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这个把持大清帝国近半个世纪的女人,皇帝中的皇帝。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撒手人寰,随之而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老佛爷下葬的事宜了,据统计慈禧太后的葬礼可是花了220万两以及数不清的珍宝。
宣统帝,即爱新觉罗·溥仪,大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
1908年11月光绪帝驾崩后,慈禧太后就下令让溥仪继承帝位。溥仪作为大清最后一位皇帝也挺惨的,慈禧太后跟外国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被列强坑了不少钱,等溥仪继位后,他到底还有多少家底?
退位之后的溥仪一点也不落魄,也不寒酸,皇帝该有享受的他一样也不落下。
一个王朝的财政来源主要是靠各种税收,但是已经灭亡的清朝,已经退位的皇帝不可能再向老百姓要税了。
那么溥仪享受的钱是哪里来的?是什么支持了这位末代皇帝在民国又霍霍了二十余年?
慈禧太后的葬礼
死后的慈禧太后与她活着的时候一样风光,其奢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北京城老佛爷出殡的场景可是给所有见过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一个兵马俑规模的纸人阴兵开道而且这些纸人纸马与真人真马几乎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阴气逼人;
还有让人惊叹的是慈禧太后的棺椁动用了8000人来抬,据说那个棺椁重达1吨。
是什么这么重?
当然不可能是慈禧太后的尸身,而是围绕在她身边的珠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慈禧太后几乎把半个国库带入了棺材。
据知情人士回忆,慈禧太后的下葬时现在棺中铺了一层三尺厚的金银珍宝,而自己的身上又是穿戴了一堆,最后又拿了一堆珍宝当被子盖在自己身上。
展开全文
当年土匪头子孙殿英炸开东陵,撬开慈禧太后的棺材都傻眼了,怎么能豪到这种程度,满箱珠宝,而慈禧太后穿着凤冠霞帔安详躺着,身边堆着翡翠做的白菜西瓜枣子,任何一件都价值连城。而在众多陪葬品中最值钱的就是她口中所含的夜明珠了。
据说此珠由两部分组成,分则两半,合则一球,在黑暗中可照百步之远。孙殿英也不客气,基本把东陵给搬空了。
孙殿英的盗墓行为遭到各方的谴责,为了平息民愤,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也把孙殿英给抓了,在性命不保之际,孙殿英赶紧拿钱消灾,把在东陵盗的东西开始在国民政府内部上下打点,那颗夜明珠最后是落入到了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手中。
一遭下来,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小命可算是保住了,国民政府对东陵被盗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孙殿英继续当他的军阀头子。
一直到了1947年被解放军抓获,慈禧太后的随葬品可谓是养活养肥了这个土匪军阀。
溥仪退位
慈禧太后死后不久大清就玩完了,这末代皇帝命运又如何?
在慈禧太后装走半个国库后,他还有钱享受吗?
溥仪继位时年仅3岁,并且正儿八经的皇帝他也就当了3年。
溥仪称帝时,大清已经摇摇欲坠了,辛亥革命更是给了大清王朝致命的一击。
武昌起义后,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尤其是南方,短短一个月,十余个省份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组成了新的政府。
为了对付叛党,清廷不得不启用袁世凯。溥仪继位后,摄政王载沣,也就是溥仪的亲爹,欲总揽大权,一度排斥袁世凯,袁世凯也顺水推舟干脆回家养病。
然而当“叛乱”爆发后,载沣根本指挥不动北洋新军去镇压南方的革命党人。
原因很简单——北洋新军是甲午战争后由袁世凯一手创办的,内部与袁世凯形成了紧密的隶属关系,他们只听袁世凯的话。
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清廷答应了袁世凯的一系列的要求,如让他指挥军队,授予内阁总理大臣等。在得到自己想要的权力后,袁世凯也履行承诺出山镇压革命党人。
袁世凯也是个人精,早看清了清政府已是众叛亲离了,不仅国人要把它推翻,就是列强也在观望。
在为这样的朝廷卖命,自己也不一定有好结果,所以袁世凯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表面上是率军镇压“叛党”,暗地里却和南方革命党人聊得热火朝天。
再说南方革命党人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其中有很大的偶然因素,虽然南方大部分省份宣布独立了,但是要让清廷彻底的垮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南方革命党人一开始就有打算借袁世凯的东风推翻清廷。
因此南北和谈双方一拍即合。
1912年初,南方的革命党人和北方的袁世凯达成协议。
袁世凯在取得南方的承诺后,马上翻脸逼清室下台,此时的清室只剩下柔弱的隆裕太后和年幼的溥仪,孤儿寡母二人怎么能抵得住袁世凯的威逼利诱呢。
因此在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称制,颁布“退位诏书”,宣布溥仪退位,结束了清王朝对中华大地两百余年的统治。
在溥仪退位的同时,清室也接受了袁世凯和南方革命党人达成的《优待条例》,在条例里袁世凯为清室,为这位末代皇帝争取了一系列的特权和优待条件。
如让清皇室仍然暂居紫禁城,皇帝的尊号保留,特别是承诺国民政府每年给清皇室400万两。
溥仪到底有多少钱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一百多年的中国史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晚期六十余年更是中国的屈辱史。
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屈辱的条约,西方列强在中国作威作福,掠夺中国财富。
其中的手段有直接向清廷要钱赔款,威逼清廷以关税、矿权等为抵押的借款,甚至直接抢夺中国文物……
几十年划拉下来,我们普通人的想法一般是清廷的家底应该早就败光了吧!
