥
而在1979年举行的田汉追悼会上,这场悲喜剧中唯一在世的林维中来到会场,她痛哭一场,至此,她以自己的思念方式,最终放下了对方,也放下了自己。
另外要说的是,追悼会上的田汉是没有骨灰的,他的名字在焚烧时用的是李伍,早已被人遗弃,在现场的骨灰盒中,只放有《义勇军进行曲》和《关汉卿》的手稿复印件,以及他使用过的眼镜和铅笔。
夏衍先生曾经说过:“如果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那么田汉就是一块九成以上的金子。我认为田汉是当代的关汉卿,是中国的戏剧魂。”
风烟过处,周遭安然,日落月出,星河灿烂,“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田汉,这位被誉为现代关汉卿的汉子,早已听不见现在激荡在天空中的国歌,他只记得,曾经他用戏剧和歌声,唱出的那一曲曲满腔热血、唱响悲壮雄浑的中华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