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毛泽东率部上井冈山,随身携带的书籍很少。酷爱读书的毛泽东要求红军在打土豪劣绅时,发现书籍报纸要全部带回来,还特别提到,要在土豪家里看看是否有《三国演义》。不久,毛泽东就得到一部《三国演义》,那是红军战士攻打井冈山附近的茶陵县高陇圩清末进士谭延闿的老家时,在藏书中发现的。毛泽东得到这部《三国演义》,爱不释手,有空就读。虽说他早年多次读过《三国演义》,可眼下再读,却别有新意,从中可以学习许多作战经验。所以,毛泽东曾说:“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据贺子珍后来回忆:1929年前后,在井冈山的艰苦生活中,读书是毛泽东最大的乐趣,他的口袋里常常装着《三国演义》,看过好几遍。他的记忆力很好,看过的书都记得很清楚,而且善于汲取有用的东西,加以应用。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仍然对《三国演义》爱不释手,为了更广泛了解三国时期情况和分析三国人物,1952年前后,毛泽东购置了一部清朝乾隆时期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大字本,对其中的《三国志》,毛泽东读了又读,对比着读《三国演义》,在两部书上圈画批注极多。从有考证的文字记载,毛泽东从少年到人生结束,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这在他一生读书经历中是少有的。
风趣幽默谈三国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重在应用。
毛泽东很喜欢《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这段故事,特别注意其中几位主角的年龄和才干。1957年4月上句,在四省一市省市委书记思想工作座谈会上,毛泽东在谈到要提拔党龄短、年纪轻但有能力的干部时,举了三国故事为例:赤壁之战,程普40多岁,周瑜20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不如周瑜能干。大敌当前,谁人挂帅: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古时候可以破格用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大胆提拔?1964年3月24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再次举上述三国故事说:“现在必须提拔青年干部。赤壁之战,群英会,诸葛亮那时27岁,孙权也是27岁,孙策起事时只有十七八岁。周瑜死时才不过36岁,那时也不过30岁左右,鲁肃40岁,曹操53岁。事实上青年人打败了老年人。长汀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边读边研究边考证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对书中人物有深刻分析,也有独到的研究考证,他时常用这些分析、考证启发干部。1959年夏,毛泽东在杭州刘庄宾馆和秘书林克谈到三同时期的著名人物郭嘉说:“曹操有个参谋叫郭嘉,足智多谋,协助曹操南征北战,擒吕布,破袁绍,北伐乌桓,平定天下,深得曹操器重。”毛泽东还引用曹操批评袁绍的话说:“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毛泽东曾经分析三国时期战争对经济的破坏。1957年11月,率团访问莫斯科的毛泽东在和胡乔木、郭沫若及十来名工作人员一道吃饭时,与郭沫若纵谈三国历史,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讲了诸多战例。你一段,我一段,夹叙夹议。毛泽东说“:古时候打仗没有火箭和原子弹,刀枪剑戟打起来死人也不见得少。汉桓帝时有多少人口?”郭沫若随口应道:“晋书地理志作五千六百万。”毛泽东说:“现在还统计不全,到处有不入户人口,那时就能统计全?估计算是五千六百万。到了三国混战还剩多少人口;”郭沫若回答:“史书载,黄河流域‘户口骤减,十不存一’。三国合计,人口大约六七百万。”“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毛泽东引王粲《七哀诗》后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了多少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了多少人?比比么,三国又死多少人,原子弹和关云长的大刀究竟哪个死人多?”毛泽东深深叹息,继续说:“现在有人害怕战争,这一点不奇怪。我们要着重反对它,但不要怕它。这就是辩证法。”最后,毛泽东说:《三国演义》至少要读它三遍。
毛泽东提出读《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还要看组织,举的例子是刘备集团取西川、入成都后,同当地文官武将一起建立蜀国的事。他与薄一波谈话说:“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他用这个故事说明外来干部一定要同当地干部搞好团结,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有一次,他对王震说了两句评论关羽、张飞的话“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惜小人”,即以此勉励,“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霞飞)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 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