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到溥仪这,清廷的家底还是很厚实的。溥仪的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来源。
第一,民国政府的拨款。
如上所述,袁世凯作为清朝臣子还是有点良心的,为老东家争取了一笔不小的补贴。
每年400万两,这个数字是根据以前慈禧太后在位时一年的花销算出来的,慈禧太后可是一个奢侈的富婆,按照她的标准算出来的数字,应该不会低到哪去。
并且袁世凯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度,他就任大总统的那一年,400万两大手一划悉数到账。
虽然在接下来的年份,溥仪的逊清小朝廷去找民国财政部要钱的时候会遭到一些推三堵四,但基本上可以拿到六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第二,银行借款。
你别看大清亡了,皇帝退位了,但是溥仪还在紫禁城里,在那里他还是被称作皇帝万岁,他还是有着自己的小朝廷,那就是历史上的逊清小朝廷,小朝廷内部有宗人府、内务府、慎刑司,可谓是机构齐全,摆出了要和民国政府分庭抗礼的架势。
既然要摆龙门阵,那么就要有人,才能有气势,为此溥仪在紫金城可是养了上千号人,官员、宫女太监等一应俱全。
可是民国财政部的拨款说是400万两,但是几经转手一扣再扣、一贪再贪,到溥仪手中已经所剩无几,再加上溥仪不是个节流的主,朕是皇帝该有的普一个都不能少。所以溥仪很快就没钱了,不得不开始想办法筹钱了。
幸运的是作为大清皇帝在周围人的带动之下他早早就学会了向银行借款。明清两代的皇帝会享受在紫金城里积累了一堆又一堆的宝贝。
溥仪就是拿着这些珍宝抵押给各家商号与银行的。据说1921年溥仪为了娶老婆好差点把《四库全书》给卖了,后来是迫于舆论的压力才没有。
第三,偷家里的“钱”。
溥仪慢慢地长大了,对于时势也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他明白自己是不可能久居在皇宫里的。但是他不甘心,紫金城里的宝贝都是他们家的,不能落入他人之手,所以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把自己家里的好东西弄出去,以作为自己日后东山再起的资本。
于是从1922年开始,溥仪开始以各种理由把自己比较要好的兄弟溥佳和溥杰招进宫,让他们以各种方式把宫中珠宝、字画、典籍等夹带出去。
如此直到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后,鹿钟麟把溥仪等一众满清遗老遗少赶出来紫金城为止。据传,溥仪被赶出来后,可是运了七十多箱子家当去了天津租借。其中就有大家所熟悉的《清明上河图》、《历代帝王图》《十咏图》等。
溥仪是怎么花钱的
虽然溥仪不是皇帝很多年了,他早没了他祖宗那种君临天下的权力,但是他还有着一笔不小的财富。未被赶出紫禁城之前,他基本坐拥整座紫金城,可以说得上是当时最富有的男人了;而被赶出后,溥仪还是占有着一堆价值连城的宝贝,是一个十足十的大富翁。
在人们眼中,这样一个基本毫无处事经验与经营经验且天天在做东山再起的皇帝梦的前皇帝,他就是一个冤大头,不忽悠他忽悠谁呢!所以各方势力开始围着溥仪,围着溥仪的钱转。
那么,最开始登场的就是日防夜防的家贼了。其实从很早开始,就有胆大的宫女太监把宫中的宝贝偷拿出去卖了。
只是到了溥仪这里,更加明目张胆了,反正当家的皇帝也不懂。当时逊清小朝廷保留下来的内务府,本来是皇室的管家,为皇室服务的,而此时却成为了皇室最大的家贼了。
当时被宫女太监带出去的好东西都是拿去一些当铺店里抵卖了,据说当时北京潘家园冒出了一大堆当铺古董店,所出售的东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皇家东西,而其中背后的老板就是……
溥仪是不谙世事不太清楚其中的门道,但是他不是傻。随着年龄的长大,他也开始发现其中的不对劲了,所以在1923年溥仪就决定对宫中的宝贝做一次清点,并且请来了一位洋摄影师来拍照。
但是这个工作还未开始多久,紫金城里的宝藏库——建福宫发生了火灾,而清点工作也随着大火不了了之了。
第二个忽悠溥仪的大忽悠家就是各路军阀了。
皇帝退位,但是称王称帝的思想没有消失,大清复辟终有一日会到来的。这个思想一直在许多人的脑中徘徊着,溥仪是这么想的,满清的遗老遗少也是这么想的,一些军阀也是这么认为的。
要复辟,关键是要有兵,要有军队。溥仪现在有的是钱,但是没兵没炮,那么谁有兵谁有炮?
毫无疑问就是当时大大小小的军阀,而当时军阀虽然不缺人不缺炮,但是他们缺钱。所以这两家一拍即合,溥仪看上了军阀的人,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再建大清王朝,而军阀则想薅溥仪的羊毛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所以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只要有人跟溥仪拍拍马屁,拍拍胸口说能帮溥仪复辟,溥仪马上大把大把地给钱。
这其中有臭名昭著的狗肉将军张宗昌,小军阀刘凤池,甚至还有苏联土匪谢米诺夫,别看他是一个外国人,溥仪可是对他十分的信任,使劲的掏钱。
溥仪所受的教育应该是中国最后一位帝王教育了,他不痴不傻,只是过于迷恋权力,迷恋九五至尊罢了。
他想着,他盼着,有一天大清能够光复,他能够想他祖宗一样呼风唤雨,所以他相信哪些跟他说能够复辟的人的话,即使是当时已经野心毕露的日本人,他也甘心做日本人的傀儡,当满洲国的皇帝。
作为一个后来者,对于慈禧太后,对于溥仪这种的卖国盗宝行为,我们要强烈进行谴责,但同时我们也要正式历史,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